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常见地貌类型 随堂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1常见地貌类型 随堂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7 17: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地貌类型 随堂训练
一、单选题(12题)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2.下列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温暖湿润
3.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
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柱,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景观。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 )
A.岩石坚硬度不同 B.山脉的走向不同
C.海水运动方向不同 D.岩石新老关系不同
5.推测未来图示地区海蚀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 B.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增大
C.海蚀平台逐渐消失 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变小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 )
A.冰斗、U形谷、角峰 B.U形谷、冰斗、角峰
C.冰斗、角峰、U形谷 D.角峰、冰斗、U形谷
9.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③地貌属于冰碛地貌 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
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上图中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H)可能是( )
A.40米 B.69米 C.59米 D.60米
11.该地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该景点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蓝窗”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海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沉积
13.下列地貌与“蓝窗”的形成属于同一地质作用的是( )
A.沙滩 B.海蚀崖 C.风蚀柱 D.石钟乳
非选择题(2题)
二、综合题
14.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搜集到的地貌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D
(1)写出地貌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他搜集的图片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看见了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学生乙搜集的图片是________图,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是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简述B、D景观成因的异同点。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1)下左图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_______景观,群峰竞秀,该地貌主要分布于下右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_______(填方位)区域。除下左图呈现以外,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________等。
(2)说出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
(3)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2.C 3.C
【解析】1.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D正确。故选D。
2.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稀少,C正确。故选C。
3.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主要为风力侵蚀而形成,C正确。故选C。
【点睛】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比如我国的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地区,还有新疆东部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等。这里位于亚洲中部,距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大,且植被覆盖率低,所以风力强盛。
4.A 5.C
【解析】4.图中显示,原有剥蚀台地上的岩石在长期海蚀作用下,抗海蚀作用差的岩石被侵蚀,形成海蚀平台,而致密坚硬的岩石保存下来,从而形成海蚀柱,因此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岩石坚硬度不同,A正确;山脉的走向不同、海水运动方向不同、岩石新老关系不同,与海蚀柱形成没有直接关系,B、C、D错误。故选A。
5.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蚀平台将因侵蚀而逐渐消失,C正确;海蚀崖不断后退,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海蚀崖逐渐向北推移,与海蚀柱的距离增大,A、D错误;风化、风力和流水侵蚀、岩石的崩塌,使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变小,B错误。故选C。
【点睛】海蚀多发生在基岩海岸,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6.D 7.C
【分析】6.图示河段河道弯曲,有明显的凹岸和凸岸,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图示河流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①④正确。搬运作用不是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②错。与溶蚀作用关系不大,③错。故选D。
7.乙图中,T岸水深较深,河流侵蚀作用较强,应为河流的凹岸,P岸水深较浅,有明显的堆积物,水速较慢,应为河流的凸岸,应对应甲图中的①③,而②④无明显的凹岸和凸岸,故选C。
【点睛】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及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
8.D 9.C
【分析】8.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②符合;角峰是指由几个冰斗所围成的山峰,①符合;U形谷是由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横剖面近似U型,③符合;因此,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貌分别是角峰、冰斗和U形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图中③地貌为U型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错误;②地貌为冰斗,是山岳冰川地貌,两极地区为大陆冰川地貌,B错误;①地貌为角峰,特点是高耸尖锐,C正确;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纬度较低的非洲大陆分布少,D错误;故选C。
【点睛】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10.C 11.D
【分析】10.根据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n-1)×d <H< (n+1)×d ,可计算出Q点与P点间的相对高度。图中的等高距d是10米,两地间的等高线条数n是5,相对高度(H)应为:40<H<60。故选C。
11.图示等高线表示的地表形态为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其中迎风坡的坡度较缓,背风坡的坡度较陡,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盛行风向是西北风(如下图)。故选D。
【点睛】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②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12.C 13.B
【分析】12.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尽头的景点,海水侵蚀海岸的最主要作用力是海浪,海浪通过不断撞击岸边的岩石,加大岩石裂缝,最终使岩石破碎。故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水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海蚀崖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误。石钟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D错误。故选B。
【点睛】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14.(1) 风蚀城堡 冲积扇
(2) C 海水侵蚀作用
(3) D 三角洲
(4)B是冲积扇,D是三角洲。相同点: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不同点:冲积扇多在河流出山口附近发育;三角洲是河流在河口(入湖口、入海口)形成的特殊地貌。
15.(1) 峰林 东侧 石芽、峰丛、孤峰、溶沟、洼地等。
(2)石灰岩广泛分布;湿润的气候。
(3)有利: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
不利:土层薄且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岩层保水性能差,水库易漏水,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质不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