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07 18:49:43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地 理 答 案
1-5BADCB 6-10ABBCD 11-DADCC 16-20AADBA 21-23CBB
24.(14分)
(1)震旦纪 石炭纪-二叠纪 第四纪(每空2分,6分)
(2)古生代末期气候寒冷潮湿,中生代末期干燥炎热(4分)
(3)气候温暖湿润,蕨类植物繁盛,森林广布。(4分)
25.(10分)
(1)甲:西北风(偏北风) 乙:东南风(偏南风)(4分)
(2)甲 甲处等压线密集(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6分),风力大(共6分)
26. (18分)
(1)地处内陆,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入湖径流量(水量)少;半岛阻隔,相对封闭(湖水东西交换少)。(6分)
(2)1970-1985 年,湖泊蓄水量持续下降;1985-2007年蓄水量大幅增长;2007-2020年蓄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6分)
(3)入湖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入湖地下水减少);降水量减少。(任答2点,6分)
27.(12分)
(1)地处中纬度,海拔高,冬季寒冷干燥,多大风,具有耐寒、抗风的特征;山地地形,利于排水,曾沙土广布,土壤肥力低,具有喜沙土,耐贫瘠特点。(6分)
(2)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固碳释氧、保土育肥(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任答2点,6分)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
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土星、地球、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时,天文学上称为“土星冲日”。图1为“土星冲日”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层次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与土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形平坦开阔c,地质活动频繁D.光照条件稳定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投射于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量。图2为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特征是
A..上午太阳辐射强度持续增强B.下午太阳辐射强度持续减弱
C.上午强度大于下午D.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
4.导致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日照时间C.天气状况D.海拔
近期,《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撰写的
论文,论文指出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从鱼到人演化过程需近5亿年。图3为人类进化示意
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鱼类出现的地质时期是
A.前寒武纪B.奥陶纪C.侏罗纪D.第四纪
6.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说明
①生物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
②生物演化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③生物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生物的衰退和灭亡
④生物演化过程受地理环境变化影响很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有一位冒险家设计“遁地”到达地球的另外一端去看看。他幻想自己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图4为冒险家“遁地”中经
过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
7.冒险家“遁地”过程中
A.界面①为古登堡界面 B.甲为地幔
C.界面②为莫霍界面 D.乙为软流层
8.图中冒险家“遁地”过程中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变化是
A.物质形态:固—液 B.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慢—快
C.物质密度:大—小 D.物质温度:高—低
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5
9.《齐民要术》中有“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媪,少得烟气,免于霜矣”。“放火作媪”导致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
10.拉萨市位于青藏高原,有“日光城”之称,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云层较厚B.天气晴朗,③较弱
C.海拔高,接收④强D.空气稀薄,⑤较弱
图6为某研究小组根据我国某城市实测数据,绘制出的沥青路面、草地和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1.据图推测
A.实测当日为冬季B.近地面空气日温差大
C.当日草地气温最低D.沥青路面比热容最小
12.为减轻该城市热岛效应,适宜
A.增加草地面积B.增加沥青路面
C.减少人类活动D.减少水域面积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cm 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
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农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图7为砂田西瓜景观图,图8为当地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7 图8
13.据图推测土壤含水量
①地下0-10cm最多②10cm处,裸田与砂田差异最小
③裸田垂直变化率大④同一深度,裸田含水量少于砂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4.与裸田相比,砂田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有
①减少降水量②增加下渗量③减少地表蒸发④加快地表径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海峡是两个水域之间的狭窄通道,因位置特殊,被称为“海上咽喉”。图9为红海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图9
15.与北部相比,红海南部海水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沿岸河流较多
C.与外海海水交换多 D.降水较多
16.能表示曼德海峡两侧海水运动方向的是
卑尔根是挪威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业中心和航运中心。图10为欧洲西部洋
流分布图,图11为卑尔根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7~18题。
图10 图11
17.下列洋流与图中相符的是
18.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是
A.海雾发生概率下降B.卑尔根夏季降水少
C.巴黎气温全年高温D.北上船舶顺风顺水
岩石的风化强度与速度一般与温度、降水有关。图12为不同气候环境作用下的地表风
化壳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图12
19.甲地对应的植被景观是
20.甲、乙两地风化壳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气候湿热,风化壳厚度大B,甲地蒸发量大,风化壳厚度小
c乙地气候冷湿,风化壳厚度大D.乙地基岩深度小,风化壳厚度小
21.与乙相比,甲地发育的土壤
A.淋溶作用弱B.化学风化弱C.生物风化强D.有机质含量高
红树林是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生物群落。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和各种形状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图13为海南岛红树林景观图。读图回答22~23题。
图13
22.红树林植物发有密集支柱根的作用是
A.适应高盐环境B.抵御大风环境
C.适应缺氧环境D.抵御寒潮天气
23.红树林对海南岛海岸地区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吸纳污水,净化海水B.固岸护堤,保护海岸
C.防风固沙,关化环境D.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4分。
2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几次冰期气候,气温低且持续时间长的为大冰期,次之为小冰期。大冰期之间相隔2亿~3亿年,为大间冰期。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材料二 图14为地质时期气候化图。
图14
(1)说出三次大冰期出现的地质时期。(6分)
(2)据图推测地质历史上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4分)
(3)分析石炭纪早期形成煤炭的原因。(4 分) .
25.读某年4月5日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图15
(1)说出甲、乙两地的风向。(4分) .
(2)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说明判断理由。(6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洲中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巴尔喀什湖被萨雷姆瑟克半岛分为东西两个湖区,西半部分水深不超过11 m,平均盐度为1. 48%,东半部分平均水深25 m,平均盐度为10.4%,出现“一湖两水”的现象。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主要河流有伊犁河和阿克
苏河等,其中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占总入湖水量的75%至80%。图16为巴尔喀什湖地理位置图。
图16
材料二 阳17为1970- -2020 年巴尔喀什湖水量累积变化图(湖泊水量逐年变化的累积) ;图18为巴尔喀什湖不同年代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和地下水变化量统计图。
图17 图18
(1)说明巴尔喀什湖东半部分湖水盐度高的原因。(6 分)
(2)概括巴尔喀什湖1970-2020年水量累积变化的特点。(6 分)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湖泊水量累积变化的原因。(6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一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曾经是“黄沙遍天日,飞乌无栖树”的荒凉景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营造起万顷林海,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据统计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材料二 图19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图19
(1)从气候和土壤的角度分析华北落叶松的生长习性。(6分)
(2)说明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6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