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07 15:1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课
一场又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改革……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18世纪前的发展历程。
2.掌握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的内容。
3.理解两次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4.感悟杰出人物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感悟改革的艰辛;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战斗民族悠悠前生
16世纪中期
9世纪末
15世纪末
A
B统一俄罗斯
C自称沙皇
俄国发展简史
阅读教材P6,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之前俄罗斯的发展简史,并抢答以上A、B、C处应填内容。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
伊凡四世
自称沙皇
17世纪末至
18世纪初期
19世纪中后期
建立基辅罗斯
16世纪中期 政治制度:沙皇专制制度
16世纪初
莫斯科公国崛起
隐痛:大而不强
读P7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地图》
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儿女及其财产。
——1649年《法律大全》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链接于《大国崛起》解说词
17世纪末的俄国:
1.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盛行农奴制。
2.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3.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4.文教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路在何方???
挥着鞭子的彼得一世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二、战斗民族的改革之路
彼得大帝西欧游学记
里加
莫斯科
柯尼斯堡
1697年3月9日,彼得率领使团从莫斯科出发。
第一站:瑞典控制下的里加
第二站: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一周——火炮射击)
第三站:荷兰阿姆斯特丹(三个月——船厂木工)
西欧之行,彼得发现了俄国人思想的封闭,
生产力的极端落后。这让彼得感觉到了改
革的紧迫性。
第四站:伦敦(学习造船理论)
第五站:波兰华沙(双方达成共同对抗瑞典的共识)
1698年8月25日,彼得结束一年半的访问,回到莫
斯科。招募了各种专门人才共计640人。
伦敦
华沙
莫斯科
割须断袍
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如着短装、剪胡子等。他下令贵族子弟……必须上学,不毕业就不准结婚……强行推广西欧上流社会的社交习俗……诸此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具体到用餐时一定要使用餐巾……他的一些做法在我们看来可能很小很怪甚至很可笑,然而彼得大帝却让人们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为此而送命的人,据说占了当时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
改革领域 改革内容
社会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教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彼得一世改革内容 (自主学习,查看预习单)
影响
积极影响: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加,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农奴制的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材料一 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来240多个近代工场……不少工场
的规模是比较大。
——《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彼得一世执政末年,在与瑞典的战争中,俄国取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材料三 彼得一世在全面学习西方时,强化了国内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对外奉行帝国政治,其结果是拉大了俄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使俄国在后来的200多年间不断落后于西方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但是俄国还处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专制统治之下。农奴制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
19世纪初一些留学欧洲的青年军官回国后,宣传民主思想,准备推翻沙皇政府。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但被镇压。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全国90%的人口是农奴,他们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饱受贵族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地主不但任意虐待农奴,而且可以随意出卖农奴。
——齐世荣《世界史》
政治上:农奴暴动不断,社会矛盾加剧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如此之对比,俄国能打赢吗?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封建农奴制度
vs
英、法支持土耳其
俄国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战败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
内外交困 危机四伏
解放农奴的亚历山大二世
措施 内容
政治 农奴获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经济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高价赎买份地
穿越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861年的俄国,想象一下你的身份(农奴、资产阶级、地主),面对政府颁布的废除农奴制法令,你会是什么态度?并简单说明理由。
时间: 改革者: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评价标准:态度符合人物身份;理由充分+3;
1856年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亚历山大二世说“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我想向地主阶级保证,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根本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积极影响:①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市场
资金
劳动力
材料3: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历史上遇刺最多的沙皇,被称作遇刺之王。在经历近百次的刺杀后,1881年3月13日终于被炸身亡。你觉得哪些人会怨恨他,刺杀他?说明理由。
我是小小侦探家
材料 改革是由各地贵族委员会执行的,对土地的估价通常远远高于实际价格。农民分49年偿还贷款和利息;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和赋税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或外出不归,农民实际上被束缚于村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经济负担 沙皇专制 民主匮乏 封建残余
农民 民主人士 资产阶级 爱国青年学生
例如 : 凶手可能是农民。理由:获得人身自由后的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不满现实。所以会刺杀沙皇。
还可能是……
评价标准:选择角度,史论结合,理由充分+3;
消极影响: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战斗民族的艰难成长
材料一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改革触犯了旧贵族的切身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改革伊始,彼得一世严厉镇压保守势力近卫军的叛乱,将他们全部处死,加强了沙皇的威严。守旧派私下串联怂恿保守的太子反对改革。阴谋败露后,彼得一世毫不手软,将太子判处死刑。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彼得一世加重农民的负担,对农民非常残暴。——《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解放”令……是继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是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的严重不公,引起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有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的智慧
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艰辛的
3.改革要关注民生
4.杰出人物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要为实
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
对改革的认识
封建农奴制
俄国经济、
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
课堂小结
俄国近代化
进程
经济军事实力
各方面出现新气象
17世纪
末18世纪初期
19世纪
中期
制约
开启
大大推动
促使
增强
加强
废除
1.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D
课堂检练
2.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
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发展进程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
A.仿效唐朝制度 建中央集权制 B.结束幕府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C.废除农奴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D.摆脱殖民统治 获得民族独立
C
谢谢聆听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