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摇篮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摇篮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1-07 11: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摇篮曲》教学设计表
课题 歌曲《摇篮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曲作者及其他作品,感恩母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亲切的、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歌曲《摇篮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学会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 ②难点: 3/4拍节奏型的掌握。 附点音符唱法的区别
教具使用:多媒体、钢琴、黑板
教 学 过 程
阶段 用时 步骤 活动
一 十分钟 热身和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我和你》 3、歌曲导入:①观看图片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回答问题 。 ②歌曲中所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母亲)说一说你心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伟大的、善良的、聪明的、慈祥的、严肃的和蔼可亲的……)
二 二十五分钟 新课教学 1、《摇篮曲》的来历 1858年,勃拉姆斯认识了一位叫培尔塔·波鲁布斯基的女孩,他喜欢听她唱家乡的奥地利民歌,他们成了好朋友。后来她结婚了,勃拉姆斯在得知她有了第一个孩子以后,从一本叫《儿童奇艺的号角》的诗集中选了一首童谣作为歌词,用维也纳圆舞曲的格调写了一首曲子送给她,这首温柔而轻快活泼的歌曲,就是他最著名的歌曲《摇篮曲》。 2、听歌曲《摇篮曲》,回答问题。 (1)这首歌曲是用了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亲切的、温柔的、柔和的)(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妈妈对孩子的呵护和爱护) (3)听完以后你感觉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慢速地,轻轻地) (4)歌曲是什么拍子的?(3/4拍) 2、学唱歌曲《摇篮曲》 (1)朗读歌词 (2)视唱简谱 (3)教师弹琴学生跟唱(不会的地方单独拿出来教) (4) 4/3拍节奏型的比划 3、《摇篮曲》歌曲处理 旋律:柔美抒情;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情绪:温柔、亲切 4、曲作者及其他作品的介绍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 )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其重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学院节庆序曲》、合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匈牙利舞曲》等。
三 五分钟 课堂小结 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 2、总结本课所学乐理知识,齐唱《摇篮曲》结束课堂。
板书 设计 三拍子的节奏打法,三角形的形状,强弱弱规律
教学 反思 《摇篮曲》是一节感悟母爱、感恩亲情的唱歌课。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突出音乐特点、强调音乐实践”的理念出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体验摇篮曲——赏析摇篮曲——学唱摇篮曲——感悟摇篮曲——演唱摇篮曲”。我想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演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但是,我的不足之处:由于自己缺乏足够的激情来引领学生走向更高境界的艺术殿堂,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还不够,学生视唱曲谱能力比较弱,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