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题3分,共66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
①硝酸铵溶于水②物质的燃烧③苛性钠溶于水④生石灰放入水中 ⑤醋酸的电离
A.仅①⑤ B.仅②③ C.仅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钠溶于水
3、已知 (1)H2( g )+1/2O2( g ) = H2O(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g ) = H2O( l ) ΔH3 = c kJ/mol
(4) 2H2( g )+O2( g ) =2H2O( l )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d>0 C、2a=b< 0 D、2c=d>0
4、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 )
A. C(s)+O2(g)===CO(g);ΔH=-110.5 kJ/mol
B. C(s)+O2(g)===CO2(g);ΔH=-393.5 kJ/mol
C. 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
D. H2(g)+O2(g)===H2O(g);ΔH=-241.8 kJ/mol
5、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正大力推广汽车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均为( )
A.碳氢化合物 B.碳水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6. 在100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
C(s) +1/2O2(g) = CO(g); ΔH = -110.35 kJ/mol
CO(g) + 1/2O2(g) = CO2(g); ΔH = -282.57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392.92 kJ B. 2489.44 kJ C. 784.92 kJ D. 3274.3 kJ
7.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CuSO4(s)+5H2O(l) △H= +Q1 kJ/mol
室温下,若将1 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 )
A.Q1>Q2 B.Q1=Q2 C.Q18、m A + n B p 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B每分钟减少1.5a mol/L,A每分钟减少0.5a mol/L,则m:n:p为( )
A、2:3:2 B、2:3:3 C、1:3:2 D、3:1:2
9、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02 mol/(L?min) B、1.8mol/(L?min) C、1.2 mol/(L?min) D、0.18 mol/(L?min)
10、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11、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 )
A. Na2CO3晶体 B. NaOH晶体 C. 水 D. CuSO4晶体
12、 在C(固)+CO2(气)=2CO(气) 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
(1)增大压强 (2)增加碳的量 (3)通入CO2(4)恒容下充入N2(5)恒压下充入N2
哪些措施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 ( )
A. (1)(3) B. (3)(5) C. (1)(2)(3) D.全部正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14、下列条件的变化,是因为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致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增大浓度 B. 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15、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碳酸钙中,若作如下改变的情况,其中能使最初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①盐酸的浓度不变,而使盐酸的用量一倍
②盐酸的浓度增大一倍,而使盐酸的用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③盐酸的浓度和用量都不变,增加碳酸钙的量
④盐酸和碳酸钙不变,增大压强一倍
⑤加入CaCl2溶液 ⑥加入CaCl2固体 ⑦将CaCO3用CaCO3粉末代替
A. ①② B. ②⑦ C. ②④⑦ D.全部正确
16、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多处核险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安全的新能源
B.核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氢气的燃烧热最高,且来源丰富、无污染,是一级能源
D.将煤制成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可以提高其燃烧效率
17、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20 kJ/mol。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 847 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 )
A.2:1 B.3:1 C.4:1 D.5:1
18、已知: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又知,常温下:4Al(s)+3O2(g)===2Al2O3(s) ΔH1
4Fe(s)+3O2(g)===2Fe2O3(s) ΔH2 下面关于ΔH1、ΔH2的比较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计算
19、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mL 2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经2min反应完全。如果反应前后浓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
A.v(Fe)=0.5mol/(L·min) B.v(H2SO4)=1mol/(L·min)
C.v(FeSO4)=0.5mol/(L·min) D.v(H2)=0.5mol/(L·min)
20、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4mol。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
A.等于1.6mol B.等于1.2mol C.大于1.6mol D.小于1.2mol
22、在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用定量、定浓度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反应所放出的CO2的体积。实验Ⅰ用的是块状石灰石,实验Ⅱ用的是粉末状石灰石。下列哪个图像能正确反映两种实验的结果( )
23、(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③C(s)+O2(g)===CO(g) Δ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ΔH为__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1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1,现有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6.8 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放出总能量为867.9 kJ,且生成18 g液态水,则混合气体中H2为______L,CO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精确至小数点后2倍)。
24、(14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
比,所放出的热量 ___ (填“相等”“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_ (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
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用50 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5.(10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分组实验
催化剂
①
10mL 5% H2O2溶液
无
②
10mL 2% H2O2溶液
无
③
10mL 5% H2O2溶液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④
10mL 5%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⑤
10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①______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②________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速率。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题3分,共66分)
24. (14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 2 )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 4 ) 不相等 相等
( 5 )偏小 偏小
25. (10分)
答案:(1)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浓度
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
(3)碱性 酸性
点拨:(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2)实验①和②的差别是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故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所以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的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
(3)据图可以看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最快,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