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18: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鲁迅
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的方法,学习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2、了解杂文的特点,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幽默的语言特点。
3、学习本文,认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地吸收,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议论性文章往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思考文章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写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篇文章将不同现象进行归类,直接予以批驳,确立自己的观点。阅读时,梳理和把握论述的脉络层次,学习破立结合的写法,感受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证明观点,阐述自己的主张。找出文中比喻论证的例子,分析作者是怎样有效地进行论证的,体会比喻论证的表达效果。
学习提示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主张“全盘西化”,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这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课文题解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关于杂文
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注 音
冠冕堂皇    吝啬    
残羮冷炙 蹩进 脑髓  
孱头   自诩 玄虚
guān miǎn

gēng zhì
bié
suǐ
xuán
càn

掌 握 词 语
自 诩:
孱 头:
博而不精:礼尚往来:冠冕堂皇:残羹冷炙:
自己夸耀。诩,夸耀。
懦弱无能的人。
广博而不精深。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
媚外
误国
卖国
因为
所以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
因果论证
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拿来
1、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
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旧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课 文 分 析
2、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3、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4、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5、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阴谋罪恶。
“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拿来主义
我们要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先破错误的观点,再提出相对的正确的观点,先破后立。




小 结
先破后立作用:
一,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
二,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第二部分
6、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
“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7、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
“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
“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怎么拿来)请读第8自然段
8、“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孱头
懦弱无能,不敢面对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昏蛋
不分好坏,全盘否定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废物
不分好坏,全盘接受
9、“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第9段)
姨 太 太
大宅子里的遗产
吃 掉
送药房
送,毁掉
走 散
喻文化精华
喻精华糟粕
并存的文化
喻文化糟粕
喻腐朽
的封建文化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比喻论证: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形象具体、浅显生动。
鱼翅
鸦片
烟枪烟灯
10、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拿来”的最终目的
创新
第三部分
(第10段)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总 结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惧外)
送去主义(媚外)

拿来主义

孱头 消极逃避
昏蛋 完全否定
废物 全盘接受

拿来
占有
挑选
创新
鱼翅  使用鸦片  存放姨太太 毁灭
1、举例论证(1)
2、比喻论证(8、9)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类比论证(3)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4、对比论证(8、9)
——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
本文的论证艺术
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
本文的语言艺术
反语: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文章写作特点
①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以立为主。
②广用比喻,生动形象。
③嬉笑怒骂,犀利幽默。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年青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联系现实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可谓丰富多彩,思想导向也是五花八门,面对外界的诱惑,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拿来主义是否已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对于朋友提出的建议我们是否也应该实行拿来主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有对网络、小说、游戏等等,也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批判地吸收。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韩 流
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它谐音于“寒流”,暗指我国的音乐和电视剧处于被动地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韩流”这两个汉字频频出现在韩国的媒体上。一些报刊甚至刊登连载文章,介绍“韩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认为“韩国经济的出路就在韩流之中”。“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国政府最近表示,要借“韩流”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
抵 制 日 货
1、郑州抵制日货行动升级,药店餐馆等积极参与 。
2、沈阳一家连锁超市近30家店更是将所有日货下架,中日合资产品亦一件不留,深圳一家酒吧亦摆出写有“不销售朝日啤酒”字样的灯箱。
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国内抵制日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日本在华汽车销售可能迎来比去年日本海啸更大的冲击。全国乘用车联席会预计,日本汽车品牌将失去其在中国领先于德国品牌的地位,这是自2005年来的第一次。
挂着中国名字的外国品牌:
中华牙膏
双汇
金龙鱼
白加黑感冒药
娃哈哈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用,三流产品送中国。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目前,不少园林工程项目为了尽快达到景观效果,移栽大苗甚至大树,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对此,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室主任王木林呼吁“切忌盲目拿来主义"。他说,那种不考虑两地间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土壤质地等环境差异而直接引种大苗的行为是欲速不达,是浪费钱财,是不负责任。
1、 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2、 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3、 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4、 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5、 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1、今天我们“怎么拿”?
2、今天我们要不要“送去”?
作 业
请你就以下论题中,任选一个,寻找有关资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