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2.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活动。
3.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4.学会写“病”“医”,做到正确、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1.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2.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教学难点:
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棉花姑娘,她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她的家乡摘棉花,你们想不想去?
PPT出示棉花词语:(指名读、领读)
惊奇 忽然 树干 碧绿 姑娘 治病
同学们摘的棉花可真多呀,那上节课棉花姑娘的故事你还记得吗?请你根据提示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课件出示: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________,她先请________给她治病,接着请________给她治病,然后请________给她治病,最后,____________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二、创设情景 读好对话
1.大家可真棒,棉花姑娘也在为你们开心呢!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课件出示悲伤的棉花图片),她变得愁眉苦脸,1她怎么了?
2.你们看,这就是蚜虫!(课件出示蚜虫图片配文字)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可恶的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3.文中的哪个词语能看出去棉花姑娘有这样的心情?你能不能找出来读一读。
教师指导朗读:这位生病的棉花姑娘特别非常着急,特别难受。还有谁愿意再来读一读?咱们一起来读出棉花姑娘的着急和难受!(指名读,全班读)
(一)读好对话,了解故事
过渡:棉花姑娘生病了,你还记得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了呢?
1.第一位医生是怎样给棉花姑娘治病的?他们是怎么说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圆圈圈出棉花姑娘的话,用直线画出动物医生的话,再读一读体会他们的心情。
课件出示: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交流汇报:
a.如果你是生病的棉花姑娘,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请燕子医生帮帮你。
学生朗读,生生评价,教师指导:请你闭眼想一想,成百上千只小虫子在你身上,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请你再来读一读。
b.燕子医生能帮他治病吗?谁能当燕子医生来读一读。
c.燕子医生想不想帮棉花姑娘治病?
d.但是燕子医生只会捉空中的害虫,你觉得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那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读出燕子医生的无奈。
2.棉花姑娘的病没有治好,身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紧接着还有谁来了?
3.请你读一读课文的3-4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
4.读好对话我们就能更好的体会到棉花姑娘病痛的难受焦急和动物医生的无奈,请你圈出出棉花姑娘的话,用直线画出啄木鸟、青蛙医生的对话,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医生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
5.棉花姑娘向这么多的医生求助,为什么他们都帮不了棉花姑娘呢?
6.是啊,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忙,只是他们的本领不同,对棉花姑娘的病都无能为力。像燕子、啄木鸟、青蛙这样能捉害虫的鸟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身边的益虫益鸟,关心他它们,珍惜它们。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介绍步甲),请你想一想如果棉花姑娘遇见他,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步甲--来了,棉花姑娘说:“ ”。步甲说:“ ”
7.正当棉花姑娘感到绝望的时候,(课件出示七星瓢虫图片)谁出现了?(七星瓢虫)棉花姑娘认得他吗?(不认识)
8.你是从哪知道的,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
课件出示: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
“惊奇”还能怎么说?(奇怪、惊讶)(读)
9.七星瓢虫向棉花姑娘介绍了自己的样子,其实(课件出示),七星瓢虫的本领真的很大,它是捕食蚜虫的能手,特别喜欢吃棉蚜、麦蚜、菜蚜、桃蚜。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呢,他是农业的好帮手,是益虫。
(二)拓展仿说,积累词语
过渡:有了七星瓢虫的帮忙,棉花姑娘的病终于治好了,你们瞧,它笑得多开心啊!一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病好后的棉花姑娘有哪些变化?
2.请你再读一读这两组词语,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棉花
指名读,并交流感受。
教师引导:两个一样的颜色词语能让我们更好的体会叶子更加碧绿,棉花更加雪白。
3.拓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碧绿碧绿的?
4.棉花姑娘很开心你们陪她一起治好了病,她想送你们一些礼物,请你看图,能不能也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出示小草图 云朵图 朝霞图 蓝天图
三、指导书写
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你们竟然说的这么好,真让老师刮目相看,会说了那你们会写吗?出示“医”“病”。(医、病的笔顺)
a.请你先观察写好这个“病”字需要注意什么呢?
b.师引导:“病”是半包围结果,疒字头横宜短,撇要长,点、提紧挨撇。横折钩较舒展。
c.师范写,生写,生生评价。评价标准:一星:规范 二星:端正 三星:整洁
四、情境演绎
这个童话故事写得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着图画,分角色来演一演,老师读作者的话,再请一个同学来当棉花姑娘的话,1—4组的同学分别演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出示书本四幅图)
五、作业
1.创编故事
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继续寻找益鸟或益虫,想一想棉花姑娘遇到这些医生,他们会说什么?模仿第2-4自然段对话的形式,编一组或几组对话。
2.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商量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益虫和益鸟,为它们制作爱心提示卡片。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生物常识于有趣的童话事中,教学时利用本课对话内容口语化、句式不断复现的表达特色,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好对话,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的科学常识,鼓励学生根据图片演绎故事内容,激发孩子保护益虫益鸟的兴趣。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本节课中,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将朗读作为主旋律,以读贯穿整篇课文学习的始终,我引导学生在个性品读中感受、体悟文本内容,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方法对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通过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蚜虫的可恶、棉花姑娘的痛苦及盼望医生到来的迫切心情,也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像“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样叠词的好处,同样通过朗读让学生读出了棉花姑娘治愈后的美丽。
不足之处:但由于课堂容量太大,时间不够,最后的书写环节较为仓促。同时每个环节分配的时间过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过于仓促,目标落实不够到位。好的课堂应该要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想面面俱到最后只会落得“面面不到”。
改进措施:好的课堂应该要有所舍弃,有所侧重。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