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5 少年闰土同步分层作业(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5 少年闰土同步分层作业(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7 22: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5 少年闰土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不是鲁迅的作品的是(  )。
A.《呐喊》 B.《故事新编》 C.《朝花夕拾》 D.《四世同堂》
2.下列出自鲁迅的名句是(  )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3.针对《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是作者回忆三十年前和少年闰土一起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B.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和闰土一起到乡村海边玩耍的快乐场景
C.这篇课文写出了作者童年时对乡村海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D.这篇课文第一小节是作者听闰土的讲述后想象出来的画面
4.描写方法大扫描(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外貌描写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闰土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3)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5.选词填空。
光顾 照顾 回顾
(1)像我这样常常   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人会喜欢。
(2)小强已经是个男子汉了,一定要学会   自己。
(3)   本单元,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了。
坚定 坚强 坚决
(1)。教练的话   了我的信心,我一定要好好练下去。
(2)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张海迪始终以乐观的心态   地面对生活。
(3)我们要   和坏人坏事做斗争。
严格 严肃 严酷 严峻
(1)每当我犯了错误,爸爸的态度就变得   起来。
(2)两个小红军战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经受了   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3)总理不但   要求自己,而且   要求下一代。
(4)旧社会的农民辛苦了一年,才换来一点儿收成,卖米时又受到资本家   的剥削,真没法活下去。
乞求 恳求 请求
(1)我知道自己那天的态度不好,   他原谅我。
(2)他   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
(3)我把   的目光投向父亲,希望他不要放了这条鱼。
6.课外阅读。
故乡(节选)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④“阿!闰土哥,——你来了?……”
⑤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⑦“老爷!……”
⑧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第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外貌,主要是从人物的    、   、   、   、   五个方面来写的。
(2)给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合适的用法。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引文的省略。
D.表示语意未尽。
①“阿!闰土哥,——你来了?……”   
②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③“老爷!……”   
(3)“我”看到了闰土后“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的原因是    ,但“我”又“吐不出口”的原因是    。
(4)下面的说法不对的是    
A.中年闰土一声“老爷”和恭敬的态度,说明这时的闰土变得很势利。
B.作者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目的是与心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作对比。
C.“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因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7.延伸阅读。
中年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用“ ”画出描写中年闰土外貌的句子。
(2)从文中找出表示“我”看到中年闰土时的心情变化的词语。
   →   →   →   
(3)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想想他们可能想说什么。
   
8.句子乐园。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2)沙地上种着西瓜。(扩句)
   
(3)闰地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改为直接引用的句子)
   
9.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10.习作。
题目:我最敬佩的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朋友、老师、亲人……
(2)选择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令人敬佩的品质,语言生动形象。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5 少年闰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不是鲁迅的作品的是(  )。
A.《呐喊》 B.《故事新编》 C.《朝花夕拾》 D.《四世同堂》
【解答】A、B、C都是鲁迅的作品。
D选项不是鲁迅的作品。《四世同堂》的作者是老舍。
故选:D。
2.下列出自鲁迅的名句是(  )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解答】A.不是鲁迅的名句。出自清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B.不是鲁迅的名句。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
C.出自鲁迅的名句。出自鲁迅的《自嘲》。
D.不是鲁迅的名句。出自清代秋瑾的《对酒》。
故选:C。
3.针对《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是作者回忆三十年前和少年闰土一起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B.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和闰土一起到乡村海边玩耍的快乐场景
C.这篇课文写出了作者童年时对乡村海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D.这篇课文第一小节是作者听闰土的讲述后想象出来的画面
【解答】《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少年闰土的怀念之情。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沙地观鱼四件事。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4.描写方法大扫描(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外貌描写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C 
(2)闰土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A 
(3)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B 
【解答】(1)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知是外貌描写。
(2)从“捏、刺”可知是动作描写。
(3)“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是闰土说的话,所以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
(1)C;
(2)A;
(3)B。
5.选词填空。
光顾 照顾 回顾
(1)像我这样常常 光顾 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人会喜欢。
(2)小强已经是个男子汉了,一定要学会 照顾 自己。
(3) 回顾 本单元,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了。
坚定 坚强 坚决
(1)。教练的话 坚定 了我的信心,我一定要好好练下去。
(2)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张海迪始终以乐观的心态 坚强 地面对生活。
(3)我们要 坚决 和坏人坏事做斗争。
严格 严肃 严酷 严峻
(1)每当我犯了错误,爸爸的态度就变得 严肃 起来。
(2)两个小红军战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经受了 严峻 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3)总理不但 严格 要求自己,而且 严格 要求下一代。
(4)旧社会的农民辛苦了一年,才换来一点儿收成,卖米时又受到资本家 严酷 的剥削,真没法活下去。
乞求 恳求 请求
(1)我知道自己那天的态度不好, 恳求 他原谅我。
(2)他 请求 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
(3)我把 乞求 的目光投向父亲,希望他不要放了这条鱼。
【解答】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照顾:考虑(到);注意(到)。
回顾:回想过去;思考过去发生的事件。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1)应填“光顾”;(2)应填“照顾”;(3)应填“回顾”。
坚定:意志坚强,不动摇。
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
坚决:指意志确定不移;不犹豫。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1)应填“坚定”;(2)应填“坚强”;(3)应填“坚决”。
严格: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严肃:令人敬畏,认真,使严格;神态、气氛庄重,使人敬畏。
严酷:指残酷、残忍。
严峻:严厉,严格或苛刻。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1)应填“严肃”;(2)应填“严峻”;(3)应填“严格”“严格”;(4)应填“严酷”。
乞求:指请求给予;祈求。
恳求:恳切地请求。
请求: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1)应填“恳求”;(2)应填“请求”;(3)应填“乞求”。
故答案为:
(1)光顾;
(2)照顾;
(3)回顾。
(1)坚定;
(2)坚强;
(3)坚决。
(1)严肃;
(2)严峻;
(3)严格,严格;
(4)严酷。
(1)恳求;
(2)请求;
(3)乞求。
6.课外阅读。
故乡(节选)
①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④“阿!闰土哥,——你来了?……”
⑤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⑦“老爷!……”
⑧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第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外貌,主要是从人物的  身材 、 面色 、 眼睛 、 穿戴 、 手 五个方面来写的。
(2)给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合适的用法。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引文的省略。
D.表示语意未尽。
①“阿!闰土哥,——你来了?……” D 
②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B 
③“老爷!……” D 
(3)“我”看到了闰土后“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的原因是  看到昔日的好伙伴,“我”的心情很激动 ,但“我”又“吐不出口”的原因是  多年未见,有些生疏 。
(4)下面的说法不对的是  A 
A.中年闰土一声“老爷”和恭敬的态度,说明这时的闰土变得很势利。
B.作者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目的是与心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作对比。
C.“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因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②自然段,结合句子“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可知,主要是从人物的身材、面色、眼睛、穿戴、手五个方面来写中年闰土的外貌的。
(2)考查了对省略号作用的辨析。阅读句子可知,①③省略号都是话语的省略,省略号的作用都是表示语意未尽。②省略号是对列举的事物的省略。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我”看到了闰土后“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的原因是看到昔日的好伙伴,“我”的心情很激动,但“我”又“吐不出口”的原因是多年未见,有些生疏。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A.有误,中年闰土一声“老爷”和恭敬的态度,说明这时的闰土变得很麻木。B、C正确。
故答案为:
(1)身材 面色 眼睛 穿戴 手;
(2)①D ②B ③D;
(3)看到昔日的好伙伴,“我”的心情很激动 多年未见,有些生疏;
(4)A。
7.延伸阅读。
中年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用“ ”画出描写中年闰土外貌的句子。
(2)从文中找出表示“我”看到中年闰土时的心情变化的词语。
 兴奋 → 有许多话 → 吐不出口外去 → 寒噤 
(3)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想想他们可能想说什么。
 闰土可能想说“迅哥,你回来啦”。“我”可能想说“我好想你啊!还记得我们一起玩的情景吗”。 
【解答】(1)考查了对外貌描写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可知,这些句子是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
②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2)考查了短文信息的筛选。通过阅读可知答案。
(3)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例:闰土可能想说“迅哥,你回来啦”。“我”可能想说“我好想你啊”。
故答案为: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兴奋 有许多话 吐不出口外去 寒噤;
(3)闰土可能想说“迅哥,你回来啦”。“我”可能想说“我好想你啊!还记得我们一起玩的情景吗”。
8.句子乐园。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天空挂着圆月。 
(2)沙地上种着西瓜。(扩句)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3)闰地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改为直接引用的句子)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我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解答】(1)考查了缩句。把修饰语“深蓝的”“一轮金黄的”去掉即可。
(2)考查了扩句。给“沙地”加上修饰语“海边的”,“西瓜”前面加上“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即可。
(3)考查了关联词。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故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连接。
(4)考查了改写句子。把逗号改为冒号引号,“他”改为“我”。
故答案为:
(1)天空挂着圆月。
(2)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3)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我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9.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解答】注意结合课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写一写:
1.结合课文内容,自己想象故事会怎么样发展,按照发展顺寻写出来。
2.要把事情的发展写具体,写清楚。
3.故事的描述要有一定的结构和写作顺序。
4,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比如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使自己的内容充实。
故答案为:
与闰土分别
天,是灰蒙蒙的。白雪已把地面覆盖了起来。
我和闰土也要分开了。我握着闰土的手,恋恋不舍地送出了大门。闰土回过头说:“放心吧!我不会一去不回的,我们还会见面的。”他努力地挤出了一丝微笑。“可是你走了,我怎么办?我真的舍不得你。可是你又……”我绝望地低下了头,一滴泪水从我眼中滚了下来,掉在了雪地上。我俩久久地凝视对方,闰土仰天长叹了一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会想念你的。”他用手胡乱抹一下脸,接着说:“对了,明年你到我这里来吧,我会教你捕鸟,带你看跳鱼,还会……”闰土说不下去了,眼中噙满了泪花。“闰土啊,咱们该走了。”闰土的父亲在远处催促着。“不要忘了我,”闰土说得更快,“我们永远是朋友。”“恩。”我说不出什么了,只是机械地点着头。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雪水与泪水混在一起流下来,就连闰土这个坚强的孩子今天也落泪了。闰土的父亲匆匆地走过来:“闰土,走吧,快点回家吧,你们还会见面的,别哭了。少爷,您也别难过,有时间去我们那里玩玩,啊!我们走了,闰土。”“不﹣﹣”我哭着拉住闰土不松手,可闰土还是被他的父亲拖走了。闰土一步三回头,留恋地看了四合院和我最后一眼,便消失在了鹅毛大雪中。泪水又一次糊住了我的双眼。
雪还在下,好像给闰土唱了一首送行的歌……
10.习作。
题目:我最敬佩的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朋友、老师、亲人……
(2)选择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令人敬佩的品质,语言生动形象。
【解答】范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提起我的好朋友,一种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她,就是小红。她有“三大特征”,我向你介绍介绍吧!
说起这第一个特征,那就是“高音喇叭”,只要你走进吵吵闹闹的教室,第一个听到的声音就是她。因此,“宣传委员”的桂冠就归她啦!上课发言时,不管你在教室哪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她的声音。
第二个特征嘛,就是“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到“黄金海岸”游玩,因为我们是坐大巴去的,路上,小明晕车了,吐了一地。我想:真倒霉,我偏偏坐在他前面,臭死了!“有谁能和小明换一下座位?”陈老师说。可大家我看看你,你看看我,谁也没有回答。突然,一声清脆的“我”!同学们循声望去,啊!是小红,小红便到小明的座位上坐下,好像没闻到那一阵阵臭味似的,仍没事儿似的坐着。“儍小红,自己找苦吃!”顿时,人群里议论纷纷,而我却被她感动了。
“铁面无私委员来了!”不错,小红素来就铁面无私。就拿上次我借书来说吧!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到图书馆借书,啊!真巧,今天是小红值班,当我借书时,小红还不停地说:“小心点儿,不要弄坏了!”“行行行!烦死人了!”我不耐烦地说。可是晚上表弟来我家玩时,却不小心将书撕破了好几页。“啊,糟了,九点了,来不及补了,对了,或许小红明天会原谅我!”我安慰自己。第二天,我便到图书馆还书,小红见我来了,便笑着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检查起来。突然,她皱起眉头,“为什么破了这么多?”“嘘,小点儿声,我不小心将书撕破了,反正又没有人看见,再说我们还是‘铁姐们儿’呢!”“什么什么?”“不行,你补好了才可以还,还是回去补吧!”“嗯!补就补,咱们走着瞧!”我说完,嘴里还嘀咕着:“真不够朋友,破了几页就这样小题大做。”小红追上来说:“我们要爱护公物,如果每人都这样,那……”“好的,我补!”我羞愧地低下头,但心里却佩服着她呢!
瞧!这就是我的朋友小红,你喜欢她吗?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