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西游记
第二课时——文本分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学习目标
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阅读方法。
1
了解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能够复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2
学习并发扬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百折不挠、朝着既定目标一往无前的精神。
3
2.选择你喜欢的人物进行介绍
4.试着创作新故事
6.谈谈你的启示
1.选择你喜欢的情节进行介绍
3.选择你喜欢的片段或者句子进行赏析
5.概括本书的艺术特色
阅读任务
还记得上节课的任务吗?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用自己的语言讲讲你喜欢的故事吧!
第四、五回·大闹天空
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作弼马温。悟空嫌宦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带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社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至率天兵捉拿;观音等萨举荐二部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首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般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猪八戒转世投胎后变身壮汉,在高老庄被高家招为女婿,虽食量惊人却勤快能干。后来现回原形,来去飞沙走砾,又将高小姐锁于后宅。高家惊恐,请人降妖。悟空得知详情,变作高小姐的模样,百般戏弄八戒,将其降服,遂被唐僧收为徒弟。
第十八、十九回·高老庄收服猪八戒
第二十二回·大战流沙河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抢唐僧失败后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降妖。木叉叫出妖怪悟净。唐僧收悟净为徒,赐名“沙和尚”。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掳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捉去。最终悟空请来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观音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第四十至四十二回·大战红孩儿
第四十五、四十六回·车迟国斗法
唐僧师徒走到车迟国,车迟国王信奉三个妖怪变的道士,兴道灭僧。唐僧与三个妖怪斗法:与虎力大仙比“登坛求雨”,与虎力大仙比“高台坐禅”,与鹿力大仙比“隔板猜物”。因孙悟空暗中帮助,唐僧三次皆胜。后孙悟空与虎力大仙比“利刃砍头”,与鹿力大仙比“剖腹剜心”,与羊力大仙比“油锅洗澡”,最终,三个妖怪都现出真身。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唐僧和徒弟们到了女儿国,女儿国国王看中了唐僧,要招他做王大。唐僧坚持不肯答应。悟空让唐僧先假意应承,日后再救他。当女儿国国王在跟唐僧缠锦的时候蝎子精出现,并
抓走了度僧要跟他成亲。悟空、八我去挑战,被蝎子精的倒马毒刺伤,这时昴日星宦赶来,杀死蝎子精,师徒四人与女儿国交换了通关文牒,离开了女儿国。
第五十三、五十四回·计脱女儿国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
师徒四人在一农家借宿,晚上,悟空亲眼看见强盗杀了他妻子,还要杀了唐僧师徒,悟空一怒之下将全部强盗杀死。次日,强盗道杀唐僧等,悟空忍无可忍,杀却众盗。唐僧大
怒,又将悟空赶走,六耳猕猴乘机变作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寻至花果山,见假族王交出了假师徒四人,被假悟空打败。沙僧只好去落伽山观音处去告悟空,却见悟空正
在观音莲台前诉苦。真假猴王难辨真,直到西天如来佛祖处,真相才大白。悟空打死假秩王,从此六耳猕秩绝种。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孙
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钦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或骗四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钦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三调芭蕉扇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一、唐僧
1.原著形象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固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部。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可谓是美男子。
2.人物简介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菩提祖师所取,唐僧赐别号行者)、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唐僧慈悲心肠,一心向佛,为人诚实善良,但有怯懦的一面。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3.相关情节
秉诚建大会→浮屠山受心经→四圣试禅心→恨逐美猴王→有灾沉水宅→女儿国逼婚→路阻火焰山→木仙庵谈诗→朱紫国论前世→黑松林逢魔→供状玄英洞→灭法国受阻→地灵县斋僧
4.称号变化
一、唐僧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5.性格特点
(1)心地善良,有同情心
例如:唐僧见了老鼠变的女人,就派徒弟们去营救。当他打坐时,一只小虫从身上爬过,他都不忍心伤害。
(2)信仰坚定,意志力强
例如:不以色乱,任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还是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为己任;在猎户刘伯钦家,坚持吃斋,宁饿死,不破戒。
(3)盲目慈悲,顽固迂腐(缺点)
例如:当悟空大肆六个拦路抢劫的强盗时,唐僧就百般埋怨,谴责孙悟空,时常不分青红皂白地念紧箍咒。不相信悟空,孙悟空将他们打倒,唐僧听信猪八戒的话,不明辨是非,仍念紧箍咒。
6.细节考点
唐僧收徒的四个地方
五行山救孙悟空、鹰愁润收白龙马、商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僧。
一、唐僧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1.原著形象
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像个食松果的糊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2.人物简介
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因长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从中蹦出一只石猴。他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被众猴尊奉为王,遂称“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还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之后他手持金箍棒,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解救,如来施法将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观音菩萨将悟空度入佛门,让去西天如来处取佛法真经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将他救出。悟空从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他和师弟猪八戒、沙和尚护佑师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二、孙悟空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3.相关情节
勇闹水帘洞→闹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囚禁五行山→大闹黑风山→云栈洞收八戒→神化引婴儿→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留名三清观→显法车迟国→大闹金兜洞→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三探无底洞→大战青龙山
4.称号变化
二、孙悟空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5.性格特点
(1)不畏强权,敢于斗争
例如:孙悟空被派去看管蟠桃园,因为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蟠桃盛宴而生气,扰乱了蟠桃盛宴,后与天庭为敌,大闹天宫。
(2)勇敢果断,无所畏惧
例如:猴子们早就发现了水帘洞,但是没人敢去,孙悟空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跳进去了,当然也平安回来了,被猴子们认做了美猴王。
(3)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例如:孙悟空一个人划着小木筏漂洋过海来到菩提祖师的洞府学艺,且在菩提祖师座下勤奋好学。
(4)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例如:菩提祖师以训诫孙悟空为由,在众人面前用木锤打了孙悟空的脑袋三下,孙悟空就明白了师父这是让自己在三更去找他。
(5)容易冲动,爱捉弄人(缺点)
例如:一时冲动打倒人参果树;智取红孩儿。
二、孙悟空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1.原著形象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2.人物简介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因在王母瑶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闯入广寒宫,企图调戏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被纠察灵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拥有投胎前的记忆和玉帝赏赐的兵器。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商翠兰,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成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剧色彩的,而且有时也立有功劳。
3.相关情节
天庭戏嫦娥→被贬投猪胎→高老庄招亲→半山开路→大战流沙河→承恩转山林→义激美猴王→四圣试禅心→助力败魔王→忘形濯垢泉→大战丰尤山
三、猪八戒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4、称号变化
5.性格特点
(1)善良率直,憨厚淳朴
例如:在遇到红孩儿的时候,猪八戒看到红孩儿被绑着挂在树上,可怜之情油然而生,支持解救红孩儿,不惜与大师兄对着干。
(2)好吃懒做,贪恋美色(缺点)
例如:在天庭做天蓬元帅时,喝多了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贬到下界;四圣试禅心。
三、猪八戒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1.原著形象
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2.人物简介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玉皇大帝,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路主要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沙僧的兵器是降妖宝杖,全名降妖真宝杖,也称“梭罗宝杖”,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出自月宫梭罗仙木,由鲁班打造琢磨而成。沙僧官拜卷帘大将军时由玉帝赐给,随身携带,大小如意,善能降妖。
3.相关情节
失手打破琉璃盏→被贬流沙河→大战流沙河→大战黄袍怪→大战青龙山
四、沙和尚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4.称号变化
5.性格特点
(1)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例如:不计较个人得失,负责师傅的起居生活,将取经路上的琐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2)忠于职守,一心一意
例如:连悟空也想散伙,反而沙僧劝大家不要散伙,意志十分坚强。他从不埋怨路途遥远,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苦行僧。
(3)逆来顺受,缺少见解(缺点)
例如:不听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而相信妖怪和师傅,致使在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赶走悟空。
四、沙和尚
专题二:话说西游人物
五、其他人物
主要人物 相关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白龙马 纵火烧珠宝 任劳任怨、不辞劳苦、赤胆忠心、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如来佛祖 收服孙悟空、辨识六耳猕猴、收服大鹏雕、惩罚乌鸡国 法力无边、权利无限、出尔反尔、徇私情、有时缺少尊神风范
太上老君 金刚琢打孙悟空、三 昧真火炼悟空、取经 途中设险阻、收服小 童、收服青牛 位列仙班、处处维护天庭利益、道行深厚、法力无边、脾气随和、与世无争、胆小怕事、吝啬小气、滑稽可笑
二郎真君 大战孙悟空、助悟空打败九头怪 武艺超群、法力深厚、讲义气、重情义
红孩儿 骗取唐僧、擒八戒、战悟空、不敬观世音 武艺高强、拥有喷烟吐火的法力;奸诈阴险,富有智谋;顽劣凶残,胆大妄为
专题三:片段赏析
本片段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本回主要写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为上山送斋的村姑,被悟空打死的事。此情节表现了悟空的坚强、勇敢、善恶分明;唐僧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
要点批注
的心善耳软、偏听偏信,以致错把妖魔当成好人;猪八戒的头脑简单、撺掇怂恿。
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专题三:片段赏析
这个片段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本回详细描写了孙悟空是如何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智调芭蕉扇的。此段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灵活和铁扇公主的大意受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智”,使调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大圣又假意捶胸道:“可惜!可惜!夫人错了,怎么就把这宝贝与那猢狲?恼杀我也!”罗刹笑道:“大王息怒。与他的是假扇,但哄他去了。”大圣问:“真扇在于何处?”罗刹道:“放心!放心!我收着哩。”叫丫鬟整酒接风贺喜。……大圣见他这等酣然,暗自留心,挑逗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那里?早晚仔细。但恐孙行者变化多端,却又来骗去。”罗刹笑嘻嘻的,口中吐出,只有一个杏叶儿大小,递与大圣道:“这个不是宝贝?”……这大圣,不管他死活,捽脱手,拽大步,径出了芭蕉洞。
要点批注
专题三:片段赏析
这个片段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这个故事反复铺陈,想象奇特,有很强的可读性。师徒四人路遇强盗,本是发生在人间的常事,但由此引出的真假孙悟空之争,却使观世音菩萨、玉帝、如来佛祖等神佛纷纷亮相,从而带给读者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在辨别真假悟空的过程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渲染、铺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早惊动护法诸天,即报入潮音洞里道:“菩萨,果然两个孙悟空打将来也。”那菩萨与木叉行者、善财童子、龙女降莲台出门喝道:“那孽畜那里走!”这两个递相揪住道:“菩萨,这厮果然像弟子模样,才自水帘洞打起,战斗多时,不分胜负。沙悟净肉眼愚蒙,不能分识,有力难助,是弟子教他回西路去回复师父,我与这厮打到宝山,借菩萨慧眼,与弟子认个真假,辨明邪正。”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一遍。众诸天与菩萨都看良久,莫想能认。菩萨道:“且放了手,两边站下,等我再看。”果然撒手,两边站定。这边说:“我是真的!”那边说:“他是假的!”
要点批注
专题三:片段赏析
专题四:创作新故事
示例:
师徒四人走在取经路上,走的时间太长了,有一天走到一个驿站,看到挂着“×××神州卡,一边取经一边打”的条幅,禁不住诱惑,就把紫金钵盂卖了,一人买了一部手机。
这下可好,猪八戒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给高老庄的娘子,同时还跟蜘蛛精打情骂俏。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离得太远,还没有设立基站,所以他跟花果山的猴子猴孙联系不上,很生气。唐僧平时除了如来没什么人要联系,只是不断地在手机上用账本记帐:馒头三个、咸菜两根……沙僧比较精细,一边走路一边用手机拍风景,然后在互联网上发表游记,同时赚取稿费,取经路还没走到一半,他已经是知名的游记作家了……
专题四:创作新故事
示例:
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妖怪的地盘,妖怪出来劫道,要吃唐僧肉。孙悟空不慌不忙,连金箍棒都懒得提,直接拨打了110,警察哥哥就把妖怪抓走了……狮驼岭的三个妖怪一露面,孙悟空就拨通了如来的电话:“如来吗?你们家的大鸟、狮子、大象都跑出来了,赶紧把它们收了,不然我到动物保护协会告你虐待动物!”唐僧每天都给如来打电话,喋喋不休,报告路上的艰难。如来不胜其烦,告诉手下:“赶紧把你们的妖精收了,让唐僧快点走,不然每天抱怨一回都快把我烦死了。”
专题五:艺术特色
1.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
2.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3.用些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4.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
5.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
专题六:启示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专题六:启示
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
团队力量
成功定律
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小结
《西游记》的内涵非常丰富,名著阅读之路更是绮丽而漫长,老师只是课堂中的引路人……
让我们把更多的感悟留在课后,留在每一次的名著品读中吧!
课后思考
1.如果你有一次旅游计划,你会选择师徒中哪个人物做你的玩伴呢?说说理由。
2.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