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 生物与环境
18 和谐相处
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1
动植物与铁路
阅读下面的两则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槐树,挡住了宝兰二线铁路的扩建,为避开此树,有关部门不得不将铺设的铁路绕了个大弯子,这一绕,多花了2000万元人民币。
青藏铁路西藏段工程,为了避开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铁路绕避林周改道羊八井,延长线路30千米,为此增加投资3亿元。
为了一棵树或黑颈鹤保护区,花费那么多的钱值得吗?
观点一:花那么多的钱值得,可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观点二:花那么多的钱不值得,省下的钱可以建新的保护区,栽更多的树。
那么你有什么想法呢?就这个话题开个辩论会吧
注意事项:正反双方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围绕观点和任务,分头查阅资料,搜集证据;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出辩论提纲。在辩论过程中要注意倾听本方和对方的辩论内容,可以为本方观点不断补充新的理由;别人提到过的理由,请不必再重复提出,辩论中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防止跑题。
正方观点:
花那么多的钱值得。
反方观点:
花那么多的钱不值得。
小结:通过辩论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有些自然环境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有时不得不做出必要的让步。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它们需要我们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生产、建筑等方面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如过量采伐、过度放牧造成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山区出现了大批供游人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的楼堂馆所,大量的动物被迫搬往森林、山间更深处生活,被人类抓住的就当作野味杀害了,
没有了植物保护的土地更容易水土流失,在恶劣天气下更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居住用地大量侵占了动植物的栖息地
大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人类不能没有大自然。所以我们不能通过破坏大自然来发展经济,那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使用无铅汽油
美丽乡村
城市绿化
骑车或步行上班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还有很多,请你说出你知道的其他实例吧
禁止猎杀野生动物、保护濒危动植物、退耕还林、少用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爱护花草树木。
湖北省孝襄高速公路为了保护随州市洛阳店镇银杏保护区的两万多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银杏树,主动更改设计方案,增加投资4200万元,绕开了保护区。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至喜长江大桥处于“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为了给中华鲟“让路”两次否决建桥方案,最终增加投资两亿元,采取一跨过江、水中不设桥墩的建设方案。
应用与拓展
制作“和谐相处”宣传画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搜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关事实,制成宣传册或画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安吉县曾为摆脱贫困引进造纸、化工等企业,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来安吉人关闭重污染企业,治理生活污水,培植白茶、毛竹等绿色产业,把与自然和谐相处放在首位,如今安吉环境优美、经济繁荣,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维持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一点贡献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