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阶段评价作业(五)
[考查范围:浮力(3.1—3.3)]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将质量相等的一个空心铁球和一个实心铁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则( A )
A.空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些
B.实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些
C.两铁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两铁球受到的浮力大小
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A )
A.一头牛 B.一本科学书
C.一个苹果 D.一辆家用轿车
3.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C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既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4.一只氢气球在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的作用,对这些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D )
A.F=G+f B.F<G-f
C.G<F-f D.G=F+f
5.下列四个物体的浮沉中,所依据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B )
A.气球升空
B.飞机飞向天空
C.潜水艇潜水
D.轮船浮在水面上
6.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相同,由此可知,两个物体的( B )
A.密度相同 B.体积相同 C.质量相同 D.重力相同
7.如图所示,在一只可忽略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 )
A.始终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增大 D.逐渐减小到零
8.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VB)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两烧杯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较小
C.甲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较大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9.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溢水杯,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C )
A.甲变小,乙不变 B.甲变大,乙不变 C.甲不变,乙变大 D.甲变小,乙变大
10.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 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石料的质量为140 kg
B.石料恰好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500 N
C.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
D.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 Pa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32分)
11.两个实心铁球,体积之比是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1∶1,质量之比是1∶2。
12.把一块重为G=3.4 N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把它的一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9 N,则此时矿石受到的浮力为0.5N;若将矿石全部浸没在水中,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4N。
13.如图所示,烧杯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 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 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则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物体的密度是2.8×103kg/m3。
1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长方体下底面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金属块重力为54N。
(2)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三、探究题(12分)
15.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实验时,使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接收被测石块排开的水。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石块在浸入液体前,要使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请写出达到该要求的操作要点: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再做实验。
(2)将石块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使其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刚好完全浸没,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先不变,后变小。
(3)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F2-F3=F4-F1,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验证。
四、分析计算题(16分)
16.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 g/cm3、高度为10 cm、底面积为20 cm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 cm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求:(g取10 N/kg)
(1)圆柱体的重力。
(2)当水加到2 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及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0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体积。
解:(1)圆柱体的体积:V=Sh=20 cm2×10 cm=200 cm3=2×10-4 m3,
圆柱体的重力:G=mg=ρ柱Vg=0.6×103 kg/m3×2×10-4 m3×10 N/kg=1.2 N。
(2)当水加到2 cm时,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20 cm2×2 cm=40 cm3=4×10-5 m3,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4×10-5 m3=0.4 N;
此时圆柱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
则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压=F支=G-F浮=1.2 N-0.4 N=0.8 N。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物体刚好漂浮,则:F浮′=G=1.2 N,
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
V排′===1.2×10-4 m3=120 cm3,
则圆柱体露出液面的体积:
V露=V-V排′=200 cm3-120 cm3=80 cm3。
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1.2 N。
(2)当水加到2 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0.4 N;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为0.8 N。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0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为80 cm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阶段评价作业(五)
[考查范围:浮力(3.1—3.3)]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将质量相等的一个空心铁球和一个实心铁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则( )
A.空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些
B.实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些
C.两铁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两铁球受到的浮力大小
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头牛 B.一本科学书
C.一个苹果 D.一辆家用轿车
3.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既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4.一只氢气球在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的作用,对这些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F=G+f B.F<G-f
C.G<F-f D.G=F+f
5.下列四个物体的浮沉中,所依据的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气球升空
B.飞机飞向天空
C.潜水艇潜水
D.轮船浮在水面上
6.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相同,由此可知,两个物体的( )
A.密度相同 B.体积相同 C.质量相同 D.重力相同
7.如图所示,在一只可忽略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始终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增大 D.逐渐减小到零
8.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VB)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两烧杯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较小
C.甲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较大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9.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溢水杯,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甲变小,乙不变 B.甲变大,乙不变 C.甲不变,乙变大 D.甲变小,乙变大
10.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 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料的质量为140 kg
B.石料恰好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500 N
C.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
D.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 Pa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32分)
11.两个实心铁球,体积之比是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 。
12.把一块重为G=3.4 N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把它的一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9 N,则此时矿石受到的浮力为 N;若将矿石全部浸没在水中,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13.如图所示,烧杯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 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 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则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的密度是 kg/m3。
1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长方体下底面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金属块重力为 N。
(2)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三、探究题(12分)
15.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实验时,使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接收被测石块排开的水。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石块在浸入液体前,要使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请写出达到该要求的操作要点: 。
(2)将石块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使其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刚好完全浸没,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3)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 ,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验证。
四、分析计算题(16分)
16.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 g/cm3、高度为10 cm、底面积为20 cm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 cm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求:(g取10 N/kg)
(1)圆柱体的重力。
(2)当水加到2 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及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0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