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知识梳理:
伏安法测
小灯泡电阻
用串并联电
路规律计算
欧姆定律
板块一:
电路图 、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结论
欧 姆 定 律
探究实验
内 容
公 式
适用条件
器材
电路图
方法与步骤
电源、导线、开关、三个阻值( )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
1.按图连接电路。
2.保持R=R1=5Ω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三次电阻R1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
3.换接另一个电阻R2=10Ω、R3=20Ω,重复上述实 验,并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
4.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
5.分析数据和图象,得出结论。
实验回顾:探究欧姆定律
不同
滑动变阻器
A
D
控制变量法
主要研究方法?
在Ⅰ—U图像中,将数据用描点法做出图像
0
1
2
3
U(V)
0.1
0.2
0.3
Ⅰ(A)
.
.
.
.
.
R2 =10
R1=5
图像信息:
1、当电阻一定时,电
流跟电压成 ;
2、在Ⅰ—U图像
中电 阻是通过坐标原
点的一条
(直线/曲线)
3、在Ⅰ—U图像
中,直线越陡,电阻
就 。
.
正比
直线
越小
图像法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1、小宇同学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
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
小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表一 表二
实验
次数 电阻R=10Ω 实验次数 电压U=3V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流/A
1 1 0.1 1 5 0.6
2 2 0.2 2 10 0.3
3 3 0.3 3 15 0.2
正比
控制变量法
反比
板块一:
电路图 、探究方法、结论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欧 姆 定 律
探究实验
内 容
公 式
变形式
U=IR
R=U/I
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
2、一个电阻两端加上10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5A,如果 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20V时,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Ω,当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是0.2A时,这 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当电压降低到0V时,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Ω。
1
3、对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得到的公式R=U/I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小
C.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与电压,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电阻也为0
C
20
20
4
伏安法测
电阻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电路图:
4.实验过程:
5.变阻器的作用
板块二:
回顾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实验原理
电路图及实验装置
实验次数 U/v I/A R/Ω
1
2
3
灯泡亮度
欧姆定律变形式R=U / I
C
P
D
A
B
S
A
L
0.8
1.0
2.1
0.18
0.20
0.30
4.4
7.0
5.0
逐渐变亮
1、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小明在1.2V下测出它的电阻,接着又将灯泡两端电压调到3.8V测出其电阻,小明发现后一次电阻比第一次大得多,这是因为( )
A.实验方法不对
B.实验误差
C.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
C
2、一位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这样做能对电路起( )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
2)由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电阻值填入表格并比较,三次测量的小灯泡阻值( )相等,原因是( )。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4.0 6.0
电流I(A) 0.15 0.20 0.25
电阻R(Ω) 13.3
20.0
24.0
阻值最大处
保护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不
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
运用串、并联
电路规律计算
串、并联
电流规律
串、并联
电压规律
串、并联
电阻规律
板块三:
欧姆定律计算一
1、有1只电铃,他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5V,若电铃的电阻为10 ,电源电压是8V,要使电铃正常工作,需要串联1个多大的电阻?
解:
答:需要串联1个6 的电阻.
2、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 = R2 = R3 = 20Ω ,
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
求:1)电源电压U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A
R1
R2
R3
S1
S2
欧姆定律计算二
分析:当S1、S2都断开时:
串
联
A
R1
R2
=20
=20
I=0.3A
U=?
A
R1
R2
R3
S1
S2
当S1、S2都闭合时:
S2
R3
S1
A
R1
并 联
=20
=20
U=12V
I’=
A
R1
R2
R3
S1
S2
本章知识体系: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电路图:
4.实验过程:
5.变阻器的作用
6.注意事项
R = U / I
七种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路图 、探究方法、结论
伏安法测
小灯泡电阻
运用串并联电路
规律计算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 U / R
欧姆定律
探究实验
内 容
公式
公 式
变形式
U=IR
R=U/I
串联: I = I1 = I2 U = U1 + U2 R = R1+ R2
并联: I = I1 + I2 U = U1 =U2
1、R1的电阻为4 ,R2的电阻为6 。若 R1、R2串联则总电阻为_____ ;若R1,R2并联则总电阻为______
2、下列4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 )
A、两个4 电阻并联 B、1个4 ,1个6
C、1个1 ,1个8 D、1个2 ,1个7
3、一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8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还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4、如图,电源电压是12V保持不变, R 1=R3=4Ω,
R2= 6Ω,求两种情况下A表、V表的示数。
(1)当S1、S2都闭合时电阻( )和电阻( )
( )联; (2) S1、S2 都断开时,电阻( )
和电阻( )( )联。
(只分析电路)
课堂检测
R2
A
V
R1
R3
S1
S2
如图所示是两个电路元件A和B在某一温度下各元件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由图可知,元件 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选填A或B)
(2)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求流过A和B的总电流.并联后的总电阻多大?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