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新湘版
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并形象第描述物体表面质感给予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出几种不同的物品的质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准确而恰当的表现物体的质感。
让孩子能养成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习惯。
教法学法
欣赏、评述、尝试、展示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预艺
学生合作预习,找质感的美
二、导入新课(和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1、作品欣赏:
风景图片导入,掌声导入(提高气氛)。学生讨论。
讨论的结果:我们的画面深入刻画的程度不够,画面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都没表现充分,物体的质感表达不明确,形体塑造缺乏表现力。使画面显得粗糙,不够精致。(环保教育)
2、要想表现物体的质感,首先我们要对物体的质感特征有所认识,分析常用几个类型静物的质感。
a器物类
b透明物体
c瓜果、蔬菜类
d衬布
3、对这四类物品的质感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方法探究(才艺——个人之才,小组之彩)
1、展示图片。
归纳:不同形状所表现的质感不同。
2、展示图片,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认识不同线条、笔触所表现的质感。
归纳: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质感。
用形状表现质感、用线条表现质感,用色彩表现质感。
三、创作表现(拓艺——思维创新)
1、作业要求:课本P18页学习活动二,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通过描绘特定的形象和质感,表现感兴趣的主题。(安全教育)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到孩子的思维中去。
四、展示评述 师生点评。(升艺——学习到创造)
学生说说表现质感的感受,回答表达质感的方法。
1、分组讨论:
通过我们的作业和这些作品的比较,找出我们的画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我们的画面和这些作品的差别在哪里?
2、分析部静物的质感特征及表现的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不同形状所表现的质感。
2、学生欣赏用线条、笔触所表现的不同质感。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质感的表现练习。
学生互评。
教 学反 思
“五艺”教学,充分展示了学生开拓性创新思维,让他们用发展性的创新在三百六十行中去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