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八角楼上 第一课时(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八角楼上 第一课时(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20: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八角楼上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学会“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村、轻、利”4个生字。会读“夜幕降临、星星之火”等四字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夜幕降临、艰苦斗争”等词语。
通过关联词“每当……就……”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学习目标
1
2
3
课堂导入
因为房子的顶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叫八角楼。
课堂导入
八角楼上
lóu
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课后生字,口头组词。
自读任务

自读任务
整体感知
lóu zhēng dài zhāng yóu
八角楼 战争 年代 文章 清油灯
wò níng shì chá lín là
握笔 凝 视 察觉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我会拼一拼,读一读

集中识字
zhēng
zhāng
níng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古时候建楼都是用木材的,所以“楼”是木字旁。
整体感知

识记形声字
gōu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lóu
楼房
高楼
楼道
整体感知

识记形声字


腊肉
腊月
gōu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整体感知

识记形声字
整体感知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肉
腊鱼
腊味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类,腊肉、腊鱼、腊肠这些都称腊味。
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在那一天有熬制腊八粥的习俗。

识记形声字

握拳
握手
握笔
gōu
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
整体感知


识记形声字

电视
视野
视线
gōu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整体感知
shì

识记形声字

汽油
加油
油菜
整体感知
gōu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yóu

识记形声字

整体感知
zhāng
立早章,文章的章;
弓长张,张开的张。
gōu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同音字比较

整体感知
dài
后代 交代 代表 古代
口袋 布袋 衣袋 袋子
gōu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同音字比较
整体感知


zhēng
斗争
争吵
gōu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图片识字
整体感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lín
降临
临时

图片识字
整体感知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chá
视察
考察

图片识字
整体感知
艰苦斗争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星星之火
光辉著作
我会读四字词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轻声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段一共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些什么?
时间
地点
人物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艰苦斗争的年代
在1927年(90多年前),为了跟敌人作斗争,毛主席带领的红军部队在江西省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问题探究
艰苦斗争的年代
井冈山山高路陡,吃的粮食非常少,无论是领导人,或是普通战士,几乎天天吃的就是红糙米和南瓜。有时候甚至连这些都没得吃。
问题探究
艰苦斗争的年代
衣服被子也都不够用,冬天也穿得很单薄。他们住的条件也很简陋,没有电灯,在吃穿住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战士们还要与敌人作斗争。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朗读句子。
问题探究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问题探究
每到天黑了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工作。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夜幕降临
“临”有来到的意思。
问题探究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比较句子: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你觉得意思一样吗?
问题探究
不一样,加“每”说明毛主席天天都在灯下工作,很辛苦。
“每当”看出毛主席每天晚上都坚持工作,写文章。




左右结构,“米”第五笔的撇伸向“木”侧,“女”的撇短点长,最后一笔长横比“米”宽。
左右结构,“木”第四笔捺变点。
左右结构, “车”作偏旁时先竖后提,第四笔横改提,第五笔横撇与“车”首笔横在一条线。
左右结构,“禾”捺变点,“利刀旁”写得瘦长。
书写指导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在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在八角楼上,为了革命的胜利,每天晚上都在清油灯下坚持工作。毛主席到底在灯下怎么工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八角楼上
每当……就……
夜以继日
布置作业
1.课外搜集毛主席在井冈山革命的故事。
2.观看井冈山革命根据的相关视频介绍或听大人讲一讲那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