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黄继光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黄继光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11: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24*黄继光
备课组 四年级组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3.关注单元整体编排,明晰阅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根据阅读提示预习课文:①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把自己体会到的英雄气概写在书上,可以是几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两句话;②查找跟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一、阅读资料,了解战役 1.本课中,这几个词难读。读一读。 2.晕是一个多音字,根据意思,不容易读错。 3.这是一个和战争有关的故事,涉及一些基本的历史背景知识。 ①“597.9高地”是什么意思? ②抗美援朝战争和上甘岭战役是什么关系? 4.有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战役开始的。课文一开头也告诉我们“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让我们在一组数据、两张照片和四个句子中进一步感受和体会这句话。 一组数据——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调集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两张照片——上甘岭表面阵地被炸为焦土、上甘岭战役后敌人遗留下来的炮弹壳照片。 四个句子——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二、完成英雄名片 1.就是这样的一场战役,诞生了一位“特级英雄”。他的名字叫作——黄继光。为什么黄继光能被称为特级英雄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为他制作一张特级英雄名片。 2.自由读课文,找找黄继光的言行,说说黄继光有什么英雄事迹。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圈画。归纳总结出:坚决请战,负伤前进,英勇牺牲。 3.你们看,我们的梳理可以放在这样的一张表格中。这是描写黄继光的语言和动作,这是我们归纳出的词语,用上它们,我们用简练的语言来说一说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4.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言行,概括出了人物事迹。黄继光的特级英雄名片也就完成了。 三、品读言行,感受英雄气概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就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感受。 2.一起来读一读黄继光的语言吧。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预设1:我从“愤怒地”“坚定地”这几个词语感受到黄继光对敌人的痛恨,这是一个坚定的、爱国的黄继光。 预设2:我从“注视”“转过身”这几个词语,这是对他的动作描写,感受到这是一个视死如归、勇敢的黄继光。 问:黄继光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吧!”呢?联系前文。 小结:我们仿佛看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痛恨,看到了他的坚定、他的爱国、他的勇敢、他的视死如归。 另一处黄继光的语言呢? ②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预设:他是自信的,他带着必胜的决心。他一定要完成任务,必须要完成任务。 3.我们细细品读了黄继光的语言,了解到了他的品质。那么,他的动作呢?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读一读这一部分,请你圈出这几段话中黄继光的动作,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合作交流提示: 我从第__自然段,圈出了____等关键词,作者抓住____ 描写,让我感受到黄继光是一位______的英雄。 5.集体交流: ①抓住“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永不退缩,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 教师适时引导:请同学们再仔仔细细地读读第7-8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炮弹在四周爆炸,子弹在耳边呼啸,呛人的浓烟,燃烧的烈火,战友的尸体,遍地的弹壳……)“匍匐前进”是要把腹部紧贴着地面爬行,主要靠的是肩部和腿部的力量。现在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你能想象到前进的艰难吗?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发烫的地面,忍痛的表情,一路的血迹……)这短短的20米,10米,是多么漫长的距离啊。你觉得是什么支撑着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 ②抓住“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体会黄继光奋不顾身,全力以赴,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伟大品质。 教师适时引导:这一扑意味着什么?(敌人的攻击都在黄继光的身上、黄继光再也没有机会活命了、但是这次战役有机会获胜了) ③抓住三次“站”体会。 a站字出现了三次。找出来。 b这是什么情况下的站起来了呢?(其他战士牺牲、负伤、在冰雹一样的子弹扫射、在战士们久攻不下、在时间紧急) c三处站起来了,用了三个感叹号。圈起来。感叹号能让人感受到这些“不可思议、担心、兴奋、高兴、敬佩”。你选择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在身负重伤的时候站起来,不可思议;为他的受伤担心;在如此危急的时刻,黄继光能再一次站起来兴奋、高兴;他的英勇让人敬佩。 d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次朗读三次站起来的句子。 6.从语言和动作描写中,你觉得黄继光是个怎样的英雄? 7.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四、拓展英雄 1.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不光在战场上,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做一个英雄。 2.默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完成练习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为什钱学森的回国之路是如此漫长不易? (3)画出文中描写钱学森语言、动作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4)你认为钱学森是英雄吗?为什么? 3.课后,我们去读一读邱少云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他们做一张英雄名片吧。
板书设计
教学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