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节练习)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考虑空气垂直运动,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2.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图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对该岛生产、生活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
A.A 寒潮、洪涝 B.B 地震、洪涝
C.C 台风、地震 D.D 干旱、台风
4.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可能分别代表的是( )
A.A 光照、降水 B.B 降水、光照
C.C 降水、气压 D.D 气压、光照
下图中R地为我国内陆某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多大风,风力发电产业发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5.R地的风向( )
A.夏季为西北风 B.冬季为东南风 C.夏季为东南风 D.冬夏季节相反
6.影响R地多大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局部温差 D.植被差异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某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该小组绘制了某时段等压面与等温线图,以便研究山谷风(谷风指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山风指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的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③此时吹谷风
④此时吹山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读北半球1月和7月下层大气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部,南北温差夏季大于冬季
B.从底到顶的温差,各纬度7月小于1月
C.顶部,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D.从底到顶,气温垂直递减率相同
12.形成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越高,昼长越短
B.高纬度地区的臭氧含量更高
C.从底到顶的温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少
D.纬度越高,近地面气温越低,对流强度越弱
13.与平流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处都是上暖下冷 B.太阳紫外线强度,随高度递减
C.平流层以上,气温随高度而递减 D.气温的垂直递增率,低纬地区大
14.北京飞往纽约的飞机,升空一个小时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就该
A.迅速着陆 B.降低飞行速度
C.保持原高度 D.抬升飞行的高度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夏季白天 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 D.冬季晚上
16.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17.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A层的某地, 该地位于北半球。
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层,其直接热源是____,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升高或降低)。
(2)图P中1、2、3、4、5气压相等的是_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是____。
(3)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
(4)若图P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
(5)若图P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
(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形成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强度状况的原因。
(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A 6.A
7.B 8.C
9.A 10.A
11.A 12.C 13.D
14.D
15.D 16.C
17.对流层 地面 降低 1、2、3 4 乙 甲 海洋 城市 西北风
18.(1)夜晚强,白天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
(2)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郊温差减小;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
(3)冬季。理由: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影响,冬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吸收热量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