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09 11: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试卷
第Ⅰ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I试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80分钟。
单项选择题(共25题,1-10每题1分,11-25每题2分,共40分)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下列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麦芽糖 B.解旋酶 C.多巴胺 D.肌蛋白
2.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O2由乙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3.踢毽子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运动员要做到灵活地踢、接毽子,需要运动系统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当然也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共同构成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类不受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D.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4.当蛙的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 )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正 C.内正外正 D.内负外负
5.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⑤
B.图中④为突触前膜
C.兴奋在突触小体内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
6.呼吸中枢、平衡中枢、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渗透压感受器依次位于( )
A.脑干、大脑、大脑、下丘脑 B.脑干、小脑、大脑、下丘脑
C.大脑、小脑、大脑、脑干 D.小脑、脊髓、脑干、大脑皮层
7.下列关于人体排尿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髓先于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信号
B.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协调的结果
C.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阻抑尿的排放
D.若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
8.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能够控制躯体运动;而自主神经系统则是支配内脏、血管、腺体的神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既不受意识支配,也不受大脑调控,是完全自主的
B.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二者都属于传出神经
C.大脑皮层既有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也有条件反射的中枢
D.感觉性记忆不是真正的记忆,第一级记忆和第二级记忆相当于短时记忆
9.当你参加生物学考试专心答题时,参与工作的语言中枢主要有( )
A.V区和S区 B.V区和W区 C.H区和W区 D.V区和H区
10.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分别是(  )
A.小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B.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C.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
11.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泰默认为: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
B.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D.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12.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13.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B细胞既可感知血糖浓度变化也可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
B.图示中的效应器是胰岛B细胞
C.甲为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
D.胰岛素的分泌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减少血糖的来源
14.寒冷的冬天,当人们由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5.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调节的特点( )
A.反应速度迅速 B.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C.作用时间短暂 D.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16.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所示;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若要提取血浆蛋白,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1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蛋白、载体蛋白、消化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坎农提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调节
D.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18.实验发现,切断支配心脏的神经S,可使心跳加快,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S是传入神经,其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反的
B.神经S和交感神经都是不受大脑和脊髓支配的自主神经
C.只有脊神经能支配心脏等自主活动,脑神经仅支配躯体运动
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19.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0.如图是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示意图,①~④为神经递质的四个去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小体中信号的转换途径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B.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图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就会产生动作电位
D.图中②、④分别表示神经递质被酶分解、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
21.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调节松果体的活动是--种体液调节过程
B.褪黑素调节垂体的活动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控制光暗信号会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HPG轴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22.研究动物内分泌腺的机能和各种动物激素的功能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物生理实验,下列关于动物生理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时可以用注射法,不能用饲喂法
B.动物选材分组时,有时要求动物的体重、生理状况等相似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C.使用注射法时,实验组注射的某溶剂溶解的动物激素,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以用摘除法,实验组摘除甲状腺,对照组进行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23.尿崩症分两种:因抗利尿激素(ADH)的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CDI)和因肾脏对ADH敏感性缺陷引起的肾性尿崩症(NDI),临床上可通过禁水加压(禁止饮水10h后补充ADH)实验进行确诊。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DI患者因垂体不能合成ADH而引起尿崩症
B.NDI患者体内ADH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要少
C.禁水加压实验后,C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升高
D.禁水加压实验后,N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降低
24.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B.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
C.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5.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都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的
B.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二、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C.清除侵入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自稳功能
D.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26.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箭头①②③表示相应的内环境中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健康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转化均是双向的
D.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过程受阻均会引起组织液增加
27.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都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B.3种神经元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3种神经元中的树突主要接受信息,轴突主要传出信息
D.3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都参与构成神经组织
28.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
29.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有的是无机分子,有的是有机分子
B.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调节生命活动
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30.如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产生AB段变化的原因可能外界温度升高,此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B.若图表示正常人体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负反馈是重要的调节机制
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血糖变化,不同的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值都相同
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CD段起重要作用
吉林二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3题,每空2分,共计50分)
31.(共16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______中的液体(填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 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 _,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图乙中的 _____(填名称)。
32.(共16分)青蛙后肢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能迅速缩回,下图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射弧中,兴奋在a处的传导方向是 (单向或双向)。
当兴奋到达a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正电位”,形成该
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随后在c处发生的信号
变化是______。
(2)刺激图中b处能引起肌肉收缩,该过程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肉毒毒素能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递过程,使肌肉松弛。实验人员在c处注
射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b处:若c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则说明肉毒毒素可能通过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递;若C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收缩,则说明肉毒毒素可能通过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递。
(4)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________的变化,研究发现“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神经元之间谷氨酸过度堆积,引起突触后膜通透性增强,导致神经细胞涨破,其原因是________ 。
33.(共18分)如图表示某种雌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是________,结构C是________;结构C对A、B的调节机制是 ,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物质b是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
(2)过程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是________,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答案
单选题(共25题,1-10每题1分,11-25每题2分,共40分)
1-5 CCAAD BCBBB CDBDD DDDAC ACCDD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26. ABC 27.BCD 28.AC 29.ABC 30.ABD
31.(每空2分,共16分)
(1)B组织液
(2) 2/3 蛋白质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3) ⑤→④→③→⑥→⑦ 组织细胞
32.(每空2分,共16分)
(1) 单向 Na+内流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
(3) 不属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竞争突触后膜上的递质(乙酰胆碱)受体
(4) 由外正内负到外负内正 突触后膜通透性增强引起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大量吸水涨破
33.(每空2分,共18分)
(1) 下丘脑 卵巢 反馈调节 A 促性腺激素 mRNA
(2) 自由扩散 糖蛋白(蛋白质) 决定不同受体的基因不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