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新课导入
目标导航
了解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
熟知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三幅图片给我们展示了汉初的三位帝王。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在他们统治时期,汉朝由弱变强,成为世界一大强国。他们统治时期汉朝的社会状况是怎么样的?又是如何由弱变强的呢?
史称: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一.西汉的建立
202BC
刘邦,史称汉高祖
长安
西汉
西汉初的社会状况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由于秦朝暴政,汉初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门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贾谊认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汉朝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同时,贾谊的仁义观带有强烈的民本主义的色彩。贾谊从秦的强大与灭亡中,看到了民在国家治乱兴衰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这种民本主义思想为基础,贾谊认为施仁义、行仁政,其主要内容就是爱民,"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与民以福,与民以财,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以爱民为主要内容的施仁义、行仁政的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
汉并天下瓦当,就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这种瓦当还曾出土于汉武帝时修建的建章宫遗址中。"汉并天下"瓦当,西汉,直径17厘米。
二、休养生息政策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了 秦朝因为暴政导致迅速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
解析: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西汉初年,客观上,由于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争的影响,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确保经济的恢复,才能保证剥削来源并长治久安。主观上,由于汉初统治者对秦朝的速亡进行了反思,吸取了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因此,汉初统治者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什么是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二、休养生息政策
减轻人民负担
保养民力
增殖人口
恢复社会经济
稳定政治统治
人民生活安定
休养生息
政策
道家“无为而治” 思想
2、措施: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④轻徭薄赋
3、作用: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1、目的: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二、休养生息政策
1,汉初经济萧条,社会局势动荡。
2,吸取秦亡教训。
背景: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庶出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
三、“文景之治”
1、人物
1.“文景之治”的内容: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 )(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农桑),以农为本。
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经济发展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上闻而悯其意,此岁即除肉刑法。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景帝:针对笞(chī )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减轻刑罚(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如段残肢体的肉刑。
③以德化民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景帝:针对笞(chī )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④减轻刑罚(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政治清明
⑤提倡勤俭。
汉文帝知道这帝位来之不易,所以他兢兢业业,唯恐不能把国家治理好。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
勤政、节俭是汉文帝、景帝的美德,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政治清明
内 容 结 果
文景之治
①政治清明。
②经济发展。
③人民安定。
④国力增强。
⑤国库充盈。
①注重农桑,以农为本
②轻徭薄赋。
③以德化民
④减轻刑罚。
⑤提倡勤俭。
地位: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
定都:长安
休养生息政策
去兵还农
鼓励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生产
进一步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结构梳理
汉初社会状况
课堂练习
毛泽东曾写过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其中霸王是指______
A.项羽 B.周武王 C.陈胜 D.秦始皇
汉朝建立的时间是______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
A
D
西汉的都城是______
A.咸阳 B.镐京 C.长安 D.洛邑
下列皇帝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①汉景帝 ②汉高祖 ③汉武帝 ④汉文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C
C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____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