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 美术 第12课 写意山水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赣美版 六年级下册 美术 第12课 写意山水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08 09:1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意山水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2、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3、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中国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4、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掌握美术欣赏、评价、表现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教学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感受山水画
1、播放山水画创作历史的短片——中国山水画源自汉代,在魏晋南北朝独立发展,于唐代步入青年,于五代宋初成熟。代表作主要有顾恺之的《庐山图》、张志和的《渔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临流独坐图》等等。这些作者既是画家又是诗人。《渔歌》就是张志和根据颜鲁公所赠《渔歌》的诗意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创作的;王维的田园诗和山水画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近代山水画画家,如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富有个性的、具有现代情趣的艺术语言,推动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向更高更新的水平上发展,使我们祖国古老的民族绘画之树呈现出灿烂的青春光华。
2、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配以山水为内容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并提出“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和赞美祖国山水的名诗名句”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3、揭题:中国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出示课题“写意山水”。
二、技法示范,体验山水画
1、毛笔运笔及国画用墨的方法。
(1)毛笔运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教师演示,如左图)。表现云和水多用中锋,画出的线条轻盈流畅;表现树木则多用逆锋,画出的线条则苍劲、雄健。要画出一幅好的山水画,线条一定要刚柔相济,有质有韵,韵是线条运动的韵味、韵律、节奏,表达主观的精神,质是描绘客观对象的真实写照。
(2)国画用墨的方法:焦、浓、重、淡、清(教师演示,如下图)。 让学生先体验破墨法,即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的效果,然后用泼墨法来体现水和墨浓淡相宜的层次。
2、示范中国写意山水的传统技法:
三、主动参与,学作山水画
1、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自然山水风光图片(右图),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表现近山、远山、近树、远树。
2、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风光,画一幅构图比较完整的山水画。教师则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多元评价,展示山水画
从能否认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绘画形式、内容和特点;能否通过欣赏写意山水画,评价传统中国画魅力所在;能否用简单的勾、皴、染、点等山水画技法,体验笔墨趣味等几个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1、对课堂练习先做一番自我评价。
2、然后给同桌或同组同学评价。
3、展示代表性的作业,教师进行点评。
4、最后让学生们给自已创作的山水画配以恰当的诗句。
五、拓展延伸,创作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