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29 13: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已知:(1)Zn(s)+1/2O2(g) = ZnO(s);?H =-348.3 kJ/mol (2)2Ag(s)+1/2O2(g) = Ag2O(s);H =-31.0 kJ/mol 。则Zn(s)+Ag2O(s) = ZnO(s)+2Ag(s)的ΔH等于
A.-317.3 kJ/mol B.-379.3 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3.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4.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
5、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6.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7.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8.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9.反应: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0.相同体积、相同H+ 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1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 D.减少1 molA(g)
13.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2NH3(g) ΔH<0 ,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b的正反应速率比点a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值大
14.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1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 ??? B???????????????? C????????????? D
16.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C)= 0.8 mol/(L·s)
C.υ(B)= 0.3 mol/(L·s) D.υ(D)= 1 mol/(L·s)
17.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8.反应:L(s)+aG(g)bR(g) 达到平衡时,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a=b
C.a>b
D.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19.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20.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Ⅱ、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8 题, 共计63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21.(5分)已知:H2(g) +O2 (g) =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上图所示,回答:(1)a、b、c分别代表的意义是:

a 化学键时 的能量;
b 化学键时 的能量;
(2)该反应ΔH 0(填“<”或“>”=)。
22.(12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
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3.(3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 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CO2(g)十H2 (g)△H= ―Q(Q>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_ mol/(L·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 min~4 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_0.08 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表中5 min~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三、计算题(8分)
25.(各4分)实验测得每1克碳充分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32 . 79kJ的热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试计算含碳90%的8吨煤充分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多少kJ的热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