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劝 学
(时间:60分钟 分值:80分)
一、语言运用(22分)
1.名句默写。(7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____”。在后面又用雕刻作比从正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依据现在的学习状况,写了《劝学新篇》,这里选了前半部分,请你续写四句话,使意思完整。(4分)
劝学新篇
父母之心,天下一般;生儿养女,连心连肝;盼子成龙,望眼欲穿;操心儿女,心血耗干。家务农活,全部承担;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春经雨露,秋经霜寒;饱尝辛苦,历尽苦难。节衣缩食,养咱吃穿;长年辛劳,发白腰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3分)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是他提出的。
答:
4.用下列材料做喻体,在材料后面补写几句话,构成一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文字。补写的文字要和语段中的比喻契合,做到语言连贯。(8分)
(1)蝴蝶要历经从卵到毛毛虫再到蛹等多次不同的生命磨难,才能最终破茧而出变成蝴蝶,绽放美丽。
答:
(2)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
答:
(3)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而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答:
(4)气候变了,穿的衣服必须随着改变。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和秋冬之交,各要换一次衣服。不会变换衣服,就会闹出一些毛病来。
答:
二、阅读提升(58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阅读课文3~4段,完成5~9题。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D.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6.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根据印度《僧祗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B.舟楫:舟,船;楫,划船用具。李白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云:“欲济无舟楫。”
C.跬步:古时跨出一脚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D.黄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亦是九泉之一。在课文中指地下的泉水。
7.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分)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文:
9.(对应一课一考点)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课外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
劝学(节选)
荀 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②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是故无冥冥③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故君子结于一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④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注】 ①苇苕:芦苇的穗。②句意:兰槐的根就是芷,如果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百姓也不再佩带它。渐(jiān):浸。滫(xiǔ):臭水。服:佩带。③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埋头苦干的意思。意义与下文的“惛惛”同。④涂巷:道路,街坊。涂巷之人指最普通的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B.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C.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D.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干越夷貉:干越,泛指当时我国南方各族。夷貉,泛指古代中国境内东部和东北部的民族。
B.衢道: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引申为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D.桀纣:相传都是暴君,后泛指暴君。
12.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形象地说明了社会环境对道德观念的形成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B.第二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
C.荀子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D.荀子认为要全面地了解伦理规范与仁义之道,并且完全地遵奉它,这样之后才是个真正的学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4分)
译文:
(2)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4分)
译文:
14.(对应一课一考点)最后一段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要说明。(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20分)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①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③成;厌④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⑤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 ①菑:同“缁”,黑色,引申为污染。②折阅:折本,亏损。③崇:同“终”。④厌:同“压”,堵塞。⑤县:同“悬”,差别。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B.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C.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D.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于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16.下列对文中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里的“小人”与儒家定义的“君子”相对,是指社会地位低的人。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中的“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B.“谏争”同“谏诤”。在古代,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责,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从政权层面来讲,很多朝代也都设置了专事谏诤的官员,以提醒君主正确行事,或议论朝政,提出建议。如秦代设“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
C.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和本文“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中的“驾”含义相同。
D.江河,今指大河的泛称,但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人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就能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瘸了腿的甲鱼一直走,不停止,也能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拉车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做”的区别。修身也应向瘸了腿的甲鱼一样,贵在行动。
1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4分)
译文:
(2)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4分)
译文:
19.(对应一课一考点)君子品格是古人尤其是儒家所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德,要想成就这种美德,离不开学习和修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修身的途径,修身是学习的目的,而这二者都要注重积累和坚持。对于“学习”和“修身”,作为儒家集大成者的荀子有着深刻的见解,请阅读上文,并联系课文《劝学》,说说荀子主要讲了什么道理,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3分)
答:
1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学不可以已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续写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句子的总结性、启示性和音韵的和谐性。
答案:(示例)父母之恩,重于泰山 要当强者,扬起风帆 闯过暗礁,越过险滩 宏志骄子,目标实现
3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将几个短句改写成长单句,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荀子提出了……思想”,然后将其他句子进行压缩,变成主句的附加成分即可。
答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4(1)答案:(示例)人的一生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挫折、失败,才能最终使自己坚强成熟,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2)答案:(示例)人的心灵也要经常清理,才能保持生命之初的那种纯洁、明净,否则就会被自私、残忍等各种垃圾占据。
(3)答案:(示例)个人、社会、社会风气之间的关系就像树木、森林、气候之间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风气,只有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思想端正了,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转好。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父母的教育、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帮助,会使个人迅速成长,养成良好的品格,不久的将来,整个社会的风气有望变得更好。
(4)答案:(示例)时代变化了,社会进步了,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也要像随季节变换衣服那样,跟着改一改,变一变。否则,老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会被时代淘汰,为历史所抛弃。
5解析:选A。A项,利:使……快。
6解析:选B。B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的诗。
7解析:选C。C项,“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误,文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8答案:(1)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洪亮,可是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9答案:正反对比论证。运用四组对比分别从“积”与“不积”、“舍”与“不舍”、“用心一”与“用心躁”三个角度展开论证。
10解析:选A。根据文意断句即可。
11解析:选B。B项,这里应该是“歧路、岔道”。
12解析:选A。A项,第一段说明的应该是教化对人的影响。
13答案:(1)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
(2)一会儿不学习,一会儿学习,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不好的行为多,那是夏桀、商纣、盗跖那样的坏人。
14答案:本段阐述了学习的根本目的,提出了学习的最高要求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纯而粹之,贯彻始终。
参考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不懂得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用羽毛做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芦苇的花穗上。风吹来,苇穗折断,鸟蛋打破,小鸟摔死。它的窝不是不完善,是窝所系的地方使它这样的。西方有一种草,名叫射干,茎长四寸,生在高山之上,因而能俯瞰百丈的深渊。它的茎并非能长到这么高,是它所处的位置使它这样的。蓬草长在麻丛中,不去扶植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兰槐的根就是芷,如果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百姓也不再佩带它。它的本质不是不好,而是所浸泡的臭水使它这样的。所以君子居住时一定要选择良好环境,外出交游时一定要接近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接受。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梧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所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没有射中,就不能称之为善于射箭;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即使还有一两步没能走完,也不能称之为善于驾车;伦理规范不能贯通,仁义之道不能一心一意地奉行,就不能称之为善于学习。学习,本来就要一心一意地坚持下去。一会儿不学习,一会儿学习,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不好的行为多,那是夏桀、商纣、盗跖那样的坏人;全面地了解伦理规范与仁义之道,并且完全地遵奉它,这样之后才是个真正的学者。
15解析:选B。要注意“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的对称句式,“志意修”和“道义重”都做主语,所以“富贵”后面断开,“王公”后面断开,排除C项;“矣”是一个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排除A、D两项。故选B。
16解析:选A。A项,文中的“小人”和例句中的小人都指品德低下、卑鄙无耻的人。
17解析:选C。C项,由原文第三段“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可知,“修”是“美好”而不是“修身”之义。“骄富贵”意为“傲视富贵”,而不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
18答案:(1)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
(2)人们才能和本性之间的差别,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
19解析:本文和《劝学》主要讲了学习和修身都需要积累和坚持这个道理,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
答案:主要讲了学习和修身都需要积累和坚持这个道理,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
参考译文:
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良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像被玷污一样厌恶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人。所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人。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自己的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不想灭亡,可能吗?
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叫作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作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叫作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叫作阿谀。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叫作明智,否定正确的(言行),肯定错误的(言行)叫作愚蠢。中伤贤良叫作谗毁,陷害贤良叫作残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作正直。向往和放弃没有定规叫作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叫作大贼。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王公;内心醒明,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
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走十天也就能达到了。所以一步半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最终能堆成;塞住那水源,开通那沟渠,那么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人们才能和本性之间的差别,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