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张PPT)
傅
雷
家
书
作品
简介
层层闯关
①
②
③
④
导入新课——傅雷生平
深入了解——内容主旨
考点巩固——实战演练
家书漫谈——尝试创作
傅雷生平(童年篇——孤独黯淡)
1908年4月7日出生。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大发雷霆谓之怒。
4岁父亲被诬陷,抑郁而亡;弟弟妹妹相继夭折;母亲严加管教。
只有愁容,不见笑声。
傅雷生平(青年篇——敢怒敢言)
中学时期,公开反对宗教。
1925年,17岁的他参加五卅运动。
1926年,在北伐胜利的鼓舞下,傅雷与同学带头参加反学阀运动。
傅雷生平(求学篇——热爱学习)
1928年,傅雷留学法国巴黎大学
1932年,傅雷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傅雷生平(爱情篇——青梅竹马)
1932年,24岁的傅雷学成归国,与朱梅馥举行了婚礼。
“我成为了她花房里的花朵。”
“自从我圆满的婚姻缔结以来,因为梅馥那么温婉,那么暖和的空气,一向把我养在花房里。”
“我们现在真是终身伴侣,缺一不可的。”
傅雷生平(事业篇——严谨自律)
不懂人情世故的傅雷。
自律的自由撰稿人。
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绝不动笔。
120多万字,3年译完,一朝焚毁,2年重译。
傅雷生平(教子篇——严苛父爱)
对待自己的孩子,更是严苛。
“爸爸打得我真痛啊。”“像李逵大喝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
善于发现孩子天赋的家长,名震乐坛的儿子。
傅雷生平(结局篇——心怀光明)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现款)。
……
五、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
十三、自有家具,由你处理。图书字画听侯公家决定。
使你为我们受累,实在不安,但也别无他人可托,谅之谅之!
傅雷生平(结局篇——赤子之心)
2013年10月27日,傅雷夫妇合葬于上海浦东。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生平(评价篇——中国君子)
“以慈父兼挚友的身份,以促膝交心的方式。”
“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再无这样的父亲,再无这样的家书。”
作者简介
傅雷(1908年-1966年),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小试牛刀
傅雷(1908——1966),字 ,号 ,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 、 、 、 , 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 作品,其中包括 、 、 等人等著名著作。傅雷先生为人 ,“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 凌晨,与夫人 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怒庵
怒安
罗曼·罗兰
作家
翻译家
禀性刚毅
朱梅馥
教育家
美术评论家
中国民主促进会
巴尔扎克
丹纳
1966.9.3
层层闯关
①
②
③
④
导入新课——傅雷生平
深入了解——内容主旨
考点巩固——实战演练
家书漫谈——尝试创作
作品
简介
作品
简介
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 系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是家人之间性情中的文字, 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由傅雷次子、傅聪胞弟傅敏选编,一九八一年初版面世,至今已三十六年。
家书贯穿了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妇最后的生命历程,记录了傅聪由钢琴学童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学习过程,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
小试牛刀
1.《傅雷家书》是 及夫人 写给 、 的家信摘编。
2.这些家书开始于 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 年,由次子 编辑而成。12年通信数百封,贯穿 的生命历程,也记录了 的学习过程,再现 的家教背景。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
朱梅馥
傅聪
傅敏
1966
1954
傅敏
傅雷夫妇最后
傅聪由钢琴学童成为世界级钢琴家
傅氏兄弟成长
专题
介绍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严加管教
那时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孤城上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不让孩子去街上玩耍,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们的音乐和文化素养。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认真学习。
傅聪长大后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爱国教育
傅雷对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一封封家书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家书中汲取了力量,好像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艰难险阻,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情。他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进行的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生活细节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生活细节
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位可贴邮票了。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式。
……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读书求学
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像应付考试般临时强记是没用的。现在读俄文只好求一个概念,勿野心太大。目前贪多务得,实际也不会如何得益,切记切记!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读书求学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的想想,念一二首诗玩味一下。
……
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人际交往
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感情处理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
专题二: 父子情深
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
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
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
有对党和国家建设的看法和意见
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
……
专题二: 父子情深
悔恨与热爱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在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书信总的说来就是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归根结底还是老爸表达对儿子的爱。
专题二: 父子情深
表扬与鼓励
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了,我在心中拥抱你!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
傅雷一方面深切的爱着傅聪,一方面也深知人只有经历痛苦才能真正有所成长。所以,傅雷对儿子的改变倍感欣慰继而给予鼓励。
专题二: 父子情深
指导与探讨
学琴注意研习乐理
弹琴感受的新东西要冷静仔细的分析,不能浮在表面
佛教画是先有佛教思想感情再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学画要讲求技巧训练和思想启发
练琴演奏都要节制感情,控制感情
艺术不能凭感觉,要经过理性归纳才能成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根本的东西。
品读
片段
品读片段——爱国热情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
分析鉴赏
《傅雷家书》体现了傅雷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丈夫的无微不至,始终如一,也看到了他那“可贵的理智之光”和刚直不阿的品格,为了国家,他可以把生命献出!
这封信中“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就是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这样就是为国家播种垦殖”,平凡的语言中却蕴含高尚的爱国情操,他虽平凡,但他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品读片段——生活情感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分析鉴赏
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
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
对于母亲的教诲,傅聪明白自己的重点,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了方向和分寸,始终对音乐保持着热情,之后成为名震乐坛的钢琴家。
品读片段——人生感悟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分析鉴赏
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有所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 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到精神的孤独!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人物
形象
人物评价——傅雷
“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但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半途而去,不能展其所长。”(翻译家楼适夷评)
“傅雷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园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文学家杨绛评)
傅雷非常爱这个国家,所以对这个国家的要求也很严格。他爱他自己的文章,爱他所翻译的作家的作品,所以对它们非常认真。(画家黄苗子评)
“傅雷是个有个性、有思想的铁汉子、硬汉子,他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原国家出版局局长石西民评)
人物形象——傅雷
对待事业: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对待孩子:对孩子有着无私的热爱。
对待祖国:从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傅雷是有良知,为人正直坦荡,秉性刚毅的父亲形象。
人物掠影——朱梅馥
朱梅馥(1913年-1966年),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她是近代中国文学家傅雷之妻。
1932年,她与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上海结婚。婚后育有三子,长子夭折,次子傅聪生于1934年,留居英国,钢琴家;三子傅敏生于1937年,教育家,编辑有《傅雷家书》传世。
1966年9月3日,文革爆发,时局混乱。不堪中,她与丈夫傅雷选择了一死。为保持尊严将他摆正在沙发上,后撕下床单上吊自尽。时年五十三。
人物评价——朱梅馥
朱梅福——朱梅馥——玛格丽特
“梅馥不仅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不仅是非常能干的主妇,一身承担了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杂务,让傅雷专心工作,她还是傅雷的秘书,为他做卡片,抄稿子,接待不速之客。傅雷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后勤、好助手,他的工作至少也得打三四成折扣吧 ”
人物形象——朱梅馥
大方漂亮,遵规守礼。
温厚善良、端庄贤淑。
热爱家庭,体贴慈爱。
朱梅馥是对爱情始终如一,对孩子关怀备至,细心的东方女性形象。
人物掠影——傅聪
傅聪,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1979年4月,应邀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八十年代,年年回国演出和讲学,1982年先后被聘为中央和上海两所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1983年香港大学颁发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人物形象——傅聪
学习上,刻苦用功。
艺术上,态度严谨,热爱音乐。
为人上,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
傅聪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人物掠影——傅敏
1937年出生于河南林州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翻译家傅雷和他的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对这个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傅敏却知之甚少。
傅敏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坎坷人生和他在苦难中始终没有泯灭的正直和善良感人至深。
傅敏是一位正直、善良、勤勤恳恳的教育家。
人物形象——傅敏
创作
意图
创作意图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
主旨
归纳
内容主旨
①《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对儿子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 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②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 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层层闯关
①
②
③
④
导入新课——傅雷生平
深入了解——内容主旨
考点巩固——实战演练
家书漫谈——尝试创作
实战
演练
实战演练
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
“成功不重要”在《傅雷家书》中并没有提及。
实战演练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钢琴家,再为音乐家,终为艺术家。
C.《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D.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家乡上海浦东,墓碑正面镌刻着傅雷家书中名言,这句名言是: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B
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实战演练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使这部作品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E. 《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它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BE
严厉、尽责的父亲
《傅雷家书》是用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是书信体,不是日记体。
实战演练
4.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的教育观念。
B.《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篇篇家书都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家书》 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D
《傅雷家书》告诉儿子的是“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
实战演练
5.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一百多封,这些书信凸显了傅雷严厉、尽责又不乏爱心的父亲形象。
B.傅雷在家书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表现出了他对儿子艺术道路上成长的关注,也体现出他个人在艺术方面的极高造诣。
C.“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些话是傅雷写于儿子消沉苦闷之时,他劝慰儿子以赤子心来理性面对挫折,泰然处之。
D.傅雷认为做人是第一位的,他在家书中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如何孩子为人处世,如待人要谦逊、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如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等。
C
这些话傅雷写于儿子获得成功之时,鼓励儿子保持赤子之心,勇于创造艺术人生的更高境界。
实战演练
6.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________、________的家信,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翻译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______,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欧也妮·葛朗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德艺兼备
人格卓越
傅聪
傅敏
如何教育孩子
实战演练
7.名著阅读
(1)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 _______都是第一位的。
(2)傅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傅雷家书》通过________的方式对儿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对___________的深厚的爱。
做人
书信
做人
祖国
生活
如何做人
如何对待生活
实战演练
8.名著阅读。
根据《傅雷家书》的内容完成题目。
(1)补齐对联,要求必须加上“傅雷家书”。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参考示例,用一句简短而富有创意的话点评《傅雷家书》的内容和特色。
示例:《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傅雷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
一位父亲的人生絮语
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实战演练
9.名著阅读填空题: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 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 ____ 次为__________,再为 _________,终为 ________;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专著是《____________》。
(2)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 方式方法。请你将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傅雷家书》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的理由。(不超过 60字 )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诚
人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人间词话
《傅雷家书》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感情真挚。
实战演练
10.学过《傅雷家书两则》之后,班级组织了“苦心孤诣教子意、父子共进舐犊情”《傅雷家书》悦读活动,请展示我们自己的阅读成果。
(1)课文所选“家书”是儿子在意志消沉、取得成功时写给儿子的,你知道傅雷还在其他哪些方面与儿子进行交流过吗?请列举一例。
(2)读过“傅雷家书”后,你觉得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答:谈论艺术、做人修养、做事品质、爱国理财等方面。
答:严厉、尽责、深谙教子之道的一位父亲。
层层闯关
①
②
③
④
导入新课——傅雷生平
深入了解——内容主旨
考点巩固——实战演练
家书漫谈——尝试创作
家书
漫谈
阅读感悟
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父子之间的感情正因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家书
漫谈
尝试创作
①限时十分钟,给自己的家庭成员(父母或兄弟姐妹)写一封家书。
②200字左右,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谈论感情,可以发发牢骚,可以谈谈喜好,可以回忆往事,可以规划未来……
③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切,忌胡编乱造。
家书
展示
层层闯关
①
②
③
④
导入新课——傅雷生平
深入了解——内容主旨
考点巩固——实战演练
家书漫谈——尝试创作
小结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
②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心怀祖国。一位伟大的父亲不仅在孩子的学习上会悉心教导,在人格品质上更是重视。
实战演练
阅读杨绛的《记傅雷》,完成后面小题。
①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有一次,几个客人在客厅里谈得热闹,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天,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儿,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实战演练
②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③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
实战演练
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
④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锁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
实战演练
⑤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解译上的问题,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傅雷从不自满,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⑥傅雷翻译传记的时候,是在“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他要借伟人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帮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他要宣扬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可是,智慧和信念所点燃的一点光明,敌得过愚昧、偏狭所孕育的黑暗吗?对人类的爱,敌得过人间的仇恨吗?向往真理、正义的理想,敌得过争夺名位权利的现实吗?为善的心愿,敌得过作恶的力量吗?傅雷连同他忠实的伴侣,竟被残暴的浪潮冲倒、
实战演练
淹没。傅雷已作古人,人死不能复生,可是被遗忘的、被埋没的,还会重新被人记忆起来,发掘出来。(本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傅雷,一代翻译巨匠。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译著有《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传》《约翰·克利斯朵夫》《恋爱与牺牲》《人生五大问题》《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贝姨》等。“文化大革命”之初,遭到红卫兵抄家,又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1966年9月3日凌晨,在家中呑服巨量毒药,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实战演练
(1)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傅雷的性格特点?请分点概述。
实战演练
(1)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傅雷的性格特点?请分点概述。
答:①如不让孩子听大人谈话。
②信手拈来一些翻译家谬误的例子,不留情面。
③如对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不满足于现状,向朋友虚心请教。
④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不摈弃外行钟书的意见。
实战演练
(2)第①段传神地刻画了傅雷作为严父的形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实战演练
(2)第①段传神地刻画了傅雷作为严父的形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第①段主要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
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傅雷和朋友们谈笑后严肃教育孩子的情景。
③体现出傅雷对朋友随和但对孩子严厉的特点,刻画出了傅雷作为严父的形象。
实战演练
(3)选文第②段中,傅雷为什么把自己比作“墙洞里的小老鼠”?请谈谈你的理解。
实战演练
(3)选文第②段中,傅雷为什么把自己比作“墙洞里的小老鼠”?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心叵测、世情险恶,傅雷感觉自己孤弱得无以自卫。
②傅雷觉得自己像老鼠从洞口窥望外界一样,自己只能潜身书斋专注于翻译工作,并关注国计民生。
实战演练
(4)选文第④段中“信手拈来”一词是什么意思?它对表现人物有着怎样的作用?
实战演练
(4)选文第④段中“信手拈来”一词是什么意思?它对表现人物有着怎样的作用?
答: ①“信手拈来”即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②“信手拈来”用在这里指傅雷熟知翻译中常见的谬误之处,突显了傅雷翻译工作的认真、专业、精准。
实战演练
(5)杨绛先生心目中的傅雷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实战演练
(5)杨绛先生心目中的傅雷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严肃认真,爱子清深,固而不执,有时很随和;
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潜心翻译工作;
有些不通人情世故;
对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
在恶势力面前坚韧斗争。
实战演练
(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傅雷的认识。
(材料一)好友楼适夷:“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但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半途而去,不能展其所长。”
(材料二)妻子朱梅馥:“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似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
(材料三)画家黄苗子:“傅雷非常爱这个国家,所以对这个国家的要求也很严格。他爱他自己的文章,爱他所翻译的作家的作品,所以对它们非常认真。”
实战演练
(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傅雷的认识。
答:傅雷是一位严厉而不乏爱心的父亲,不希望孩了养成不好的习惯;他热爱国家,虽然常安身于书斋,但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虽然有时孤傲,但是他的嫉恶如仇源于其正直的人格,对真理的坚守,对事业的钟爱。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