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走进科学看世博-----复习对环境的察觉七年级下第2章 光学复习什么是光源?下图中哪些是光源?怎么形成的子影
光源海市蜃楼、日食、月食、彩虹、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像有什么特点?
像的大小可以变吗?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光源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空气
界面
水
光源空气
界面
水
物体在平面镜内所成像的特点:
性质:
位置:
大小: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在平面镜里成虚象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动动手!作光路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画一画1、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可以看到游泳池中自己的像,这相当与 成像,这是由于 形成,所成的像有何特点 ,当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像 (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离水面的距离 (增大、减小或不变)。光的反射平面镜正立、等大、等距、虚象不变减小3、中秋节晚上,一群猴子来到井边的树上玩耍,发现月亮“掉”到井里了,其实猴子是看到了月亮在井水中的像,这属于 现象,如果已知井中水的深度为3米,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105千米,像到水面的距离
为 千米。光的反射3.8×10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整光滑粗糙不平如果入射光线平行,
则反射光线仍平行。反射光线杂乱散漫都遵守光
的反射
定律小知识: “鱼眼镜头”是摄影器材中一种超广角的特殊镜头,它的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能达到180度,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鱼眼镜头”拍摄景物,应用了光学什么原理?光源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空气
界面
水
( 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试一试:
有一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射光线正确的( )。 ABCDB池水为什么变浅了?思考:3.渔民叉鱼应如何用叉?“鱼眼镜头”镜片到底是凸透镜
还是凹透镜呢?FFFOOF凸透镜———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作用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2f 幻灯机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U 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
(实像时,即u>f时)
动态照相机应该 景物,
胶卷应该 镜头。?靠近
远离课堂练习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
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
是光的 现象。折射反射 2、下列成语中都包含了光的各种现象,其中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是光的反射有 ,是光的折射的有 。A、立竿见影 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镜花水月
E、杯弓蛇影 F、凿壁借光
G、鱼翔浅底A、FB、D、EC、G 3、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4、如图的漫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C7、站在湖边俯视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
船儿在水面漂浮,鸟儿在水中飞翔,
鱼儿在白云中穿游,清山倒立在水中。
其中看到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
的是( )
A.船儿 B.鸟儿 C.鱼儿 D.青山Cd8.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的地方,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是_____(填d. c. b. a) d9.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 ,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 。 (选填:“丙”或“丁”)。甲丁
10、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 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 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___区看书,通过___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波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反射定律折射规律生活处处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