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教学设计
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7课《窗口》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范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我国传统窗户结构、种类、寓意,以及运用折剪、粘贴、镂空等方法尝试制作一扇独特的窗。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好奇心强,学生知觉思维增强,对线与形特别感兴趣,对事物空间感的认知开始觉醒。为了使学生活跃的思维与表现活动不成两张皮,在活动方式与教学组织方面,注重情境创设与情趣性营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并会搭配取景构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窗户,多种材料去表现和完善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户造型美,根据窗户颜色与风景颜色搭配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自制教具、彩笔、剪刀、胶棒、卡纸等。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棒、卡纸、彩纸等。
教学过程:( 40分钟)
组织教学
一、课堂导入(目的:自主探究,发现美)时间:1分钟 出示课题
师:展示带有“窗口”的一面墙壁,并运用问题导入课题。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看,美吗?怎么体现春色满园?缺了些什么?
师:窗是建筑的眼睛,有通风透气采光的作用揭示课题-----《窗口》(贴课题“窗口”)
讲授新课(目的:释疑导学,探索美)
追根溯源
师:建筑门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1、微课 时间:2分钟 (百度搜索资料剪辑而成)2、 教师示范 时间:3分钟
介绍中国窗户
2寻求规律
选取教师导入的景窗窗棂进行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和回答。
师:你见过那些窗?
归纳窗的样式:中国古代,欧洲,现代 大多数以几何、人物为窗棂设计内容,现代的以简化为主。
师:窗由:窗框、窗棂、各种零件组成。
拿出窗户它是视频介绍的哪类窗?(景窗)它的窗棂花纹是?(灯笼锦)
如何制作一扇采光好通风好又美观的窗?学生示范(师点评:窗棂的宽窄决定了采光通风,窄点儿好)
出示教师示范(添加师范视频)归纳基本方法(折剪、镂空、绘画)
三、欣赏评价
取景配色:9、你更喜爱那一款?它是怎样搭配景色的?(1、多边形深红色仿古窗配自然风景2、仿巴洛克现代窗,最喜欢用网贷做的窗台)
同学们都总结的不错,其实我们知道一副好的作品色彩搭配很重要,遵循色相环的基本规律搭配就不会出错。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中的窗也在日益跟新,其作用归纳起来分两类:通风观景和采光装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不同的窗户)(添加视频)
四、研究设计、动手实践(目的:合作创造、创造美)
师: 尝试设计一扇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窗子
要求:1、自选材料(同学合作制作、独立创作都行。)
窗子造型完整,配色得当。
配图合适,学以致用。
教师指导帮助
五、展示评价
1、同学互评:介绍其设计构想。
2、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