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美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美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01 10: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 2005年3月29日,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所做的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西欧有一著名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外国学者曾经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1.造纸术(1)早期的书写材料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龟甲兽骨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青铜器竹木简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东汉纸西汉纸(2)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已经使
用了彩色套印技术。2、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骗购。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雕版有13万块。 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哪些进步?活字印刷版转轮排字盘 活字印刷术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发现错误可以改动。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书写方式根本性的变革。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③印刷术的外传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古代炼丹引爆图 “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真元妙道要略》

根据材料说说火药由哪几部分组成?古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
唐末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主要火器:“火龙出水”明代“三眼铳”火药发明开始了冷兵器向热兵器发展时代火箭4、指南针的发明汉代司南北宋的指南针 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进而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使用人工磁体发明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人类远航创造了条件。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北宋《萍洲可谈》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四大发明的影响角度一:外国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总之,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上的巨大进步。(1)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传播。
(2)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促使欧洲制造了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角度二:中国人眼中的四大发明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用来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材料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封建社会腐朽落后,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像印刷术、火炮、麻醉术等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的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雨果〔法国〕二、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十进位值制2.算筹与珠算算盘三、天文学成就1.赤道坐标 战国时期 石申2.《石氏星表》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3.浑仪与简仪 简仪 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便,而效用更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仪器。 浑仪是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结构复杂。郭守敬富有创造性地制造了简仪,简仪从复杂的环圈交错中解放了出来,简化了仪器的结构,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四、农学成就1.元代《授时历》郭守敬2.四大农书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1)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桢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医学成就
1、《黄帝内经》:
(1)时间: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
(1)作者:东汉张仲景
(2)内容:“伤寒”和“杂病”,提出辩证施治方法
(3)地位:是集大成的中医专著
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被誉为“万世宝典”
3、《本草纲目》
(1)作者:明朝 李时珍
(2)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3)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4、 针灸疗法
分针法和灸法 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成就:数学、农学、医学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世界?
(1)经济因素:
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封建经济繁荣。
(2)政治因素:
大多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的重视和组织。
(3)文化教育因素: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4)交往因素:
民族交流和中外交流频繁。
(5)个人因素:
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
……材料二:18世纪,……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积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上等人)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 ——罗兹墨菲《亚洲史》(1)请回答:根据两则材料,指出10世纪~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并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一:发展趋势差异: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领域差异:中国主要是在技术应用领域;西方领域广泛,涵盖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
方法差异:中国主要采用经验积累的方法;西方注重理论研究的观察实验等方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学案)
第一,实用性:大多是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间接为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
第二,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第三,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整理总结古籍,注重个人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
第四,全面性:在农学、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医学等方面。中西科技发展差异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李约瑟难题 中国为何没能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①经济结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③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④对外政策:推行闭关政策
⑤根本原因: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