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头痛、心烦”词语,会写“兔”。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谁有一对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大耳朵?(写课题)大象耳朵扇一扇,扇来了词语宝宝,想考考你们!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似的 耷拉 竖着 竹竿 跳舞
心烦 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开火车读词语)
2.你还记得大象耳朵的故事吗?(结合提示说一说)
课件出示:
大象的耳朵本来是————,他的朋友们的耳朵却都是————,大家都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大象也怀疑自己的耳朵有毛病,于是————,可是————,最后————。
(二)创设情境,读好疑问句
1.大象的耳朵天生就是耷拉的(贴板书:耷拉的),但小动物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7自然段,找一找大象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用圆圈圈出遇到的小动物,横线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
预设:课件出示3、6段
(1)课文中大象都遇到了谁?
你能根据大象遇到它们的先后顺序说的更有条理吗?
(2)字理识字“兔”,并指导书写
大象最先遇到了谁?字理识字“兔”,并指导书写。
(3)角色扮演,指导读好疑问句
a.大象在散步的时候最先遇见了小兔子,看到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小兔子这样问:( )
b.大象此时是怎么说的?它会怎么想?
大象( )说:“我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啊。”
C.大象没走两步,小羊又说:( )。大象此时是怎么想的?
(4)训练说话
和小羊一样,小鹿、小马、小老鼠对大象的耳朵也有疑问,他们会怎么说?
哒哒哒小鹿也看见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它这样问大象:“( )”
嘚嘚嘚小马也对大象的耳朵有话说,它这样问大象:“( )”
吱吱吱小老是也有话说,它这样对大象说:“( )”
(出示小鹿、小马、小老鼠的图片,学生自由发挥)
2.还有谁也问了大象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它们会问同样的问题呢?(观察图片)
预设:是呢,因为其他动物的耳朵都是竖起来的,只有大象的耳朵是耷拉下来的。
3.如果你是这头大象,这么多小动物都来问你,你会怎么想呢?
预设:不安,也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变化
1.大象也觉得自己的耳朵确实有毛病,它决定做出改变。大象是怎么做的呢?这样做带来了什么后果?请同学们默读课文8-12段,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做法
结果
大象的感受
撑起来
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
又头痛,又心烦
放下来
虫子飞不进去了
舒服
(1)大象是怎么让耳朵竖起来的?(板书:撑起来)
动作演示,理解“撑”
(2)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舒服吗?你是从哪句话知道大象的感受的?
课件出示: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经常”是什么意思?(常常)这说明有很多小虫子来,还来了不止一次。想想都有哪些小虫子去烦扰他呢?(小蝴蝶、蚊子、苍蝇......)他们都飞去他耳朵里干什么。
(3)这样的生活真是烦透了,大象被烦得焦躁不安,最后——大象决定还是把自己的耳朵耷拉着,这样做虫子就会飞不进去了。(板书:小虫子飞进去)
(4)读到这儿,我们知道了原来大象的耳朵大有用处呢,不仅可以扇风,还可以驱赶蚊虫呢。最后大象把耳朵放下来,这样舒服多了。经过这一番折腾,大象终于明白,他说:“ ( )”
(四)总结全文,领悟中心
1.你支持大象的决定吗?谈谈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
小结:是啊,大象的耳朵有自身独特的作用,这是它的特点,也符合科学道理,不需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怀疑自己的耳朵,所以我们都支持大象的做法。
我们再来看看大象说的三次话。(课件出示三次大象的话)你发现大象的想法是一样的吗?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第一句:自信。毫不怀疑,认为自己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的。
第二句:不安,心中不能肯定,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了。
第三句:坚定,经过改变发现耷拉着耳朵最适合自己。
(1)起初大象说:“ ”,后来大象说:“ ”,最后大象说:“ ”.
(2)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呢?借助提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从前,森林里走来一头大象,开始————,后来————,最后————。
(3)小结:看来借助大象的话和提示,我们就可以把大象的想法说清楚。
3.大象重新把耳朵耷拉下来后,又碰到了小兔子。小兔子感到更加奇怪了,他问道:“大象啊,你怎么又把耳朵耷拉下来了?”大象自信地说:“ ”。
(五)类文阅读,拓展迁移
阅读《与众不同的麻雀》,用横线画出小麻雀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其他麻雀的话。小组讨论思考:这个故事中的小麻雀跟大象有什么不一样?
与众不同的麻雀
一群麻雀站在树枝上,大家七嘴八舌地对其中的一只小麻雀说:“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只有你跟我们站得方向相反?”
“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妨碍你们呀!”那只小麻雀说。
“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真是一个不合群的家伙!”所有的麻雀都一致地谴责它。但是那只小麻雀并没有丝毫改变。
麻雀们依然迎风站立,只有那只小麻雀继续站在相反的方向。风呼呼地吹着,刮得整个树林呜呜作响。
这时,一只大花猫悄悄地来到树丛后面,可是麻雀们迎风站立,并没有察觉到大花猫的出现。当大花猫正准备一跃而起时,那只小麻雀及时看见,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作业:
1.和家人分享这个故事,说说你的收获。
2.了解动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指导学生读好小动物们和大象对话中的疑问句,以及引导学生抓住大象对于小动物们的疑问时的所想、所做、所说,深入理解体会大象想法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不以为然到自我怀疑,再到坚定。
然后我牢牢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提示讲故事”,让学生抓住关键句,根据提示说清楚大象想法的改变。说清楚大象想法的改变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我先在引导学生读好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中就铺垫,让学生抓住大象应对不同的动物的疑问时的心理变化,给学生框架,降低难度,学生很轻松就能将大象的想法改变说清楚。
最后让学生在理解大象的话“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基础上,拓展阅读《背风而站的麻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麻雀和大象的不同点,从而明白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变或不变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
不足之处:本堂课,我觉得我应该更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学,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较为浅显,浪费的时间却很多,今后要注意各个环节时间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