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东源县实验中学 张小娜
2022
东源县实验中学 张小娜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相继步入工业强国的行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这样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直接影响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国际格局。德国崛起后受到老牌帝国英国、法国的忌惮,矛盾日益加深;德国工业实力的增强促使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20 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三国同盟,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主题解读】
第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近代科学与文化、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
1687年
1804年
1867年
19世纪
80年代
1903年
1913年
牛顿(人物)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贝多芬完
成《英雄
交响曲》
达尔文
《物种起源》
出版
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59年
19世纪
六七十
年代
诺贝尔发明
现代炸药
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英国
德国
1831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
英国
近代科
学文化
【时空坐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实现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3.科学文化:近代科学文化进一步走向繁荣。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迅速。
4.世界局势: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阶段特征】
2022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卡罗琳·露丝·贝尔托西、摩顿·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发展”贡献。
诺贝尔(1833-1896)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从30岁开始研制炸药,实验失败几百次。1864年他的工厂发生爆炸,他的弟弟被炸死。1876年在他43岁时终获成功,后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他逝世前立嘱,把 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 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的时间
具体表现
材料: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看产业的更新升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政治:
经济:
科学技术:
市场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
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3)化学工业的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爱迪生发明电器成就巨大
(4)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
【读图学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新动力:电力(发电机)
新能源:电力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1)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重要特点)
【拓展】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分析下列图示,寻找特点
"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石油开采业
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
(2)新旧产业迅速发展,以重工业为主导
读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时空分布图,寻找特点
(3)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多个国家都有发明成就,美国德国最为突出。(重要特点)
爱迪生讲述自己的生平和故事
1.自己出身贫寒,但从不放弃努力,他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自己发明电灯时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失败无数次,历时三年才终于发明了能点亮1200小时的耐用炭丝灯泡。
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
从他的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创新精神 善于思考 永不言弃,百折不挠,成功需要艰苦奋斗 ,坚持不懈。
根据教材梳理爱迪生的重要发明有哪些?
爱迪生(1847—1931)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长什么样子吗?
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1885年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的内燃机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了专利,这一日期也被认为是汽车的诞生日。
(1844-1929年)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
这是所有资料中记载
的最早的奔驰标志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是谁发明的吗?
戴姆勒为给妻子庆生,在795马克买来的四轮马车上,增添了传动、转向,装上发动机,18km/h的速度,从斯图加特开到了康斯塔特。这辆“没有马的马车”,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辆实用四轮汽车的诞生。
【汽车发明实验阶段(1886年-1910年)】
1886
1888
1889
1891
1892
三轮汽车
专利权
英邓禄普充气轮胎
4速齿轮
传动装置
美国芝加哥第
一辆电动汽车
美国人杜里埃
喉管型喷雾化油器
德国人
1926和奔驰合并
1913年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流水线生产方法
你知道汽车何时成为大众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流水线——劳动分工精细化
中国始创
飞行大家
冯如
冯如一号飞机
美国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驾驶人类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人类翱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交通变革,扩展了生活空间,缩短空间距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交通工具的发展
纵横学史
归纳:第二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对比新特点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生产尚未真正结合,发明者主要是工匠
科技与生产
科学、技术、生产紧密结合,以近代科学理论指导生产
生产组织
工厂,中小企业为主
垄断组织,大企业
进展
概况
英国先驱,逐步向外扩撒,进展缓慢且不平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德最突出
工业
结构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主
据材料,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摘编自《科学的历程》《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一:
对人类社会: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
材料二:
1860~190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表
(单位:%)
进入“电气时代”;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对资本主义国家: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
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垄断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四: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时,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 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到全面学习西方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层次和阶段。 ——雷顿《取静集》
材料三:
对世界:
对中国: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实力增强,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五: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
——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
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
和环境污染。
钢铁之城匹兹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022·福建省·23)图14—16分别呈现了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据此可知,其共同的影响是( )
A.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B.推动采矿和冶金业发展
C.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2.(2022·海南省·17)蒸汽动力首先实现了热能和机械能的转换,人类开始摆脱对人力等直接动力的依赖,而电的利用则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工业提供了动力,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则材料从整体上反映了( )
A.蒸汽动力的作用 B.电力的作用
C.科学技术的力量 D.传统的力量
3.(2022·湖南娄底·20)阅读如表,结合所学,请判断导致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不断增加 D.电灯的广泛使用
C
C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万吨) 400 2100 4600 9400
4.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 的主要原因是 ( )
A.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不平衡
C. 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D. 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B
5.(2021·广东模拟)在整个 19 世纪,来自美洲的白糖简直变成了一种英国穷人的食品。它是除茶叶外唯一一种对英国大众的饮食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口商品,“在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中所占比例从 2% 提高到 14%”。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 ( )
A. 对外扩张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B. 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转型
C. 种植园经济与美洲的独立运动 D. 世界市场与民众日常生活
D
6.下表是参考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而编制的 19 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表中信息能说明 ( )
A. 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
B. 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C. 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财富集中
时间 数量 财富来源 占有社会总财富(%)
1861年前 仅有几人 主要是大农场主 3.6%
1892年 4 047 人 财富继承(34 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 9.6%
D
7.材料 1750~1900年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产量
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
设问:根据材料指出1750~1900年中、美、德三国制造业产量所占份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中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美、德两国所占份额持续增长。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中国的传统手工制造业生产效率低下并受到列强工业商品入侵的冲击。
柱状数据图要注意相互间的高低变化,看前后高低变化的趋势;
人物 哥白尼(1473—1543) 哈维(1578—1657) 牛顿(1643—1727)
主要成就 “日心说” 血液循环理论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主要影响 冲击了欧洲宗教固守的“地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彻底否定教会推崇的“生命灵气”的说法,宣告生命科学新纪元的到来。 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8.(2022·广东省·33)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简述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引发的重大变化。(4分)
重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化工、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发电机、电灯、电动机、电焊机等电力工具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原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