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定量计算
命题分析
本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定量计算,主要考查“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试题难度不大,以考查对信息获取加工、整合、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等关键能力为主。
考查的核心素养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有关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配平的思维模型。
近两年新高考真题:主要是在部分选择题的选项中以及非选择题的填空中出现,很少作为选择题单独出现;备考应继续重点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能源、新科技等热点问题。
高频考向练习
考向1 常规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易错强化练习
回答下列问题:
1.(2022·浙江·模拟)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关于反应2S2Cl2+2H2O4HCl+3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2Cl2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
B.1mol S2Cl2发生反应,产生气体56L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生成1mol SO2时,转移3mol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Fe+H2SO4(浓)Fe2(SO4)3+SO2↑+H2O(未配平)
②3S+6KOH2K2S+K2SO3+3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为 ,当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 SO2气体时,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2)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反应中有4.816×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时,消耗S的质量为 。
【答案】1.D 2.(1)Fe2(SO4)3;0.3 (2)2:1;19.2g
【解析】
1.A.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A错误;
B.计算的气体体积需要指明在标况下的体积,否则无法计算,故B错误;
C.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3,故C错误;
D.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4价,则每生成1mol SO2转移3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2.(1)①Fe+H2SO4(浓)Fe2(SO4)3+SO2↑+H2O(未配平)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e是还原剂,生成Fe2(SO4)3为氧化产物;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2SO4是氧化剂,生成SO2为还原产物,则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 SO2气体时,被还原的H2SO4有=0.3mol,故答案为:Fe2(SO4)3;0.3;
(2)②反应中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K2S,还原剂得到氧化产物K2SO3,由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可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由3S+6KOH2K2S+K2SO3+3H2O方程式可知消耗3mol S转移电子为1mol×(4-0)=4mol,所以有4.816×1023个即=0.8mol电子发生转移时,消耗S的质量为×3×32=19.2g;
故答案为:2:1;19.2g。
典例练习
1.(2022·湖北·月考)亚硝酸钠(NaNO2)具有致癌作用,许多腌制食品中含NaNO2。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1mol Mn2+,转移电子为5mol
B.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C.配平后,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2.(2021·浙江·真题)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12.7g I2时, 转移0.1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3.(2020·湖北·月考)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
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若1mol NF3被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若生成0.4mol HNO3,则转移0.4mol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2021·湖南·模拟)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采用向KOH溶液中通入氯气,然后再加入Fe(NO3)3溶液的方法制备K2FeO4,发生反应:
①Cl2+KOH→KCl+KClO+KClO3+H2O(未配平);
②2Fe(NO3)3+3KClO+10KOH═2K2FeO4+6KNO3+3KCl+5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每消耗4mol KOH,会吸收44.8L Cl2
B.氧化性:K2FeO4>KClO
C.若反应①中n(ClO-):n()=5:1,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反应①的氧化产物只有KClO,则得到0.2mol K2FeO4时消耗0.3mol Cl2
考向2 简单反应的电子守恒问题
易错强化练习
回答下列问题:
1.(2021·河北·月考)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是( )
A.2 B.3 C.4 D.5
2.(2020·郑州·质检)已知和H2O2一样含有过氧键,因此也有强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为,若反应后被还原生成,又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中的n和S元素化合价分别是( )
A.2,+6 B.2,+7 C.4,+6 D.4,+7
【答案】1.D 2.A
【解析】
1.→,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x=16×2,解得x=5,故D正确。
故选:D。
2.该反应中,Mn2+被氧化成,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Mn2+作还原剂;反应后离子变成,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S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即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2Mn2+=2+10+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解得:n=2,则离子为,离子中含有过氧键,则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A正确。
故选:A。
典例练习
5.(2022·浙江·期末)酸性K2Cr2O7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现有10mL 0.3mol/L的Na2SO3溶液,与10mL 0.1mol/L的K2Cr2O7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中Cr的化合价为( )
A.+6 B.+5 C.+3 D.+2
6.(2022·四川·期末)某同学用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某含碳化合物中的碳元素来进行定量测定。已知消耗2mol/L的K2Cr2O7溶液25mL,K2Cr2O7被还原为Cr3+,同时产生标准状况下6.72L的CO2气体,则该含碳化合物中碳的化合价可能是( )
A.+3 B.+4 C.-4 D.+2
7.(2022·浙江·期末)将1.660g草酸钾固体(K2C2O4,M=166g/mol)溶于水配成溶液,用25.00mL 0.2000mol/L KMnO4溶液恰好将其完全氧化。则KMnO4的还原产物是( )
A. B.MnO2 C.MnO(OH) D.Mn2+
考向3 多元素参与反应的电子守恒问题
易错强化练习
计算:
(1)在P+CuSO4+H2O→Cu3P+H3PO4+H2SO4(未配平)的反应中,7.5mol CuSO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mol。生成1mol Cu3P时,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 mol。
(2)《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硝(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反应原理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反应转移1.2mol电子时,被KNO3氧化的C为 mol。
【答案】
(1)1.5;2.2 (2)S 和 KNO3;0.25
【解析】
(1)设7.5mol CuSO4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1mol Cu3P时,被氧化的P的物质的量为y。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
7.5mol×(2 - 1) = x·(5 - 0)
x = 1.5mol
1mol×3×(2- 1)+1mol×[0- ( - 3)] = y·(5 - 0)
y = 1.2 mol
所以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1.2mol+1mol = 2.2mol。
(2)结合已知方程式,硫单质转变为硫化钾,其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硫单质做氧化剂,硝酸钾转变为氮气,其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钾做氧化剂,故氧化剂为:S 和 KNO3;分析方程式可知3mol C反应时失电子数为12mol,其中硫单质得2mol电子,硝酸钾得10mol电子,则被硝酸钾氧化的C为mol=2.5mol,由此可得1.2mol电子转移时被硝酸钾氧化的C为0.25mol。
典例练习
8.(2020·江西·月考)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4 B.1:5 C.1:6 D.1:7
9.(2019·安徽·月考)从矿物学资料查得,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X+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u2S,它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每当有12mol H2O参加反应时,被CuSO4氧化的FeS2的物质的量为1mol
D.上述反应中做氧化剂的FeS2和做还原剂的FeS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
10.(2020·福建·月考)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O2+xOH- ═Fe3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 。
(3)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mol,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考向4 多步反应的电子守恒问题
易错强化练习
回答下列问题:
1.(2021·湖北·月考)取m 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NO2气体和N2O4气体,将反应产生的气体与2.24L的O2(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一起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在合金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2 g。则m等于( )
A.3.4 B.6.8 C.10.0 D.10.2
2.向一定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L 硝酸的溶液100mL,恰好使混合物全部溶解,且放出336mL NO (标准状况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溶液无红色出现;若取相同质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加入1mol/L 的稀硫酸溶液,也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唯一),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也无红色出现,则所加入的稀硫酸的体积是 mL。
【答案】1.A 2.42.5
【解析】
1.标准状况下2.24L的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电子转移守恒,金属失去电子物质的量0.1mol×2×[0-(-2)]=0.4mol,最终生成沉淀为Cu(OH)2和Mg(OH)2,由电荷守恒可知,金属失去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沉淀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故沉淀质量为mg+0.4mol×17g/mol=10.2g,解得m=3.4,只有A正确,故选:A。
2.一定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L硝酸的溶液100mL,恰好使混合物全部溶解生成Fe(NO3)2,根据Fe~Fe(NO3)2~Fe2+~2,溶液中n(Fe2+)=n()=(1mol/L×0.1L-)=0.0425mol,相同质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和稀硫酸恰好反应生成FeSO4,关系式为Fe~FeSO4~Fe2+~,n()=n(H2SO4)=0.0425mol,V(H2SO4)===0.0425L=42.5mL,故答案为:42.5。
典例练习
11.(2021·广东·月考)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12.(2022·广西·期末)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可用于物质含量的测定,如测定某氯化亚铜样品中CuCl的含量,流程如下:准确称取氯化亚铜样品m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FeCl3+CuCl═FeCl2+CuCl2,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mol/L的K2Cr2O7溶液氧化反应生成的Fe2+(该条件下Cl-不被氧化),消耗K2Cr2O7溶液bmL,反应中被还原为Cr3+。则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 。
13.(2021·安徽·期中)1.52g铜镁合金溶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896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固体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
C.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600mL
D.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6NA
典例练习参考答案
1.D【解析】酸性KMnO4溶液与亚硝酸钠发生的反应中,中的+7价的Mn变成Mn2+中+2价的Mn,1mol 参与反应得到5mol电子,中的N从+3价变成中+5价的N,1mol 参与反应失去2mol电子。则两者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5+6H+═2Mn2++5+3H2O。A.生成1mol Mn2+转移电子为5mol,故A正确;
B.该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B正确;C.配平后,反应为:2+5+6H+═2Mn2++5+3H2O,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故C正确;D.是氧化产物,Mn2+是还原产物,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D错误。
故选:D。
2.D【解析】A.分析反应方程式可知,K2H3IO6中I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KI是HI反应生成盐,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KI不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4mol I2,转移7mol电子,12.7g I2物质的量为0.05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875mol,故C错误;D.由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中,I元素化合价分别由+7价和-1价变化为0价,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故D正确。故选:D。
3.D【解析】A.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5价,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1mol NF3被还原,即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1NA,故B错误;C.生成0.4mol硝酸,则有0.4mol的N元素从+3价变为+5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故C错误;D.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和+5价,NF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故选:D。
4.D【解析】A.由于KCl、KClO、KClO3中K与Cl个数比均是1:1,所以每消耗4mol KOH,应吸收标准状况下44.8L Cl2,故A错误;B.在反应②中KClO是氧化剂,而K2FeO4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应为K2FeO45.C【解析】由信息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设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x,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01L×0.3mol/L×(6-4)=0.01L×0.1mol/L×2×(6-x),解得x=+3,只有C正确。故选:C。
6.A【解析】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某含碳化合物中的碳元素,Cr元素的化合价从+6降低为+3,C元素的化合价会升高,最终变为二氧化碳中的+4价碳,设该含碳化合物中碳的化合价是x,根据电子守恒,得到:2mol/L×0.025L×2×(6-3)=×(4-x),解得x=+3,
故选:A。
7.C【解析】草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5L×0.2000mol/L=0.005mol,碳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4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x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有等式:0.01mol×2×1=0.005mol×(7-x),求得x=3。由分析知KMnO4溶液还原产物的化合价为+3价,高锰酸根离子中锰为+7价,二氧化锰中锰为+4价,氢氧化氧锰中锰的化合价为+3价,锰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故C正确。故选:C。
8.B【解析】先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参加反应的n(FeS),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原子守恒计算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时,设NO2、N2O4、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1mol、2mol,硝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5-4)+1mol×2×(5-4)+2mol×(5-2)=9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n(FeS),n(FeS)==1mol,根据氮元素守恒得,生成NO2、N2O4、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1mol、2mol时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1mol+2mol+2mol=5mol,所以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5mol=1:5。故B正确。故选:B。
9.C【解析】由质量守恒可知X为Cu2S,则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
+12H2SO4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SO4为氧化剂,FeS2中S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分别升高为+6价、降低为-2价,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判断并计算该题。A.X为Cu2S,Cu、S元素化合价降低,为还原产物,故A错误;
B.5mol FeS2发生反应,Cu元素化合价由+2价→+1价,14mol CuSO4得到14mol电子,FeS2→Cu2S,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2价,生成7mol Cu2S,得到7mol电子,有21mol电子转移,故B错误;C.每当有12mol H2O参加反应时,14mol CuSO4参加反应得到14mol电子,而5mol FeS2中7个S从-1降到-2(FeS2→Cu2S)得到电子数为7mol,3个S从-1升到+6(FeS2→FeSO4)失去电子数为3mol×7=21mol,14mol电子只能氧化2mol -1价的S,即被氧化的FeS2为1 mol,故C正确;D.由C项分析可知5mol FeS2中,做氧化剂的FeS2为3.5mol,做还原剂的FeS2的为1.5mol,两者之比为7:3 ,故D错误。故选:C。
10.(1)Fe2+、 (2)4 (3)4;0.5
【解析】(1)中硫元素为+2价,中硫元素为+价,价态上升,作还原剂,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一个为+2价,两个为+3价,故有两个Fe2+价态上升,Fe2+作还原剂,故答案为:Fe2+、;
(2)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氢氧根个数为4,故答案为:4;
(3)根据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当生成1mol Fe3O4时,转移的电子数即是1mol O2得电子总数,为4 mol。设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4x=1mol×3×(- 2),解得x=0.5 mol。故答案为:4;0.5。
11.A【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u失去的电子数等于O2得到的电子数,即n(Cu)×2=n(O2)×4,n(Cu)×2= mol×4,n(Cu)=0.15mol, 所以Cu(NO3)2为0.15mol,沉淀铜离子需NaOH为0.15mol×2=0.3mol,则NaOH体积V==0.06L=60mL,故A正确。故选:A。
12.【解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得关系式:6CuCl~6Fe2+~,则n(CuCl)=6n(K2Cr2O7)=b×10-3L×amol/L×6=6ab×10-3mol,CuCl的质量分数为:×100%=,故答案为:。
13.C【解析】A.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6mol,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解得:x=0.02、y=0.01,故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2mol:0.01mol=2:1,故A正确; B.该浓硝酸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故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4mol/L,则50mL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7mol;结合A选项,则铜镁合金溶于浓硝酸中消耗的硝酸为:+(0.02+0.01)×2mol=0.1mol,所以固体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故B正确;
C.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L×14mol/L-
=0.66mol,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OH)=n(NaNO3)=0.66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0.66L=660mL,故C错误; D.结合A选项,铜为0.02mol、镁为0.01mo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2mol×2+0.01mol×2)×NA=0.06NA,故D正确;
故选:C。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