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雷雨》 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雷雨》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设计理念
根据“核心素养”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注意课文的人文内涵和学科间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又活泼好动。于是我利用听声猜音,活跃课堂气氛,在游戏中调动孩子学习枯燥生字的积极性。在体会用词准确性上,我采用对比教学让孩子感受本课用词的准确,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让知识变活,迁移到我们的生活中,学会应用。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采用图文结合,看图、听声音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户、乌、垂”等3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五、教学重点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户、乌、垂”等3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六、教学难点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雷雨》。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挂在 蝉鸣 窗户 清新 迎面
扑过来 黑沉沉 垂下来 压下来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3.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雷雨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重点解读,为后面在文本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做好铺设。】
(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进行描写,这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学习1—3自然段,感受雷雨前的景象。
(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在文中圈出来。
同桌交流;指生汇报。
(2)过渡: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①“压”是什么意思?——压是一个动词,表示从上面加力。
②感受“压”的动作。
③如果把“压”换成“按”,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为什么?
④抬头看到这样的乌云,你有什么感受?指导朗读。
(3)过渡:雷雨前的景象还不止这些呢?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①播放大风的声音,生谈感受。
②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风又大又急呢?
③“垂”是什么意思呢?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事物是垂下来的?
④多媒体出示动图,这张图就是蜘蛛垂下来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⑤比一比:能把“垂”换成“落”吗?
⑥语用训练:用上“垂、落”,试着填一填。
⑦朗读指导:小蜘蛛如此慌乱,此时你就是这只小蜘蛛,请带着慌乱的心情来读一读吧!(指名读)
(4)过渡:看来暴雨快来了,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出示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朗读指导。
强调:越来越……
(5)出示1—3自然段。(同桌互读,男、女生朗读。)
(6)借助提示,试着背诵1—3自然段。
小结:我们可以借助提取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帮助我们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二年级“借助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所以,在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词语,通常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动手摸一摸,再想一想,“压、垂”等词语的文字的形与意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自然形成。让学生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语文课中的思维力与张力显现。】
2.学习4—6自然段,感受雷雨中的景象。
(1)观赏完雷雨前的景象,让我们再去雷雨中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圈出文中描写的景物。
同桌交流;指生汇报。
(2)再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找出描写雨变化的句子。
出示: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
(3)用上“越来越……”来说一说雷雨中其他景物的变化。
(4)朗读指导:小组合作朗读。(相机指导拟声词、渐渐)
(5)借助提示背诵4-6段。
3.学习7—8自然段,感受雷雨后的景象。
过渡:雨要停了,此时天空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出示有彩虹的画面)
(1)默读7-8自然段,圈一圈课文描写的景物。这些雨后的景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赏析“挂”“坐”。
(2)对比朗读雷雨前后的句子,体会心情。
【设计意图: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它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教学中通过对比朗读雷雨前后的句子,让学生从文字的朗读中体会雷雨渐渐变化的特点,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潜移默化中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景象的变化及雨停后愉悦的心情。】
4.介绍三种雨,说说区别。
同学们,是所有的下雨都叫雷雨吗?是所有的季节雨都一样吗?
出示:毛毛雨 阵雨 暴雨
(1)你能说出这三种雨的不一样吗?
(2)介绍关于“雨”的四字词语。
出示:淅淅沥沥 和风细雨 骤雨大作 急风暴雨 狂风暴雨 大雨倾盆
5.课堂小结: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三)示范指导,练习书写
出示本节课需要写的字:压、迎、新、扑。
1.整体观察这四个字是什么结构?
2.思考:要把这四个字写正确需要注意什么?写规范需要注意什么?
3.生交流书写要领。
4.师范写,强调关键笔画。
5.生练写,在田字格里描一写二。
6.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此环节中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占位、关键笔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九、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 压 垂 提取信息
雷雨中 越来越…… 抓关键词
雷雨后 挂 坐 想象画面 仔细观察
十、作业超市
1.背诵《雷雨》。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3.抄写课后的三个带动词的句子。
4.画一幅关于雷雨变化的四格漫画。
5.读一读《下雨啦!》这首儿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