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3张PPT)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从牙牙学语到经天纬地,我们以古典文化为土壤,不断的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思想家梁漱溟:孔子的《论语》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
论
语
十二章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教学目标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 ---朱熹
壹 文化常识
贰 诵读感悟
叁 文本探究
肆 联系现实
目录
DIRECTORY
意外不意外?惊不惊喜?开心不开心?吾又回来了
赶紧回忆一下
我的信息...
第一章 文化常识
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仁——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的“仁”就是“爱人”,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了解孔子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礼——实现“仁”的重要手段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了解孔子思想
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也注重身教,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实行德政,反对统治者无节制地剥削人民。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了解孔子思想
圣人也会“犯错”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轶事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轴心时代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
苏格拉底,以色列先知、释迦牟尼等,他们创立各自的思想体系。
中国:春秋末年百家争鸣时期。
背景
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家。
百家争鸣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之心》
《五石之瓠hù 》
《老子》四章
《兼爱》
《论语》
《礼记》
《孟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道家
儒家
墨家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论语十二章》即从《学而》《八佾》《里仁》《雍也》《泰伯》《子罕》《颜渊》《卫灵公》《阳货》九篇中选了十二章
包含孔子独白、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等不同形式的内容
了解《论语》
姚知不是雪
《论语》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思想的,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编撰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
·宋儒把 合称为“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了解《论语》
姚知不是雪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文学常识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也可指“六经”
第二章 诵读感悟
读经典,明要义
检查读音
自省
如乐何
文质彬彬
譬如
未成一篑
八佾
x ng
yuè
bīn
pì
kuì
yì
我先看看你会不会读
诵读指导
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姚知不是雪
第三章 文本探究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对工作勤勉,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食:动词,吃饭
求:追求
居:居住
安:安逸
敏:勤勉
而:表并列
就:接近、靠近
已:通“矣”
而:表顺承
正:匡正,端正
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食:名作动,吃东西。
敏:勤勉。
而①:表并列。而②:表顺承。
就:到。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正:使动,使…端正,匡正。
焉:自己。
已:同“矣”,句尾语气词
表陈述,相当于“了”。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理想追求
状语后置,“于事敏而于言慎”
君子:
1.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
2.有道德的人。
3.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
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第一章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什么是好学 ——
君子应安贫乐道,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见贤思齐,做到这四点,才能算是好学。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勤勉、说话谨慎
第三条是行动上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并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排除干扰)、“敏于事而慎于言”(实践锻炼),“就有道而正焉”(虚心请教)才算达到“好学”的要求。
君子应安贫乐道,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 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ì》)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礼乐制度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和舞蹈。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第二章讲了什么内容?
“仁”与“礼”“乐”的关系
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仁是礼和乐的基础,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
乐“统同”,即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
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
由此可见,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第二章
而:表假设,如果。
仁:名作动,做仁德的事。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礼、乐:名作动,对待礼,对待乐。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做仁德的事,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不做仁德的事,他怎样对待乐呢?”
内在的本质精神
【拓展】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②八佾(yi):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③忍:忍心,狠心。
【翻译】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
如何理解“仁”
“仁”作为《论语》的核心概念,包括孝、弟(悌)、忠、信、礼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1)仁之本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关键词:克己复礼、爱人。
(2)仁有丰富的内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恭,宽,信,敏,惠。
(3)仁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只要心里想着,就能做到。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仁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不会真正遵守礼乐,也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
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
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统同”,即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而“仁”又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
由此可见,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仁
礼
乐
外在表现
内在核心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知道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它的德教。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能够懂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可以了。”
成语“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道:道理、真理。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第三章强调什么内容?
强调“道”的重要性以及孔子执着追求真理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1.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里提到夏明翰烈士的名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2.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闻道。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子曰:“朝闻道,夕死(之)可矣。”(《里仁》)
第三章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闻道:得知真理,即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死:为......而死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仁义的道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生命的意义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执着追求真理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郑国和弟子走散了,孔子在城墙东门旁发呆等着弟子们,弟子们也在寻找孔子。子贡回来告诉孔子说,他在寻找夫子的时候有个郑国人告诉他:“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真理所在之地,即使有千军万马的人来阻拦,我也要勇往直前。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明白,知晓。
译文:孔子说:“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理解核心概念:
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有君子义和小人义之分,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也。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姚知不是雪
孔子用对比的手法提出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义利观” 的不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义利观:重义轻利。
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使...明白。
孔子说: “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运用对偶、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
第五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而思齐的重要性。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
齐:看齐。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省:反省,检查。
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这是孔子对于自身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1.“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
贤人,指的是具有贤德的品质的人,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圣贤之人。但是这句话中的贤人并不是狭隘的专指那些圣贤们,而是指的那些做人做事有可取之处的人,我们要学习的也就是那些做人做事的可取之处,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正如《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
那些不贤的人,也并非是那种大恶之人,而是指的做人做事又不妥之处的人,我们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不妥之处。不过别人是不是圣贤,一旦他们身上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品质,我们就可以向他学习;就算别人不是大恶之人,一旦他们有不好的地方,我们也要反思自己。
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劝告后世实行仁义的重要性;苏轼《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告诫统治者贿赂的危害很大;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告诫人们忽微,所溺往往造成伤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3.“见贤思齐”十分可贵,“见不贤而内自省”更可贵。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yōng]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我们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还要以不善者为师,以他人的短处作为自己的镜子,其中包含深刻的哲理。追求善美,是一个人发掘内心道德主体性的表现,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善于从他人的不善之处,反躬自省,从而改掉自己的缺点,则是很困难的。我们要学会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着眼,这样才是真的会学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五章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自省:宾前,省自。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学习方法
见贤思齐、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配合适当,达到“质”与“文”的平衡。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先天的、朴实无华、质朴本性。
文:后天的、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例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等)
处理好质、文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表现。
在《<论语>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第六章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过犹不及(中庸)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
直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曾子表达了对读书人的要求:要立志高远,意志坚强,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的勇气。
弘:广、大,志向远大
毅:坚强,意志坚强
以为:把…作为…
士:读书人
固定结构,难道……吗?
宋代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社会责任与担当
(作文素材)
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毅:意志坚强
而:表并列。
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责任担当
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为此奋斗终生。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士要以“仁”为己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hǎn》)
孔子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止的(其咎在己)。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可以前进一步了,也是我自己坚持的(进益在己)。”
孔子用 的手法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强调成功与失败的根源都在于自己。所以我们做事要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譬如:比如、好比
篑:盛土的竹筐
止:停止
平地:填平洼地
虽:虽然。
覆:倾倒。
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往:坚持。
比喻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第八章
为:堆积。
篑:筐。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往:坚持。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持之以恒
坚定信念
孔子用比喻和散句,说明做事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这句话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
君子做事要持之以恒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积土成山,最终达于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留下终身遗憾。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曰:“有智慧的人不疑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第九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具备智、仁、勇的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
知:通“智”,智慧。
者:……的……
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第九章
知:同“智”
者:...的人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品格修缮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明达事理,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
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
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知仁勇”是君子的三种美德
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斯:这
克:克制、约束
复:恢复
克己复礼:通过克制欲望,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一日:一旦
天下:天下人
归:称赞
由:依靠
目:条目,细则
敏:聪敏
事:实践,从事
君子应,谨言慎行,重精神轻物质。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了。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细则”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第十章阐释了什么是“仁”,以及实现“仁”的途径。
强调“仁”的核心是“礼”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仁:即仁道。一日:一旦,表假设。目:具体的条目、细则。目和纲相对。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事:实践,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就会回到仁道上来。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请允许我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1.克己。
克者,胜也。以现代话来讲,“克己”就是“心理的净化”。克就是克,克伏下去,含有心理的争斗意思。譬如我看到他这条领带漂亮,想去把它拿过来,但理智马上就来了:“我为什么这样无聊?有这样下流的思想!”这就是克,就是心理上起了争斗的现象。在庄子的观念中叫作“心兵”,心里在用兵,所谓天理与人欲之争,以现代语汇来说,是感情与理性的争斗,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这种矛盾之中。怎样才能克己呢?那就是心中要有“仁”。
所以,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的观念,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2.复礼
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更重要的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3.世解“克己复礼”。
朱子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
王阳明有云:“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克己就是要灭此心中之贼。
礼对人生行为,具有指导、节制、综贯、衡断诸作用,而能促进人与人间关系之圆满,有礼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礼为教,可见其由来。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约束。
复:使动,使...归复。
一日:一旦。
归:称赞,称许。
由:依靠。
目:条目,细则。
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事:名作动,实践,从事。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实践这些话。
“仁”的解读
这是对如何实践仁的回答。
“仁”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对内(内圣),复礼对外(外王),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下都称赞他具有仁的品格。拥有仁德,关键在自己,自己不去追求,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运用排比,点明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内心向仁,行动合礼。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仁”的这一回答?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曰:“请问其目?”
修行仁德 细则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乎礼的事不看 不听 不说 不做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仁
克己
复礼
由己
视
听
言
动
合乎礼
对内
对外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言:字
行:奉行,实践
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第十一章阐释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的核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君子应有仁德之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最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唐太宗如是说。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就是一个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明君。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太宗便明确说出自己的君道观念:“朕经常思谋,个人祸患,常非身外之物所致,而是因为人的欲望害了自己。倘若贪于佳肴美味,沉醉歌舞美女,被欲望所带动,国家便会因此废墟,百姓也会大受侵扰。”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夏天,太宗住在低矮潮湿的皇宫里,大臣都劝告他改建。太宗摇头说:“朕富有四海,处理事情都应设身处地。扩建宫殿屋宇,游览观赏池台,老百姓都不会希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苦疲惫之事,怎能强加给百姓呢?”
唐太宗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各级官吏因此克己奉公,王公贵族乃至大姓富豪也不敢胡作非为、盘剥细民,人人衣着朴素,民风俭朴。如此数年后,人民不再遇到盗贼,牢房常空空荡荡。从长安到镇南,自山东到东海,都不必担心路上饥荒。史书记载,贞观之社会繁荣稳定到这样的程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2. 背弃忠恕之道,一味专营,唐代酷吏来俊臣、周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武则天登上宝座后,担心许多大臣反对自己,她为除掉这些人,稳固帝位,下令开全国告密之风气。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告密资料如雪片般飞来,这些资料总要有人审查,这样就出现许多残酷的官吏。他们个个残忍,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严刑逼供。犯人招架不住,便胡乱招一些假口供,害死不少人。这些官吏之中,最残酷的就是周兴和来俊臣两个。他们手下养有几百个流氓,专门告密。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并且捏造证据。有个正直的大臣对武则天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大多是冤假错案,还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的关系,不可以不慎重。但是,武则天听不进这种劝告,告密风气越来越盛。就连武则天的亲信,也有被人告发谋反而被杀掉的。
有一天,武则天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某案犯同谋。武则天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让他负责这个案件。说来也巧,密旨送达的时候,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吃酒,边议论案件。看完密旨后,来俊臣有些头疼,他知道周兴的为人,是不会轻易招供的。于是,来俊臣不动声色地把密旨放起来,仍然笑着对周兴说:“最近抓住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交代,您看怎么办呢?”周兴拈着胡须,奸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来俊臣听后,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叫公差去搬一口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整个大厅的人都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脸说:“接皇上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把你请进这个大瓮。”此时的周兴方知中计,悔之晚矣,只好乖乖招供。据其口供,理应死罪,可是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出过不少力,再说他是不是真的谋反,令人怀疑,所以就赦免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去。但是周兴作恶多端,在流放路上就被人暗杀了。
因为武则天的信任,来俊臣胃口愈来愈大,想独掌朝廷大权。他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实力大,索性告到他们的头上。可是这次他没能得逞,反对他的人愈来愈多,武则天只好下令将其处死。就这样,两个蓄意害人的人,终究以害自己的结果而告终。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莫过于“忠”“恕”二字。“忠”则能得到朋友的信任,“恕”则能处理好与朋友的矛盾、过失。如何贯彻“忠”“恕”二字,行事之前还需要常常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仁”,是否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一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言:字。
行:实践。
其:语气<副>,表揣测,大概。
恕:体谅,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行为准则
这也是孔子对践行仁的原则的表述:恕道。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是“仁”的内涵之一,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人活于世,要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篇》)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夫:那
兴: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迩:近
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那《诗》呢 《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第十二章论述了《诗经》的价值,呼吁大家学习《诗经》。
阳货:即,阳虎,季氏的家臣曾权倾朝野,
炙手可热,后在政权斗争中失败,逃往晋国
孔子谈《诗经》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三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兴”以心动,“观”以心用,“群”以正心,“怨”以泄心之忿,兴观群怨皆以心为。所以,学习贵在用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此,修身在正心。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可以兴
朱熹解《论语》中“可以兴”为“感发意志”。又在《诗集传》中解“兴”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詞也。”《诗经》之“兴”,以及后世诗文创作的“兴”,实际上是有好几重意思的。但朱熹所言,大抵不错。
看到柳树,引起了离别之情。夕阳西下,突然就想念故乡了。这个柳树、夕阳就是兴。柳树、夕阳感发了意志,如果写入诗文,柳树或夕阳是先言之他物,引起的愁情是所咏之词。
这是诗文创作的时候,“兴”的运用。有一个东西,引发了某种思绪。在孔子的话中,《诗》就是引发思绪的那个东西,《诗》可以兴,就是说《诗》可以引发你的某种思绪。
孔子所言的《诗》可以兴,可以引发某种思绪,指的是通过《诗》引发道德修养的道理。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2.可以观
《诗》可以观。一般认为有两重意思。
第一是郑玄所言“观风俗之盛衰”,这个观点的基础是关于《诗》的由来的“采诗”或“献诗”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既然诗是这么来的,那么自然诗中反应了盛衰的国家人民状况,从中可观盛衰。朱熹《集注》云:“考观其得失。”“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意思是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第二是观志,这个意思是更主要的。先秦盛行“赋诗言志”。“赋诗言志”,本身就是一种兴,是一种断章取义,诵《诗》中的一首,从中引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诗》可以观,指的是通过别人所赋之诗,可以观得其志。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3.可以群
可以群的基础是可以观。通过赋《诗》,观到其志,了解他是怎样的人。在这基础上,才会“群居相切磋”或“和而不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是需要群居切磋的,然而“君子和而不同”。群或和,都在于《诗》的言志和观志。人家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人。既不会孤立无友,又不会随波逐流。
朱熹《集注》云:“和而不流。” <<中庸>>:子曰“故君子和而不流(跟风,丧失自己的原则),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强哉矫:矫与强同义,刚强,坚强之义。哉表示语气。(所以君子与人平和相处而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而无偏无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清明,不因挫折而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节操,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4.可以怨
《诗经》中有很多怨刺之诗,那就是《诗》的可以怨。对现实不满了,赋诗以怨。这是可以怨的功能。如《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獾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一首伐木者之歌,描写了一群奴隶制作车轮时的劳动情景,讽刺、揭露了奴隶主不劳而获、残酷剥削奴隶的罪行,反映了奴隶的觉醒与反抗,反映了劳动者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强烈不满。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礼记·经解》有言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一语成为后世“可以怨”的规则,就是说怨的时候,不能过分,指天骂地,叫嚣怒号,那不成,那不“温柔敦厚”。怨,也得委婉含蓄,这样,人们才会称赞其“温柔敦厚”“有风人之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第十二章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近。
事:通“侍”,侍奉。
《诗》的社会功能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研读文本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学《诗》的重要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
运用反问和排比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
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
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
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
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在《〈论语〉十二章》中,君子有着什么样的品质?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
①君子好学,慎言与敏行。如“就有道而正焉”。
②君子重义轻利,有正确的义利观。如“君子喻于义”。
③君子见贤思齐,于己内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待人宽恕,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君子热爱真理,持之以恒。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⑤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
⑥君子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10.克已复礼,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自我约束
11.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
君子之德
修身养性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情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谨言慎行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
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表里如一
外求
内修
3.朝闻道,夕死可矣——追求真理
8.止,吾止也;进,吾往也——锲而不舍
12.学《诗》 兴、观、群、怨——养德增智
2.人而不仁,如礼何 如乐何——重视仁德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我反省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勇于担当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仁、勇
第四章 联系现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在《〈论语〉十二章》中,君子有着什么样的品质?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
①君子好学,慎言与敏行。如“就有道而正焉”。②君子好义,有正确的义利观。如“君子喻于义”。③君子于己内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待人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君子热爱真理,追求真理持之以恒。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虽覆一篑,进,吾往也”。⑤君子行道之貌,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⑥君子行道之法。“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论语》中对人提出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士——君子——仁人——圣人
如何成为“君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请大家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每章的中心思想,并以“君子人格”为核心概念,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梳理文章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君子人格
做什么
怎么做
此时,如果让你们选取一个字,概括君子人格,你会用——
仁
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共出现过109次,但是不同的章节对于“仁”的内涵有多种表述和阐释,那“仁”究竟是什么?请结合PPT文字进行总结。(合作探究)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既然儒家精神有意引导我们成为像君子一样有情怀,有志向,有担当的“仁”人,那大家作为新时代青年,究竟该怎么做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毛泽东欲穷九天五洋,有邓小平在南海画圈,有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梦,他们的行动若盛日当空带来光明,有黄文秀奔赴山间驱逐贫困,有秦玥飞俯首农田促乡村发展,有钟南山逆流而上扛起抗疫大旗,他们的努力若惊涛骇浪折断贫弱的桅杆。所谓英雄,不过是一群普通人挺身而出,即使身无半亩,仍然心怀天下;而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更应该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并做到内外兼修,将儒家兼济天下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确实需要论语的智慧。《论语》中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借鉴意义。但是论语的理论体系必须加入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论内核之中去,才能与健全的商品时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谐,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一言以蔽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思考:《论语》的当代价值
从历史角度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从世界角度
孔子被联合国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论语》是一部生命面向生活的学问。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
了解中华文化,应该从《论语》开始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近代学者柳诒徵(yí zhǐ):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以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论语》是上古文化的一个总结和提炼,
同时又是后世文化的一个开启和发明。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是知识体系
《论语》是价值体系
《论语》是文化体系
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
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
《论语》是知识体系
读《论语》能让人心智成熟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
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是价值体系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
《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人活在现实世界里,但是现实的世界只是“实然的”世界,人追求的是“应然的”世界。
读《论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
学会做价值判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一生进退有依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是文化体系
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然后才有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民族?
因为有文化认同感。历史是否中断,看文化的认同有没有中断。
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差距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
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
中国几千年维护国家统一的最伟大、最恒久的力量,不是秦朝的军队,而是那些在乡村拿着一本线装《论语》,带领学生们朗读“子曰学而时习之”的私塾老秀才。
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
思想家梁漱溟:孔子的《论语》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
问题探讨
自己选择一两则内容,结合现实在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请大家以“论君子成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
中的“ , 。”这两句话来概括。
朝闻道 夕死可矣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
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 , ”。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论语〉十二章》中,“ , ”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
么用的句子是“ , ?”。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
去做的句子是“ ”。
克己复礼为仁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
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 ”。
人而不仁 如礼何
8. 《增广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卫灵公》中
的“ , ”所讲的道理相似。。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9.《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
语·子罕》中说“ , , 。”,希望自
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7.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
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
“ ,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0.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
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
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朝闻道 夕死可矣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理解性默写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答案】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谢
观
看!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