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伟大的复兴》名师解读
第一部分 课标解读
本单元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课标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阅读和研讨语言典范、论辩深刻、时代精神突出的革命传统作品,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学习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事迹,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体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辛勤劳动、不断创造的高尚品质;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精读反映革命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注意选择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艺术形象,弄清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获得审美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2)阅读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特别注意选择具有理论高度和引领作用的论著,分析其中论证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体会革命理论著作严密逻辑和崇高精神有机结合的特点,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3)阅读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访谈、述评等实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以正确的价值观,深入理解其内容,学习其写作手法。
2.教学提示
本任务群为0.5学分,9课时。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既要关注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又要尽量有针对性:同时要视野开阔,努力发掘新的材料,尤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新材料,使这一任务群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敏锐发现热门话题,开展研讨活动,增强学生的论辩能力。也可在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基础上,邀请观点正确、有影响力的专家来指导、答疑或总结,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
重视对作品有关背景的深入了解,可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课外活动,获取真实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整理采访记录,撰写学习体会和感想,以加深对革命活动背景和英雄人物思想境界的深刻理解。也可与历史课、地理课结合,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在提高思想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口头交流、现场记录、文稿整理、理论论证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部分 单元深度解读——走近学科素养
【单元目标和核心素养落实】
语文核心素养和单元目标对照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与语感 体会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等不同文体的风格特点,学习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整合与语理 概括段意和文意;把握文章线索,厘清行文脉络;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交流与语境 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判断句,体会词语和句式的语气及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 直觉与灵感 比照阅读同类作品,发现异同
联想与想象 实证与推理 再现文章的场景,根据细节和事例感受人物的精神面貌
批判与发现 能根据实际问题情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验与感悟 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
欣赏与评价 把握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等不同文体的风格特点,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表现与创新 赞美身边的英雄人物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意识与态度 学习中国革命文化中艰苦探索、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选择与继承 包容与借鉴 以革命理论说服人,以英雄人物打动人,以崇高精神鼓舞人
关注与参与 关注身边的英雄人物,歌颂身边的英雄人物
【必备知识】
语言知识 了解开幕词、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的基本知识
语言表达 掌握文中的判断句式、排比句式等句式知识:分析人物及叙事场景、片段,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学习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掌握新闻各个部分的基本特点;掌握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的写法;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文学知识 了解开幕词、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的有关知识;了解毛泽东等作者的生平及成就
文化知识 长征精神;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学科能力】
单元能力目标分解 考点对标
学习理解 观察记忆 留意生活中的每个人;记住关于开幕词、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的基本知识 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信息提取 走进问题情境,提取文本信息,逐步深入理解各篇课文
分析概括 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分析行文思路;概括文章段意,提炼文章主旨,概括单元主题
领会理解 理解和把握作品体现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
实践应用 应用交际 参与课堂讨论;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课文 清晰地阐述事理;思辨类文章的素材积累
解释推断 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策略运用 不断地积累实用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并用于阅读实践
创新迁移 发散创新 本单元各课间的阅读迁移及课外阅读迁移 思辨能力和鉴赏能力
批判赏析 关注群文阅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能写身边的英雄
内化完善 学会阅读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等文章,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豪情,充分把握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内涵,获得崇高的体验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 学习理解能力: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 2.分析散文的线索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新闻材料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
第3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 冯健 周原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钟华论
第三部分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光辉历史,感受其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充分把握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内涵,获得崇高的体验。
2.结合历史背景研读相关作品,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把握作品的内涵,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
3.把握政论文新闻纪实性回忆录等不同体式的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4.学习这些作品对材料的巧妙运用,通过大量阅读以及观察生活,积累有用的素材,满足常口语和书面表达的需要。
教学要点
价值导向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单元总体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革命理论、赏析英雄模范形象、理解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传承革命意志,铸造革命品质。 1.了解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光辉历史,知道重大历史事件。 2.梳理中华民族奋斗路上革命英雄与时代模范的突出事迹,概括人物形象 3.知道政论性开幕词、纪实性回忆录和新闻等不同体式的作品的风格特点 4.了解材料的来源,积累有用素材。 1.概括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感受洋溢于作品中的革命豪情与建设热情。 2.感受并鉴赏作品中的形象之美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 3.体会革命先行者的革命情怀与伟大品格,思考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现实意义。 4.分析并掌握开幕词、回忆录和新闻等不同体式的作品的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5.收集并整合材料,抒写对家乡英雄模范的赞歌。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先进的革命理论,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背景。 2.梳理文章内容与层次,知道会议的性质、任务等信息 3.概括政论性开幕词在用词、句式等方面的特点。 1.思考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厘清文章结构,感受政论性开幕词严谨的逻辑。 2.体会文中强烈的情感,探究开幕词的情感表达特色。
2.《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探究长征的伟大意义,思考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感悟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对正义和人性的坚守,引导学生深化对我国革命事业的认识与思考。 1.了解长征的相关背景,梳理文中记录长征胜利的重要场面。 2.了解百团大战的相关背景,明确八路军救助日本小女孩这件“小事”对中日两国的深远意义。 3.梳理回忆录中的历史资料,理解中国革命的正义性质。 1.概括长征精神,明确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2.把握回忆录注重情感表达的写作特色,感受革命精神的感召力量 3.分析回忆录细节记录的重要作用,感悟作者对革命的不同侧面的认识和思考。
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了解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不懈追求,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认识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1.梳理消息中的重要场景,区分其中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 2.梳理人物通讯中人物的典型事例与个性语言,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3.归纳人物通讯的写人手法。 1.掌握消息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 2.关注消息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消息的独特视角。 3.理解人物通讯在选取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感受写人记事中抓住人物语言表现人物精神的重要作用。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高尚品格,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科学抗疫、深化变革的理性思考,体悟中国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 1.了解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历史事件 2.梳理通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通讯写作的不同角度。 3.把握作者观点与情感,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1.了解通讯多角度、分层次进行综合报道的写作特色,掌握回顾与总结、叙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理解文中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句子,体会名言、诗句、格言式句子等对表达作者观点与情感的作用 3.比较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的异同。
表达与交流 感受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认识中华民族奋斗路上的英雄模范形象及优秀品质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学会发现并记录身边的英雄模范事迹。 1.了解材料的不同来源与形式,收集不同类型、不同维度的材料。 2.运用设计、排版等知识,编辑班级文集。 1.甄别材料,选取典型素材作为写作素材。 2.寻访家乡先烈,以人物事迹简介的方式记录其精神品格。 3.选取典型事例,以人物通讯的方式记录家乡时代模范的故事。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