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题型专题讲解: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三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题型专题讲解: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三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10:42:55

文档简介

题型五 古代诗歌鉴赏(2)——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题型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①,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②,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③北望心。百年④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①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②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③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④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之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借眼前景来抒发作者无以自遣的心境,抒情极为沉痛。
C.整首诗反映了诗人愁苦悲哀的心境;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照,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D.“老病”二句,短短十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献池州牧
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虽献给地方官,却与展示才华抱负以求引荐的干谒诗有所不同。
B.“江路静”与“郡城安”,写出凶年之后、戎装断绝的安定美好生活。
C.颈联“惊断莺声”化用《春望》“恨别鸟惊心”,凸显战争的残酷。
D.本诗将丰富的内涵压缩于七律短幅中,语言清新而通俗,平易近人。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些“仁政”思想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写作《琵琶行》次年,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
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6.秋虽未至,但秋思已先秋而生。诗人的“秋思”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菊
[唐]王建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
B.接句“冷香”与“秋水”相映照,构成了一幅明净、雅洁、宽阔,博大而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
C.转句和结句写诗人猛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见过野菊,它是那样孤独悲戚地开在石缝里,与它为伴的只有曜曜鸣叫的秋虫。
D.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之野劲、野香、野趣,象征着诗人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
8.此诗虽短小,但用字巧妙,“常字见奇”,请结合首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①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②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柳宗元,负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后入朝为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脱至永州十年,后又至柳州,此诗写于贬谪柳州期间。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相橘树。③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橘树当作奴仆,可以谋利。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爱柑写起,起句叙事平平,但从“手种”“二百株”等词句中,足见诗人对柑橘树之喜。
B.颔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
C.颈联遥想柑橘开花结果的热闹场景,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不知届时自己是否还在此地的复杂心绪。
D.诗人将一颗不平静的心隐藏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形成了“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
10.清人姚鼐评价此诗时有言:“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请结合诗句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齐州送祖三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笑”一“泣”,对比明显,充分表现了两人友情的真挚、深厚。
B.诗歌颔联中“已伤离”说明友人已经离去,只留下我一人独自进入荒城。
C.第七句运用想象,刻画离别场景,写出了对水流之速、船行之快的怨情。
D.本诗语言表达素朴自然,但情感浓挚深厚,尾句“犹”字更显不舍之情。
12.诗歌颈联意境深远,广受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乐景衬哀情”错误,《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
2.答案: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②垂老多病之叹:诗人已近垂暮之年,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按理北归长安却南征衡湘的命运坎坷之苦;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理解赏识之苦。
解析:
3.答案:C
解析:“化用”兀从谈起,“凸显战争的残酷”错误。原句以“惊断莺声”捕写采摘嫩桑的劳动场景,以动衬静,别有风致。
4.答案:①反对战争。直接抒发对“小康”的祈愿,叙述水路交通安全,郡城不见戎装,表达对社会安定、人民安乐的政治诉求。②重视生产。描写商贾往来不绝,百货畅行无阻,新麦得以收割,嫩桑得以采摘,绘出一幅百业兴盛、百姓勤劳的画卷。③以民为本。想象背井离乡的流民,闻说家乡变化,不久远道还乡,安居乐业,暗含诗人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憧憬。④为官仁爱。这首诗献给当地官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钦敬和赞美,也是对他们想民生疾苦、同百姓忧乐的期待和劝勉。
解析: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连绵不断的蝉声”的表述有误,原文为“薄暮两三声”,意思是“薄暮时分有三两声蝉鸣”因为是“六月初七日”的夏天,蝉鸣并没有那么多。故选B。
6.答案: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作者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今朝却是在浔阳僻处听蝉,今昔对比,失意无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原诗“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中,一个“催”字,一个“动”字突出了诗人此时已经逐渐感到自己的年龄增大,有一种岁月催人老的感伤;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思乡情怀。“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其中的“湓城”可以让我们想起《琵琶行》中“送客湓浦口”“住近湓江地低湿”可知诗人此时是被贬而且身处比较僻远恶劣的环境,进而可以概括出失意潦倒之情。所以诗中的思想情感有对年华易逝、岁月无情的感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被贬失意潦倒的感叹。
7.答案:C
解析:“孤独悲戚地开在石缝里”错,应该是“它是那样茂盛地簇生在石缝里”。
8.答案:(1)首句“晚”与“荒”相映照,叠现出一幅冷落、萧瑟的空间背景;(2)一个“出”字,不仅突出了野菊的一枝独放和光彩夺目,亦从力度上强化了野菊生命力的顽强。(3)平平常常五个字,写出了野菊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刻画出了野菊花卓然高洁的形象。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①尾联写如果将来能够亲眼看到橘树长大成林,有朝一日能以自己亲手种出的柑橘来养老,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②但“坐待成林”对于一个志向高远、不慕荣利的诗人而言,是有志难酬的悲痛,不堪忍受的压抑。③貌似宽解语,实则不平气。诗人反话正说,用平缓的语调表达深深的痛苦,形成了-种韵味深厚的意蕴,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解析:译文: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以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运用想象”错误,第七句意思是,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我还久久伫立。“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可见他是何等执着。这些都是实写,并非想象。故选C。
12.答案:①颈联描绘了一幅远山明净、大河迅急的天寒季节日暮山河图,营造了空寂阔大的意境。②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友人离去之后,作者心绪的烦乱,以及空虚落寞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及炼句的能力。“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意思是天气寒冷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分外湍急,描绘了一幅远山明净、大河迅急的天寒季节日暮山河图。本联通过对“天寒” “远山”“日暮”“长河”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空寂阔大的意境。傍晚天寒,远山空寂,河水湍急,仿佛一路絮谈,周围环境都未顾及,此时友人解缆离去,才注意到伫望中的这些景象。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达友人离去之后给自己造成的空虚、落寞之感,以及内心的烦乱之情。而“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缭乱。题型五 古代诗歌鉴赏——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题型专项讲解
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
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
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即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
2.分析文本。即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形象特征的体现。
3.指明作用。即指出形象的意义或寄寓的情感。
题型2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这里有单个意象(即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意象(多个景物形象)组合而成的意境。
(1)意象。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它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
(2)意境。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十氛围
方法突破
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答题步骤
1.筛选诗歌中的典型形象(意象)。筛选的标准一般是能够体现诗歌整体风貌或构成和谐统一的画面。
2.根据意象里的修饰词,概括画面的特点、营造的氛围。
3.根据相关字词和句子,概括季节(时间)、事物、人物等画面内容。
4.根据意象特点并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画面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答题步骤
1.找出主要意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场景、画面。
2.概括出这种画面呈现的特点。
3.分析作用,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题型3 鉴赏物象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中具有特定内涵的物象。既指古代诗歌里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松、竹、梅等,也指被作者临时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或某种人格精神的事物,作者往往通过描写这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物象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等。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主要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事物的特点,探求它所象征的人格特征以及作者的心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方法突破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物象答题技巧
1.鉴赏方法:因物寻志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
2.审题、答题规范:关注提问方式,答题紧扣“物”“志”
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图)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常见题型。从考查内容上看,该考点主要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炼句、鉴赏语言特色。
题型1 品味关键词(炼字)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作者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要炼的字往往是一首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一般来说,古代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以下几类:
1.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2.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5.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6.数量词:经作者精心锤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方法突破
古代诗歌炼字答题步骤
1.释本义。即解释关键字词的含义,辨清词性,分清虚实,理解关键字词的本来意思。
2.描景象。即将关键字词放在诗(词)句中,联系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展开想象再现诗(词)句描绘的情景或景象。
3.点作用。即分析关键字词的使用对表现对象所起的作用,或产生的艺术效果。
4.表感情。即分析关键字词表达了作者或人物形象怎样的情感。
题型2 赏析炼句
对诗歌句意进行考查的题目,选的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蕴含深刻含义。一句诗(词)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词)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词)内容。
方法突破
一、赏析炼句答题技巧
1.从内容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考生在赏析诗歌句子时要注重对句子中关键字词的理解,把握句子的内容。通过句子表现的意境或情境,发掘句子的深层内涵。
2.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句子。有的句子是倒装句,体现错位的美;有的句子是对仗句,体现整饬的美;有的句子是互文句,体现开合的美。另外,还有的句子使用了精练的动词、形容词及叠词,让诗歌在表情达意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句子。在赏析诗歌的关键语句时,要指出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分析其作用,指出其效果。
4.从所在位置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句一般有开篇点题,引领全文,奠定基调等作用;中间句的作用一般是承前启后,渲染氛围等;尾句有总结诗歌,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达情感等作用。
二、赏析炼句答题步骤
1.分析诗(词)句的意思或描写的意境,把握其内容、情感。
2.抓住突出的一点(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进行简析,分析表达效果。
3.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题型3 鉴赏语言特色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高考中,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常常是在题目中引用后人的点评,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句子进行分析。有时还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让考生明确不同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的差异。
方法突破
一、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答题技巧
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而不是只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2.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3.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人手。
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常用来表现语言特色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简练生动......)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考点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 些技巧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重点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加以讲解。
虽然表达技巧分为4类,每一类又分多种技巧,但是从高考及解题实际来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可采用以下模板:明技巧+释运用+析作用(主要从形象、意境、结构和情感等方面分析)
题型1 修辞手法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二是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此类题型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引发思考。
6.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指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8.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9.互文;指诗文中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
10.叠字:重复使用同一个字或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方法突破
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答题步骤:
1.明手法。古代诗歌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而诗(词)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2.析运用。结合具体诗(词)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词)句中是怎样具体运用的。
3.赏效果。从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等方面分析其表达效果。
题型2 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高考试题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的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熟记常考的表达方式:
一、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直抒豪情壮志、直抒悲思愁绪、直抒欢快喜悦之情、直抒愤世嫉俗之情、直接表达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等。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一般情况下,是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乐景抒哀情或哀景抒乐情的写法。
2.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3.借古讽今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4.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二、描写手法
1.白描
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诗歌中的白描多为人物白描和景物白描。人物白描又以描写外貌和动作为主。
2.动静结合
诗人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3.虚实结合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是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5.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 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秋思)(张籍)“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虽然写了很多,但仍担心言犹未尽、意有未达,因而“又开封”验证,将浓浓亲情推向极致。
6.观察角度的变化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7.多种感觉结合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
方法突破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步骤
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艺术手法)
2.释运用。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
3.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技巧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3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高考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比兴、衬托、渲染、象征、想象、抑扬、用典等。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对比:
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
2.衬托:
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陪衬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3.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渲染和烘托都是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以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4.比兴:
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5.联想:
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6.抑扬:
把要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都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可以使诗歌内容错落有致、曲折波澜、主旨突出。
7.想象:
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是主观创造的。
8.点面结合:
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方法突破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答题步骤
1.明手法。通读整首诗(词),把握关键语句,找出这首诗(词)使用的表现手法。
2.释运用。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个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析作用。答出该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及运用该手法产生的效果。
题型4 构思立意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歌的篇章结构即诗歌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是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等。
方法突破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答题技巧
1.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对这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线索的设置;②顺序的安排(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某种感情的变化为顺序等);③过渡照应;④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铺垫照应等);⑤结构特点(倒叙、先抑后扬、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
2.掌握-般规律性的知识。例如问开篇诗歌句子的作用,一般可回答:总领全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和下文的内容构成对比等。问诗歌中句子的作用,一般可回答:承上启下、呼应前面内容等。问诗歌结尾的作用,一般可回答: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答题步骤
1.明技巧。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铺垫、照应、以景作结、先抑后扬、卒章显志等)。
2.释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3.析作用。点明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考点4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会和表达技巧、形象鉴赏结合在一起。
题型1 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方法突破
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准确判断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失落等。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分析
题型2 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方法突破
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答题要点
1.内容方面
①人、事、物的类型、特点的异同。
②营造的情境、意境的异同。
2.情感方面
①情感类型的异同,如伤感和乐观。
②抒发情感的载体的异同,是借景还是借物,借以抒情的景、物是否相同。
③情感数量的异同,是多种情感还是单一情感。
题型3 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方法突破
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要知人论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
2.体悟要深入。作者写诗歌一般不是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是“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前提条件。
3.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诗歌的内容。对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诗歌中的相关语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诗歌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4.归纳要全面。有的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考生在分析概括时要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5.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狭隘。题型五 古代诗歌鉴赏(1)——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题型专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悲怀三首(其三)①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②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①该组诗是诗人悼念亡妻韦氏所作,这是第三首。②邓攸:西晋人。《晋书 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B.颔联引用典故,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C.颈联继续抒怀,诗人情难自己,无意于人间,唯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
D.尾联向亡妻表白心迹,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其“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
2.诗歌题为“遣悲怀”,你认为诗人的悲怀排遣了没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流露出诗人对前路的畏惧。
B.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砥柱”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
C.“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既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D.颈联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
4.请分析诗中“小孤山”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两句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夏末秋初)雨后的景象。
B.“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C.“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
6.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
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
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
D.“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的春色,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顺畅,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8.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赋得①秋日悬清光
王维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②浮。
昼阴殊③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④。
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注】①赋得:凡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冠以“赋得”二字,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文人聚会分题作诗、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本诗为应试律诗中的命题写景之作。②江甸,指遥远的江边。③殊:绝,离。④前句,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后句,张衡《四愁诗》中有“侧身东望涕沾翰”“侧身南望涕沾襟”等。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寥廓”“凉天”点出物候变化,暗指诗题中之“秋”;下句明点“白日秋”,直接破题。
B.第二联先正面描写日光,再以水中倒影暗指日光,着一“碎”字凸显水波摇动之态,增强动感。
C.第五联连用宋玉、张衡二人登高、望远引发秋天愁绪之典,渲染悲凉的气氛,同时有点题之意。
D.末联在之前悲凉情调基础上,承之以对仕宦的失望,表达了退隐云深之处的希望。
10.请简要分析本诗第三、四两联是如何扣题写作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塞上梅》
王建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山路傍”“黄云下”,开门见山点明地点,苍凉的塞上一株梅树,表明了这株梅花树的寂寥与不俗。
B.梅树生长于绝域,其寂寞幽怨之情怀也只有古代的昭君理解,昭君已逝,汉使已回,再也没人理解它了。
C.作者也为塞上梅没有生长于长安路感到庆幸,否则早被轻薄年少践踏采摘了,这也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志向。
D.这首诗写塞外梅花,遗貌取神,意在言外,虽然没有直接写梅花,却将梅花的神韵形象地传达了出来。
12.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无意于人间”错。
2.答案:没有。诗歌起笔由悲妻子而自悲,想到人寿有限而悲,并未排遣悲情;再以邓攸、潘岳自喻,透露出对无法预知天命的绝望,表达了深沉的悲哀;接着诗人虽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这个愿望“更难期”,诗人陷入更大的绝望中。诗歌尾篇诗人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妻子的“平生未展眉”,更显哀痛欲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翻译: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这首诗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叹人生的短暂,一死便成永别,抒发没有穷尽的长恨,突出悲怀,深化主题。诗人的悲怀没有排遣。这首诗首句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作者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3.答案:A
解析:A.“流露出诗人对前路的畏惧”的理解有误,纵观全诗,可以看出诗人有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4.答案:情感:①“孤”字既写小孤山的情形,也写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透露诗人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时的苦闷之情;②颈联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③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D项,“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说法错误,雨为昨夜之雨,非游赏时所遇。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故选D。
6.答案:(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景物描写特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指出诗歌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点出效果和情感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答题时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几个角度作答。此句从顺序上看,俯仰结合,远近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水中红蕖,是俯视角度;从着眼点看,视觉、嗅觉结合“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是视觉,白色的鸟语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隐忍入胜;“细细香”是嗅觉;从手法上看,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速。“细细”运用通过,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7.答案:D
解析:D项,“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8.答案:①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②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③衬托: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9.答案:D
解析:D.“承之以对宦的失望,表达了退隐云深之处的希望”错,太阳余晖如果可以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么会遥远呢?这一联一反上一联悲凉情调,代之以对仕宦的向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选D。
10.答案:远近结合,三联从远处落笔,更分“青冥”“江甸”上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表现了秋天景象宏大辽阔;四联从近处落笔,以“昼阴”“斜影”衬写日光,“殊”“斜”二字又写出季节变化,点出诗题的“秋”字。
解析:第三联从远处落笔,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与江湖同沉浮。“迥”“遥”二字可以看出是从远处着笔,写出了秋天景色的阔大辽远。第四联从近处着笔,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从眼前的景物“昼阴”“斜影”“危楼”出发,用“殊”字,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紧扣了诗题中的“秋”字。三、四两联远近结合,远处着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又从近处落笔,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可以说是远近结合,紧扣诗题,点明旨意。
11.答案:D
解析:“没有直接写梅花”错。
12.答案:①“日夜风吹满陇头”是从时间角度写,“日夜”突出时间的持续,写梅花在塞外每天都被风吹,表现了梅花生存环境的恶劣。②“还随陇水东西流”是从空间角度写,写梅花落满“陇头”,随着“陇水”向东向西漂流,充满了悲凉之感。③诗人借写梅花的遭遇,表达了其对梅花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人理解、壮志未酬的痛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