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习题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习题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7 08:0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目录
释疑解难
05
01
素养目标
02
知识梳理
03
看图说史
04
随堂练习
06
素养提升
07
拓展阅读
0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 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
2. 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果,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知道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通过观察“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纸本地图”等史料,了解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及造纸术的发明。
历史解释:知道造纸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了解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及影响,认识《史记》的价值,知道道教的产生以及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的精神品质。
知识梳理
西汉
蔡伦
植物纤维
世界文明
伤寒杂病论
医圣
麻沸散
司马迁
纪传体
汉武帝
太平道
印度
张骞通西域
明帝
看图说史
1._______像
2.《______》书影
张仲景
3. 河南洛阳_______
史记
白马寺
释疑解难
1. 正确书写:蔡伦、华佗、《伤寒杂病论》、纪传体。
2.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并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3. 道家是春秋时期由老子创立的一个思想流派,道教是东汉末年形成的一种宗教,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体验实践,具体流程为:洗涤原料—浸渍沤制—烧制草木灰—蒸煮、舂捣—制浆—捞取纸浆—晾晒。据此可知,这一工艺技术为( )
A. 制陶 B. 造纸
C. 缫丝 D. 造船
B
2. (2020 广东)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
A. 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 专制统治禁锢思想
C. 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 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C
【解析】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降低了纸生产的成本,从而大大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也使得书写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学诚认为纸的应用影响了文辞。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仲景之学“自宋以来,医家奉为典型……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材料中被“医家奉为典型”的“仲景之学”是( )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神农本草经》 D. 《本草纲目》
B
4.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文中所述治病方法出自( )
A. 华佗 B. 蔡伦
C. 张仲景 D. 扁鹊
A
5. (2021 柳州)《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古籍都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它们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古籍所属的领域是( )
A. 书法绘画 B. 文学艺术
C. 中医药学 D. 农业技术
C
6. (2020兰州·改编)李梅同学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题6图所示。据此判断,这部史书应该是( )
A. 《史记》
B. 《论语》
C. 《资治通鉴》
D. 《农政全书》
A
7. 观察题7图所示时间轴,下列四个时段的史事,可在《史记》中查阅到的是( )
A
8.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张角创立太平道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太平道传播到中国的许多地方,信徒达到数十万人,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使太平道发展迅速的社会因素是( )
A. 太平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
C. 太平道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求
D. 太平道吸收了神仙方术
C
9. 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佛教( )
A. 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B. 在上层统治阶级有大批信众
C.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D. 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
D
10. 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题10 图所示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
A. 秦汉时期的医学
B. 两汉时期的科技
C. 三国时期的文学
D. 两晋时期的绘画
B
二、综合题
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汉字的书写材料也在不断丰富。汉代的书写材料“竹简木牍”既不便于书写又不便于搬运,东汉宦官蔡伦在宫廷供事20余年间深受其苦,经过18年的努力,于公元105年以树皮、麻头和破布为原料试制成了便于书写的“中国纸”(又称蔡侯纸)。
——摘编自李曦珍、楚雪《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
材料三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事。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 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事,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意义。(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汉代的书写材料不便于书写和搬运。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1分)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做法,是对他哪一医学理念的继承?(2分)由材料二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张仲景。他所发展的“治未病”的思想。现代社会中,中医药研究要与时俱进,要加强中西医结合,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能够成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实地查访与史料研究的求真精神。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实;有明确的著书理念;能客观、准确地记载史事;掌握丰富的史料。
素养提升
材料一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二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史记》写作中所采用史料的来源是什么?(2分)这些史料来源奠定了《史记》写作的什么特点?(2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史学家赵翼是如何评价司马迁的成就的?(3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实地考察、探访。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其写作具有实录精神。
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写作体例多为后世史家所遵循,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阅读
汉末张鲁政权与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在东汉时期由张陵创立的中国早期民间道教团体,最初主要在汉水流域兴起,后传播至全国各地。张陵正史无传,仅晋人葛洪《神仙传》载其事。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一样,皆受《太平经》的影响,故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五斗米道仍有其特色,如“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沈约家世奉五斗米道,其病重所用道家上章首过之法,也当传自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教。到汉灵帝时,汉中地区的五斗米道已十分盛行。《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载:
“(灵帝)熹平中妖贼大起……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脩。……(张)角为太平道,(张)脩为五斗米道。”张脩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正是受了张陵的影响。初平二年(191年),刘焉命张鲁、张脩率军进攻汉中,由于张脩早在汉中地区传播五斗米道,信徒甚多,顺利地攻占了汉中。张鲁又乘机杀死张脩,封锁了与中原来往的道路,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政权虽然制订了法律,但主要强调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同时,还注意发展生产,提倡节俭以及民众之间的互助,所以在战乱年代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其政权维持了三十年。
——摘编自赵国华主编《东汉史研究》第三单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