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三:编写英雄文集》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三:编写英雄文集》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8 19: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三:编写英雄文集》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这一学习任务主要完成两项单元学习成果:通过跨媒介阅读,学会收集并整理材料,记录红色精神的历史回响与时代新声;修改并收集全班同学作品,编辑成班级文集存念。
课时:2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比较分析不同形式的作品对材料的不同处理方式。
2.学习收集并整理材料,能真实地记录人物与事件。
教学重难点
学习收集并整理材料,能真实地记录人物与事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旧中国,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在中华大地拋洒热血;到了新中国,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不懈奋斗。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模范,每个时代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录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中,拨开时间的迷雾,探寻英雄模范的踪迹吧。
学习活动一:跨越媒介,寻找影视魅力
青春奏响凯歌,热血铸就经典。荧幕上一部部红色经典作品是我们对历史的特殊记录与深情演绎。请观看《长征》《百团大战》等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比较文字与影视这两种记录与呈现方式的不同。
[教师助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部影片的观看与记录。影片的观看可以安排在课后,表格完成后由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示例:
影片名称 剧情简介 人物角色 重要情节 影片主题 影片评价 与文本不同的材料处理方式
《长征》
《百团大战》
《建国大业》
《焦裕禄》
《我和我的祖国》
其他
设计意图
通过跨媒介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同样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在不同艺术形式下的不同呈现。同时,通过与文本的比较分析,能让学生明白不同表达需要下材料的不同取舍与运用。
学习活动二:寻访踪迹,传递精神火种
1.通过文字阅读和影片观赏,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处理方式呈现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还原一个历史情境,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材料。每种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侧面是不同的,请结合本单元作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针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我们可以收集哪些形式的材料。
示例:
材料类别 材料的不同形式(来源)
文字类材料 包括正史、类书、地方志、档案、家谱、日记、笔记等。卷帙浩繁、维度各异,可能存在历史局限性
实物类材料 包括器物、遗址、旧居、旧照片、旧报刊等
图表类材料 图表史料是对文字史料的一种补充,其中表格类史料是根据文献资料研究编绘而成的,更有直观性和概括性
音像类材料 如录音、影像视频等资料
口传类材料 如民间流传的典故、民歌、民谚、民谣、方言、曲艺和人物访谈等
2.根据上述资料收集的方法,以家乡的先烈为主要对象,收集多种形式的材料,记录其人其事。
[教师助力]
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活动。
示例:
(1)收集有关先烈的历史文献资料,以网络、图书馆等作为主要信息渠道,记录与之相关的人与事。
(2)组织学生进行先烈踪迹的寻访活动。主要以先烈旧居、纪念馆、博物馆等作为实物研究资料。
(3)通过对先烈后代、当地文化馆负责人等进行人物访谈,收集后人对先烈的回忆与研究资料等。
(4)整理各类资料,探究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思考其精神品质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家乡先烈的事迹材料,思考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
作业
请选择家乡先烈中的一位,为他写一篇事迹简介,400字左右。
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落实本课教学目标——学会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和运用材料。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抓取典型事件、以言见人、细节刻画等写人手法书写家乡的英雄模范。
2.收集单元学习过程中写的先烈事迹、英雄模范的人物通讯,制作班级文集。教学重难点
运用抓取典型事件、以言见人、细节刻画等写人手法书写家乡的英雄模范。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了家乡先烈的事迹,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那么,在今天,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批人,在自己的人生轨道里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奉献着光与热?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拿起手中的笔,一起记录我们身边的英雄模范。
学习活动一:抓取典型,记录身边故事
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人物,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写完后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与互评,并作修改。
[教师助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在家乡医疗、教育、服务等行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或是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乡镇企业家、志愿服务者,或是在重大社会事件中有突出事迹的人(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有很多值得记录的模范人物)。学生在收集材料时也可以适当参考地方媒体的相关报道,综合多种资料,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写作。
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 材料来源真实可信且丰富多样;选取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精神品质,关注细节刻画,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叙述视角与叙述顺序恰当,能用小标题多角度、分层次地组织材料
达标 材料来源真实;选取的事例较为典型,人物刻画有细节、有语言;有一定的叙述顺序,有小标题设计
继续努力 材料来源真实;选取事例不具代表性,人物描写无细节刻画,叙述顺序欠缺逻辑
2.对照评价量表,根据自评互评的结果修改自己写的人物通讯,总结交流写作经验。
设计意图
通过对家乡英雄模范的书写,将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在迁移运用中巩固知识,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评价量表的设计可以落实对人物报道的写作要求,提供思维维度,同时激发学生自评互评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学习活动二:设置板块,编写专题导语
收集学生佳作,整合先烈事迹简介、英雄模范的人物通讯等作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为文集命名,筛选合适的文集名,拟写卷首语,并根据学生作品的不同体式或不同视角划分板块,撰写文集结语。文集印刷后在班中传阅。
示例:
文集名
卷首语 板块1: 板块导语1: 结语
板块2: 板块导语2:
······ ······
作业
课后继续完成人物通讯的修改以及文集的编辑,记录本单元的学习感悟与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对修改后的学生作品进行分类编辑,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形成可视、可测的学习成果。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