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2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顾拜旦
学习目标
1
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演讲的时代背景,把握演讲内容。
2
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
通过朗读练习,感受演讲的构思和语言特点。
背景链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古奥运会
停办约一千五百年后复兴起来的。
古奥运会的圣地奥林匹亚也因战乱和地震成为一片废墟。
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奥林匹亚遗址
考古的重大发现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积极推动奥运会的复兴。
在顾拜旦的积极斡旋下,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了
《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
在希腊雅典召开。
们称为“奥林匹克之父”。
古奥运会在公元4世纪末废止,举办
19世纪末,
1894年,
两年后,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奥运会
顾拜旦由于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大贡献,被人
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
隆重开幕。
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
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
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了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
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
背景链接
现代奥运会计划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
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
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
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
动的精神内涵。
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背景链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本文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汉金、邹丽等译。有改动。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他所弘扬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骤雨
zhòu
绚丽
xuàn
襁褓
bǎo
拙劣
zhuō
姊妹

祈祷

萦绕
yíng
qiǎng
读字音
【枷锁】
【襁褓】
【行将就木】
【分崩离析】
【自圆其说】
枷和锁链,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孩子。
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
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知词义
【无可指摘】
没有什么可批评指责的。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2-4自然段】
顾拜旦从对5年前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的回顾开场简要说明奥林匹克运动5年来的发展情况。他敏锐地注意到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政治格局动荡变化的形势下将凸显独特的意义。
【第1自然段】
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平和与自信,并点名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
【第6-7自然段】
作者从教育家的身份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
【第5自然段】
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个特点——“大众”参与。
【第8-10自然段】
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简要回顾奥林匹克主义五年的发展历史。
特点和宗旨
发展理念和精神内涵
畅想前景:
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平和与自信。
奥林匹克精神与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阐述宗旨——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
大众参与。
底层人民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阳光普照大地,极大收获。
回顾
阐述
展望
演讲核心
崭新角色
平和与自信
给人美感和荣誉感
面向大众
奥林匹克精神
具有永恒的魅力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归纳总结
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从多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平和、自信,它包括并超越了竞技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它可以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的发展。
最后,作者激情澎湃地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般普照大地。
细节感知
1.五年前具体是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这
一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
具体指1914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细节感知
2.第1段中所提到“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体现在第5自然段】
一是: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
歧途。
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道德说
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细节感知
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2)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
(1)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
……融为一体
展示人体的力量美 形体美
(3)体育能振奋人心。
为阳光所萦绕
展示拼搏精神
为音乐所振奋
焕发青春激情
被嵌入圆柱式大厅
精神上的满足 荣誉感
细节感知
4.“奥林匹克主义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而言?
必须要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强身健体的乐趣。
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细节感知
5.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点?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1.站位高,格局广。
演讲者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以战略家的视野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今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反映出演讲者宏大的视野,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刻的认知。
从人类文明的立场出发,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涵。
将奥林匹克运动与美和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奥林匹克崇高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
奥林匹克主义能使人养成平和与自信的品质,包括但又超越一般的体育运动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
作者所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超出了他所处时代人们的认识,这一深邃的思想具有前瞻性,难能可贵。
问题探究
2.思想深邃,具有前瞻性。
在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时,演讲者则用典雅的语言来说明。
第8段,演讲者对出现大会来宾表示敬意。
这体现出一种庄重和仪式感。
3.语言庄重、典雅。
问题探究
如:第4自然段描述奥林匹克带给参与者的快乐,“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文章多处表现了激情澎湃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快与感动,感情真挚,吸引读者,富有感召力。
问题探究
4.情感真挚,真实细腻。
模拟演讲练习
演讲就是得体地运用声音、表情和手势。
——古罗马雄辩家 西塞罗
演讲要注意:
语速、语气、重音、停顿。(肢体语言)讲(主),演(辅)。
例:
2段: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 而又充满 的青少年所推崇。
用赞颂的语气,喜悦的神态。
平和 自信
尝试演讲:结合课文中句子,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讲”呢?
4段:请允许我 阐述一下二者的 。
详细 区别
陈述,平和的语气,注意重音和停顿。
模拟演讲练习
4段:“请想象下,当这种愉悦 ,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 ; 当它
, ,或被 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
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
的 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
语言典雅,声音优美,充满激情,语调上扬。
模拟演讲练习
向外喷涌
融为一体
为灿烂阳光所萦

为音乐所振奋
嵌入
绚丽梦想
为这次盛会赋予了历史自觉性、公民精
神、自然性、青春、艺术性等五重声誉。”
8段:“ 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
,深得人类挚爱的

远近闻名的 ,以及历经千挑万选、朝气蓬勃的
,齐聚于此地,
声音铿锵有力,语言庄重有仪式感。
模拟演讲练习
本次庆典
古老的赫尔维
蒂联邦最高委员会及其尊敬的主席
瓦莱
州派出的首席代表
这座美丽而又好客的城市的领导们,
歌手
体操团

10段: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 ,收获者的双
臂,捧满 的 。
运用比喻,憧憬奥运美好未来。语调逐渐上扬,用赞美的语气。
模拟演讲练习
万里无云
沉甸甸
金黄麦穗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任选文章二到三个段落,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研讨怎样演讲才能更好地体现这篇文章演讲词的风格,展现演讲者的风采。
视频上传:模拟演讲展示,并解说为什么这样演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舌头则是心灵的大门。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能点燃亿万青年的心灵之火,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
——苏联著名作家 马雅可夫斯基
希望大家能用语言征服他人,做一个优秀演讲家!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