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16课 猫 第2课时 课件(共29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16课 猫 第2课时 课件(共29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10:09:38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语言运用: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抓各段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课文解读
1.第一次养猫和第二次养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2.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1.第一次养猫和第二次养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第一次养猫
第二次养猫
毛色
性情
形态
动作
花白的毛
很活泼
白雪球似的
滚、扑、抢
毛色
性情
动作
浑身黄色
太活泼了
乱跑、爬树、
捉蝴蝶、捉鼠
2.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养过的三只猫。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将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滚来滚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嬉戏玩耍的可爱情态,与“白雪球”相照应。
第一次养猫
②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抒情: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
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作描写:“跑”“爬”“捉”系列动词,突出小猫的“活泼”,为下文小猫的丢失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养猫
②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③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富有情趣 可爱活泼
本领之大 令人意外
3.最让“我”难过的是第三只猫的亡失,为什么还要写前面两只猫呢?为什么用前面两只猫而不是一只猫来衬托第三只猫?
前面两只猫与第三只猫的特点、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前面两只猫的惹人喜爱来衬托第三只猫的遭人冷遇,以喜衬悲,突出第三只猫的悲苦命运。
写前面两只猫的受宠,层层递进,更能突出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及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凭着个人的好恶、私心、偏见处理事情,容易造成错误、悲剧。这样写更能引人深思和耐人寻味。
第三次养猫
4.“我们”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
客观原因:
①猫经常凝望鸟笼;
②“我们”找到它时,它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主观原因:
“我们”不喜欢第三只猫。
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5.在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上,为什么行文中多处强调“大家都”呢?
活泼美丽者受偏爱,平凡渺小者被忽视乃至被淡忘,集体盲从给弱者带来伤害……这些现象并非个案或特例,而是很普遍地存在于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21世纪教育网
6.作者一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详略安排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道理?
三次养猫,详略是依次递增的。第二次养猫比第一次写得详细些,第三次养猫比第二次养猫写得详细些。文章重点写第三只猫,着墨最多。因为第三只猫最让“我”忏悔和内疚,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本文的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7.本文多次运用伏笔,你能说说三只猫的结局的伏笔分别是怎样设置的吗?有什么作用呢?
伏笔设置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
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
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
作用:这些伏笔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文章各个故事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8.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一句话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第二只猫的到来做了铺垫。
第二句话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
第三句话比上一句程度更深,一个“永不”显示了作者态度的决绝,放在文章最后,既呼应了开头,又开拓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深入探究
1.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本文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对第三只猫心存偏见;“我”既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极自然地借“我”之口,记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
21世纪教育网
[真题模拟]从作者养猫的故事中,你有哪些感悟或启示。
[答题思路]
(1)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联系生活实际,将观点看法表现得合情合理。
(3)表述流畅,言简意赅。
谈感悟启示
考点
[参考答案]
【示例一】凡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而应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应存偏见私心,要宽容、仁爱、一视同仁,否则容易犯错。
【示例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创建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社会环境:不做事不关己就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的旁观者,更不能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人。
2.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更感到难过,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认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了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这一点是与文章主旨紧密相连的。作者写猫,并不仅仅局限于猫本身,而是借此阐发了人生哲理,揭示了关爱动物、爱护弱小、反思人类自身弱点的主题,也体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自省意识,以及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描写,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突出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内疚、痛苦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否则难免会出现谬误,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
艺术特色
1.情节曲折,层层推进。
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本文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亡失——复得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巧设伏笔。
本文首尾的呼应和文中伏笔的设置,使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衔接呼应的手法是: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尾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篇首。三个故事之间都安排有过渡段,承上启下,贯通弥合。伏笔设置更加巧妙,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乱跑至街上,预示其被路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所有的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单个故事之间的相关情节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章浑然一体。
3.抓住特征,描写逼真。
作者写了三只猫,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第一只猫活泼,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不仅乱跑,还会爬树,会捉蝴蝶,会捉老鼠。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晒太阳;第三只猫懒惰、忧郁,不喜欢“玩游”,常常“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还钻到火炉底下取暖,跳上桌子凝望鸟笼。对三只猫的描写都抓住了其最显著的特征,且描写得生动逼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板书设计

善待生命
深刻自省
第一只——活泼——喜欢——难过、酸辛
要来
病亡
第二只——更活泼、更有趣——提心吊胆——愤恨、诅骂
要来
亡失
第三只——不活泼——不喜欢——蒙冤
——难过、悔恨
捡来
死后
拓展延伸
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猫
猫既然这么可爱,那么,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没有猫呢?关于这个问题,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十二生肖里没有猫,是因为猫迟到了。当年,玉皇大帝要海选十二生肖,对天下的动物进行考核,先到南天门的十二种动物为入选者。结果,猫因为头天晚上被老鼠灌醉了,所以没有赶上比赛。而老鼠反倒成了第一名!所以,现在猫一见到老鼠就要捉住并吃掉它。据说,就是因为当年这事儿结下了梁子。
其实,十二生肖应该是来源于古人对动物的崇拜,人们用十二种动物对应十二地支,配合“十天干”来纪时、纪日、纪月乃至纪年。至于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没有猫,那是因为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猫科动物可能并不适合驯养。在东汉时期的一座石墓中,人们发现了一张“家猫捕鼠图”,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有关猫的记载。因此,我国祖先对“猫”的驯养应该是从东汉时期开始的,而十二生肖确立于夏朝,两者的时间相差了千年。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何十二生肖中没有猫。
作业布置
运用细节描写写小动物
本文中,作者抓住猫的形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请你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有关小动物的文字,一定要写出它的特点。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