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4.1.1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4.1.1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0 21:50:41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4.1.1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一、单选题
1.(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特有的是(  )
A.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D.生物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一致的
2.(2022高一上·虎林期末)酶的发现经历了许多年的研究。下列科学家及其成果不相符的是(  )
A.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B.斯帕兰扎尼发现胃中存在化学性消化
C.毕希纳发现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
D.萨姆纳提取了脲酶结晶
3.(2022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酶都只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酶具有催化作用
C.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D.往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一定会产生紫色反应
4.(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脲酶能被蛋白酶分解,因此组成脲酶的基本单位是(  )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5.(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
A.提供代谢所需要的物质 B.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C.提供代谢所需要的场所 D.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6.(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C.酶都是由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的
D.酶具有催化作用
7.(2021高一上·长白月考)淀粉与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
A.碱基、氨基酸 B.氨基酸、葡萄糖
C.葡萄糖、氨基酸 D.乳糖、葡萄糖
8.(2021高一上·喀什期末)下面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9.(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10.(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酶的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RNA C.蛋白质或RNA D.无机物
11.(2021高一上·赤峰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酶在起催化作用的同时自身也被消耗
12.(2021高一上·长安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是(  )
A.能被蛋白酶水解
B.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会失去活性
C.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D.其元素组成包括C、H、O、N等元素
13.(2021高一上·长安期末)如图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加入无机催化剂和加入酶的条件下,活化反应物所需能量的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
B.曲线c表示酶催化下的反应
C.曲线a中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大
D.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14.(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20高一上·天津期末)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了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16.(2020高一上·沈阳期中)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个化学反应,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酶,a一定是蛋白质
B.图中 b表示酶,b一定是蛋白质
C.图中a表示酶,a一定是有机物
D.图中a表示酶,a只能在人体内起作用
17.(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二、实验探究题
18.(2020高一上·安康期末)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4支试管中滴加活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滴加适量双缩脲试剂,摇匀。已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相关的酶,回答下列问题:
(1)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A液和B液的加入顺序是   。
(2)在1~4号4支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号试管;另外3只试管不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
(3)若丙组中   号试管溶液变成紫色,说明种子匀浆中含有相关酶的化学本质是   。
(4)已知未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所含的成分主要是淀粉,请结合乙组和丙组分析种子匀浆中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酶和无机催化剂均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酶所特有的,B不符合题意;
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更显著的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其催化效率更高,C符合题意;
D、地生物体内,不同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一定相同,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而胃蛋白酶的则约为1.5~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
相同:都能催化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本身不参与反应,其本质和数量不变。
不同: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三大特性。
2.【答案】A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李比希认为,糖类变成酒精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细胞活动无关,最多只是需要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的参与,A符合题意;
B、斯帕兰札尼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毕希纳的实验可知,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C不符合题意;
D、美国的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酶的探索历程:
科学家 主要的观点或成就
巴斯德 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李比希 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 发现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
萨姆纳 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斯帕兰札尼 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切赫和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3.【答案】B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
B、酶具有催化作用,能催化化学反应,B正确;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
D、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往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不一定会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脲酶能被蛋白酶水解,说明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
5.【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且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故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酶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4)酶的变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
6.【答案】C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酶的特性
【解析】【解答】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A正确;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B正确;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RNA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
D、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酶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4)酶的变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淀粉属于多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8.【答案】D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酶脱离生物体后也能起作用,A错误;
B、酶是蛋白质或RNA,B错误;
C、酶是有机物,而无机催化剂属于无机物,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都能发挥作用。
9.【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是降低了反应物的活化能,酶属于生物催化剂;题目AB选项描述的现象涉及到了酶,C选项描述的现象涉及到了无机催化剂。提高温度,可以加快胡萝卜素在萃取液中的溶解速率;该过程没有涉及到催化剂的作用。
【分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原理都是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物质是催化剂,故凡是有酶或无机催化剂参与的过程均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10.【答案】C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的是RNA,即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11.【答案】B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基本组成单位有的是氨基酸,有的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正确;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有些酶是蛋白质,有些酶是RNA,C错误;
D、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2.【答案】A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酶经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
B、在强酸强碱条件下,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激素也会失去活性,不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
C、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也可能是多肽,不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
D、进行元素分析得知含有C、H、O、N元素,不能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氨基酸,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曲线c表示在酶催化下的反应,曲线b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曲线a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A正确;
B、曲线c表示酶催化下的反应,B正确;
C、曲线a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大,C正确;
D、酶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示为酶作用的模型,其中乙物质在甲物质的作用下分解为丙和丁两种物质,而甲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说明物质甲为酶,且属于水解酶。
故答案为:A。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注意点:
①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只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下面是德国化学家费舍尔提出的著名的锁钥学说的示意图。
15.【答案】A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物质要发生化学变化,需要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这一状态改变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酶的作用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物质在温和下就能完成从常态到活跃状态的转变。故答案为:A。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
16.【答案】C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B、图中表示人体某类酶的作用模型,其中a表示酶,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B错误;
C、根据解:,a表示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正确;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是可以离开细胞起作用,如消化酶,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注意点:
①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只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下面是德国化学家费舍尔提出的著名的锁钥学说的示意图。
17.【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酶和无机催化剂都有催化作用,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选项A用了果胶酶,B用了过氧化氢酶,C用了无机催化剂,只有选项D中没有使用任何催化剂,水浴加热只是供给能量加速分解,不属于降低活化能。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与其活化能的大小密切相关,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降低活化能会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
2、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原理相同,都是能降低活化能,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8.【答案】(1)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
(2)4;1号和3号试管中不含还原糖,2号试管没有水浴加热
(3)6;蛋白质
(4)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解:(1)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通过分析可知,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符合此条件的是4号试管;1号和3号试管中不含还原糖,2号试管没有水浴加热最后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3)若丙组中6号试管溶液变成紫色,说明种子匀浆中含有相关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故种子匀浆中含还原糖。
【分析】本题是对发芽的小麦种子内的糖类转化和对还原糖与蛋白质检测的方法的综合性考查,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1 / 1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4.1.1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一、单选题
1.(2022高一上·乾安期末)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特有的是(  )
A.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D.生物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一致的
【答案】C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酶和无机催化剂均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酶所特有的,B不符合题意;
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更显著的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其催化效率更高,C符合题意;
D、地生物体内,不同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一定相同,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而胃蛋白酶的则约为1.5~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
相同:都能催化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本身不参与反应,其本质和数量不变。
不同: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三大特性。
2.(2022高一上·虎林期末)酶的发现经历了许多年的研究。下列科学家及其成果不相符的是(  )
A.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B.斯帕兰扎尼发现胃中存在化学性消化
C.毕希纳发现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
D.萨姆纳提取了脲酶结晶
【答案】A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李比希认为,糖类变成酒精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细胞活动无关,最多只是需要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的参与,A符合题意;
B、斯帕兰札尼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毕希纳的实验可知,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C不符合题意;
D、美国的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酶的探索历程:
科学家 主要的观点或成就
巴斯德 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李比希 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 发现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
萨姆纳 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斯帕兰札尼 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切赫和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3.(2022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酶都只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酶具有催化作用
C.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D.往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一定会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B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
B、酶具有催化作用,能催化化学反应,B正确;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
D、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往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不一定会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4.(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脲酶能被蛋白酶分解,因此组成脲酶的基本单位是(  )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脲酶能被蛋白酶水解,说明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
5.(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
A.提供代谢所需要的物质 B.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C.提供代谢所需要的场所 D.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且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故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酶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4)酶的变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
6.(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C.酶都是由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的
D.酶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C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酶的特性
【解析】【解答】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A正确;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B正确;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RNA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
D、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酶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催化作用的实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4)酶的变性: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
7.(2021高一上·长白月考)淀粉与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
A.碱基、氨基酸 B.氨基酸、葡萄糖
C.葡萄糖、氨基酸 D.乳糖、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淀粉属于多糖,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8.(2021高一上·喀什期末)下面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酶脱离生物体后也能起作用,A错误;
B、酶是蛋白质或RNA,B错误;
C、酶是有机物,而无机催化剂属于无机物,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都能发挥作用。
9.(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是降低了反应物的活化能,酶属于生物催化剂;题目AB选项描述的现象涉及到了酶,C选项描述的现象涉及到了无机催化剂。提高温度,可以加快胡萝卜素在萃取液中的溶解速率;该过程没有涉及到催化剂的作用。
【分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原理都是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物质是催化剂,故凡是有酶或无机催化剂参与的过程均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10.(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酶的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RNA C.蛋白质或RNA D.无机物
【答案】C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的是RNA,即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11.(2021高一上·赤峰期末)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酶在起催化作用的同时自身也被消耗
【答案】B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基本组成单位有的是氨基酸,有的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正确;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有些酶是蛋白质,有些酶是RNA,C错误;
D、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2.(2021高一上·长安期末)下列现象能说明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是(  )
A.能被蛋白酶水解
B.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会失去活性
C.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D.其元素组成包括C、H、O、N等元素
【答案】A
【知识点】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A、酶经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
B、在强酸强碱条件下,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激素也会失去活性,不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
C、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也可能是多肽,不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
D、进行元素分析得知含有C、H、O、N元素,不能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氨基酸,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3.(2021高一上·长安期末)如图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加入无机催化剂和加入酶的条件下,活化反应物所需能量的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
B.曲线c表示酶催化下的反应
C.曲线a中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大
D.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曲线c表示在酶催化下的反应,曲线b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曲线a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A正确;
B、曲线c表示酶催化下的反应,B正确;
C、曲线a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大,C正确;
D、酶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分析:
14.(2021高一上·白山期末)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示为酶作用的模型,其中乙物质在甲物质的作用下分解为丙和丁两种物质,而甲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说明物质甲为酶,且属于水解酶。
故答案为:A。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注意点:
①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只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下面是德国化学家费舍尔提出的著名的锁钥学说的示意图。
15.(2020高一上·天津期末)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了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答案】A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物质要发生化学变化,需要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这一状态改变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酶的作用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物质在温和下就能完成从常态到活跃状态的转变。故答案为:A。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
16.(2020高一上·沈阳期中)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个化学反应,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酶,a一定是蛋白质
B.图中 b表示酶,b一定是蛋白质
C.图中a表示酶,a一定是有机物
D.图中a表示酶,a只能在人体内起作用
【答案】C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AB、图中表示人体某类酶的作用模型,其中a表示酶,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B错误;
C、根据解:,a表示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正确;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是可以离开细胞起作用,如消化酶,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注意点:
①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只缩短了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下面是德国化学家费舍尔提出的著名的锁钥学说的示意图。
17.(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答案】D
【知识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酶和无机催化剂都有催化作用,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选项A用了果胶酶,B用了过氧化氢酶,C用了无机催化剂,只有选项D中没有使用任何催化剂,水浴加热只是供给能量加速分解,不属于降低活化能。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与其活化能的大小密切相关,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降低活化能会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
2、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原理相同,都是能降低活化能,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二、实验探究题
18.(2020高一上·安康期末)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4支试管中滴加活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滴加适量双缩脲试剂,摇匀。已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相关的酶,回答下列问题:
(1)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A液和B液的加入顺序是   。
(2)在1~4号4支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号试管;另外3只试管不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
(3)若丙组中   号试管溶液变成紫色,说明种子匀浆中含有相关酶的化学本质是   。
(4)已知未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所含的成分主要是淀粉,请结合乙组和丙组分析种子匀浆中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
(2)4;1号和3号试管中不含还原糖,2号试管没有水浴加热
(3)6;蛋白质
(4)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酶的本质及其探索历程
【解析】【解答】解:(1)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通过分析可知,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符合此条件的是4号试管;1号和3号试管中不含还原糖,2号试管没有水浴加热最后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3)若丙组中6号试管溶液变成紫色,说明种子匀浆中含有相关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故种子匀浆中含还原糖。
【分析】本题是对发芽的小麦种子内的糖类转化和对还原糖与蛋白质检测的方法的综合性考查,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