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一、作者档案
档案(一)
【简历】 黑塞(1877-1962),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作品】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评价】 德国作家、诗人。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
档案(二)
【简历】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作品】 中篇小说《昆明居》,翻译《培根随笔》中的《论学习》
【评价】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
二、背景链接
1.《读书:目的和前提》
黑塞曾在神学院学习,而神学院教育的目的是压抑和扼杀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深地陷入了与德国民族主义冲突的境地。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促使他对人性进行思考和探索。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为此他写下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就是一篇激励人们读书的名作。文中,作者阐述了读书的作用,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2.《上图书馆》
1947年,王佐良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牛津大学,成为茂登学院研究生。1949年学成回国,照理他应返回清华大学继续执教,但他实际去了北京外国语学校(后改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对清华一直有眷恋之情,后来也长期住在清华校园内,1986年出版的文集《照澜集》即以清华照澜院为题。王佐良曾在《想起清华种种》一文中说:“后来我转入别的学校工作,但是我心里始终保持着一种清华做学问的标准。”(《中楼集》)言若有憾。
三、文化常识
1.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 3 122 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份授予五个奖项的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奖项之一。
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给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
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在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发,1904、1917、1966、1974年奖金由两人平分。
根据创立者的个人遗嘱,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如今以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
2.诺贝尔遗嘱
诺贝尔奖的评选并非基于任何公认或众所周知的原则或标准,而只是基于诺贝尔个人生前的愿望和设想。其法律基准就是他于1895年11月27日签署的最后遗嘱。
诺贝尔遗嘱与奖金有关的部分摘要如下:“我其余的全部可变卖财产应按如下方式处置:资本——由我的执行人投资于安全可靠之证券——应成为一个基金,其盈利应以奖金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使人类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说的盈利应均分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应授予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做出最重要化学发现或改进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为各民族间的兄弟情义、为取消和削减常备军、为召开和促成和平会议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应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颁发;文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颁发;和平卫士奖应由挪威国会选出的五人委员会颁发。我的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资格者获奖。”
这部分遗嘱比较粗略,措辞也不那么严密,执行起来有许多实际困难。因此,《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对遗嘱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必要的阐释,补充了技术性的条款。章程于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国王批准,此后根据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改。
章程确认了遗嘱中的四个颁奖机构,“斯德哥尔摩学院”就是指“瑞典学院”。
3.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分为三种: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和说明性随笔。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在写法上,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往往旁征博引,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富有“理趣”。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一、认读字音
1.单音字
(1)跋涉(bá)(shè) (2)沉浸(jìn)
(3)麻痹(bì) (4)戕害(qiāng)
(5)卷帙(zhì) (6)一摞(luò)
(7)时髦(máo) (8)逊色(xùn)
2.多音字
(1)恶 (2)着
(3)藉
二、辨识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一)词义辨析
1.教养·修养
[辨析] “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指教育培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情境选词] ①一个富有教养的人,不论是对什么样身份的人,始终都彬彬有礼。
②任何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渐锻炼和培养的。
2.心智·心志
[辨析] “心智”强调的是“智”,智慧。“心志”强调的是“志”,意志。
[情境选词] ①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心智成熟才可以承担生活中的事情,才可以理性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②生活中的挫折必不可少,因为它可以磨炼人的心志。
(二)成语积累
[释义]
1.息息相通:呼吸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2.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5.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情境呈现]
1.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是息息相通的。
2.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3.在那些年中,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用业余时间到大英博物馆读书。
4.考上大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如果不继续刻苦学习,仍然不能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5.神秘而迷人的九寨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上图书馆
一、认读字音
1.单音字
(1)灿烂(càn) (2)覆盖(fù)
(3)苍穹(qióng) (4)高耸(sǒng)
2.多音字
(1)藏 (2)间
(3)遗
二、辨识字形
1. 2.
三、积累词语
(一)词义辨析
1.消磨·消耗
[辨析] “消磨”指度过(时间,多指虚度);也指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消耗”指(精神、东西、力量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
[情境选词] ①我有更多的时间留在那个坟墓一般的房间里,拿一些破书来消磨光阴。
②一夜的烟酒和激动消耗了她不少的精神。
2.钟情·衷情
[辨析] 钟情:动词,指感情专注(多指爱情)。衷情:名词,指内心的情感。
[情境选词] ①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②究竟是什么鸟在那树林里,唱着,唱着,唱着,好像在叫唤什么,好像在诉说什么,下雨了也不停,对山野倾诉衷情。
(二)成语积累
[释义]
1.一灯如豆:一盏只有豆粒那样大光线的灯。形容灯光暗弱。
2.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3.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情境呈现]
1.在一灯如豆的夜晚看书,恍惚觉得在享受文人生活。
2.其实经济发展趋势、国际局势的演变并不神秘,即使是普通读者,能用心读完这本书,也会豁然开朗。
3.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甚至造成严重障碍。
任务一 文本初读——整体感知,总揽全局
读书:目的和前提
1.感知内容
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明确] (1)目的: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2)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作为前提。
2.思维导图
[明确] ①研读世界文学 ②个性和人格 ③自己读书经历
3.主旨归纳
文章阐述了读书的目的和前提,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上图书馆
1.感知内容
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答:
[明确] (1)公书林,清华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时间顺序。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2.思维导图
[明确] ①公书林打开阅读英文原著的新天地 ②清华图书馆带“我”走进知识和情感的新世界
3.主旨归纳
作者回顾自己在图书馆阅读的四段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任务二 文本研读——对比阅读,重点突破
任务突破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探究文本内容
1.本课两篇文章都描述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乐趣,请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答:
[明确] 黑塞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对书籍内容的领悟来写自己对阅读的选择的。在少年时代,黑塞先是把显得无聊的藏书整个翻了一遍,终于发掘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因为这两部书的吸引,黑塞开始阅读之前几乎看不懂的书,如巴尔扎克的作品。又过了若干年,黑塞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阅读中国古典作品的译本,如“中国丛书”(《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和《中国民间童话》),还有中国的抒情诗和中国通俗小说。
而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2.《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是随笔。两位作者用灵活自由的笔触记述了自己求学读书的生活与感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两位作者的经历和感悟有什么是共通的?
答:
[明确] (1)黑塞和王佐良阅读时最初的兴趣,都是从猎奇开始的。黑塞“期待的是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事,是前往陌生国度的旅行,或者是甜蜜而冒险的艳遇”,这样抓眼球的小说,能够唤起阅读最天然的乐趣。王佐良在“公书林”中,由于英文程度很有限,看不懂原著,所以仅仅“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还翻着美国杂志的图画看看,以满足“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2)在找到乐趣的基础上,两位作者都分别谈到了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受。黑塞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如何惊异和心驰神往,书中所说的一切对我如何既陌生又正确,既符合我的预感和期望又美好无比。”王佐良则说:“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3.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中,黑塞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1)“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2)特点: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3)对我们的人生的作用: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使我们的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这些都符合“真正的教养”的内涵,说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确实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任务突破二 由表及里,透视内涵——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4.阅读《读书:目的和前提》,回答问题。
(1)黑塞在文章开头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认为“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答:
[明确] 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也就是说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它们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2)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答:
[明确] 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
(3)最后一句“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有什么深刻含意?
答:
[明确]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杰作的伟大的。
5.阅读《上图书馆》,回答问题。
(1)第七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答:
[明确]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2)第八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答:
[明确]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原因概括题
【课内关联】
黑塞为什么提倡研读世界文学?是因为他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能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作者在文中所持观点都有相应的理由或依据,在阅读文本时,要善于寻找“原因”,以便全面深入把握文本内容。
【技巧指导】
原因概括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论),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
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
1.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原因概括类题,题干中一般都有“为什么”“原因”“理由”等关键词。
2.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文中观点或结论大多是作家阐发的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来自前后的叙事、描写、议论等。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
3.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不仅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还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4.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多角度论证
【课内关联】
《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中,先指出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接着论述阅读的作用。阐述这一问题时,先从正面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必须追求文明,敬重知识;文章最后转而从反面论述,剖析一些年轻人轻视读书,追求享乐的现象。从第六段开始,作者以自身经历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这样,始终围绕中心话题,展开多角度论证。
【技巧指导】
在议论文写作中,所谓角度就是作者处理“材料”确立论点的着眼点,也是作者确立论点后,证明论点的出发点。由于角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证明论点既可以正反对举切入,也可以围绕总论横向铺排,平行列举,还可以纵向论证。论证过程中,如果能围绕中心论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论证,会让我们更接近事理的本真,从而更全面、更充分、更有力地证明观点。
依据议论文的多角度论证的特点,我们把常见的论证结构分为以下三种:
1.并列铺排式
并列铺排式结构写作时,根据需要,大体有两种情况:
(1)分论点并列式: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然后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2)分论据并列式: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并列式的结构如下:
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或:论据(1)+分析论证
论据(2)+分析论证
论据(3)+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
2.正反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3.层进式
(1)内容上的层进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角度是逐步递进的。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如:
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2)问题上的层进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例如:
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是什么)
②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为什么)
③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怎么办)
(3)时评类层进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例如:
论点:美德不可丢。
摆现象:列举社会中老年人摔倒无人扶等现象。
析危害:长此以往,人性冷漠,中国将进入“陌生人社会”。
挖根源: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缺失。②部分老人“碰瓷”使人心有顾虑。③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指办法:①弘扬助人为乐的社会道德风尚。②加强老年人法律意识,对“碰瓷”行为加以惩戒和处罚。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学以致用】
1.以“品读人生”为题,列一个写作提纲,运用并列式结构。
答:
[参考示例] 题目: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读的方法”角度设置)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2.以“读书人是幸福的人”为题,编写纵向展开议论的提纲。
答:
[参考示例] 题目: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第一段:读书人是幸福的人。(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阐述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浅)
第三段:证明读书更能感化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深)
第四段:进一步指出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更深)
第五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总结全文)
3.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底线”为题,列一个写作提纲,采用对照式结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的人格底线;“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人格底线;“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是于谦的人格底线。做人,就应该有底线。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的灭绝。稍多一点儿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摘自郝安《守不住底线,迟早会把自己逼上险境》)
答:
[参考示例] (1)引论:什么是底线。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的界限。就道德而言,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的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2)本论:为什么要坚守底线。坚守底线能实现人格的升华。正面例子:屈原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子罕以不贪为宝等。不坚守底线将被人们唾弃。反面例子:秦桧、吴三桂等。(正反对照)
(3)结论:怎样坚守底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