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4.3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自主学习】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 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2、过程: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 制成了 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80年代,他又制造了 蒸汽机。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 时代。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大生产逐渐形成,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183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 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过程:随着 和 的发明和使用,便利了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3、影响: 技术的成熟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 的形成。电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产生与发展:1946年, 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 的基础。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 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
。
2、影响: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 的步伐。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迷津指点】
1、为什么电力代替蒸汽动力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世纪后半期,蒸汽动力方兴未艾,科学的新发现又催生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开始作为了一种新能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制,输电和配电设备的建立,使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广泛应用起来了。由于电力比蒸汽动力廉价而方便,动力又大得多,因此从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发达国家率先开始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应用成为继蒸汽动力之后的又一次能源利用的重大突破。
拓展提示:电力作为一利能源有一个创制过程: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发现了动物体内的电现象——1880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了“伏特电池”——随后,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创立了电磁学理论、法国安培和英国麦克斯韦又完善了电磁学理论——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8年,俄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1867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格拉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格拉姆也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从物理学上说,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诞生于1969年,其诞生的条件和原因如下:
(1)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革命就这样开始了。(2)电子计算机的创制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通讯联络等方面。电子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相结合成为电子网络技术,使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3)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社会需要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末,处于“冷战”的美国担心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破坏其军事通讯系统,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结果导致了互联网的产生。1969年10月,美国首先搭建了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这是由军事需要而研发成功的。
拓展提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出现了数次较大的变革。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问世,分别属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计算机。其中第五代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同步训练】
经典题例
例1、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得出信息,英国从事农、林、渔业的劳动力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说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C项明显不可能是根本原因,而A、B两项是由D引起的。所以答案选D。
例2、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解析: 汽船的发明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其余三项发明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答案选A。
基础训练
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
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2、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 A.蒸汽机??? B.轮船????C.汽车??? ?D.电视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下列各项不属于电力应用的是 ( )
A.爱迪生发明配电系统 B.电灯等电气产品的涌现
C.比利时的格拉姆依据电磁学理论设计出发电机
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用磁力产生电流”现象
4、首先将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是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 (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日本
6、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蒸汽机的推广 B. 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能力提升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其中不包括
( )
推动了机器生产和普及
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3、进入“蒸汽时代”,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但不能选择
( )
4、下列关于计算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和战争的需要 ②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③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是电子管 ④从第三代开始使用集成电路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1992年9月,克林顿把“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其竞选总统的口号。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推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雏形,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随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激励政策,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1995年,由欧洲委员会负责组织召开了“七国集团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专门讨论实现全球信息社会宏伟计划的有关问题。在亚洲,新加坡宣布要建立智能岛,韩国计划要成为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批国家,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对策,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知识和信息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4.3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自主学习】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 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2、过程: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 制成了 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80年代,他又制造了 蒸汽机。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 时代。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大生产逐渐形成,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183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 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过程:随着 和 的发明和使用,便利了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3、影响: 技术的成熟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 的形成。电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产生与发展:1946年, 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 的基础。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 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
。
2、影响: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 的步伐。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迷津指点】
1、为什么电力代替蒸汽动力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世纪后半期,蒸汽动力方兴未艾,科学的新发现又催生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开始作为了一种新能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制,输电和配电设备的建立,使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广泛应用起来了。由于电力比蒸汽动力廉价而方便,动力又大得多,因此从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发达国家率先开始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应用成为继蒸汽动力之后的又一次能源利用的重大突破。
拓展提示:电力作为一利能源有一个创制过程: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发现了动物体内的电现象——1880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了“伏特电池”——随后,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创立了电磁学理论、法国安培和英国麦克斯韦又完善了电磁学理论——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8年,俄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1867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格拉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格拉姆也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从物理学上说,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诞生于1969年,其诞生的条件和原因如下:
(1)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革命就这样开始了。(2)电子计算机的创制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通讯联络等方面。电子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相结合成为电子网络技术,使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3)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社会需要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末,处于“冷战”的美国担心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破坏其军事通讯系统,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结果导致了互联网的产生。1969年10月,美国首先搭建了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这是由军事需要而研发成功的。
拓展提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出现了数次较大的变革。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问世,分别属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计算机。其中第五代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同步训练】
经典题例
例1、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得出信息,英国从事农、林、渔业的劳动力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说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C项明显不可能是根本原因,而A、B两项是由D引起的。所以答案选D。
例2、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解析: 汽船的发明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其余三项发明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答案选A。
基础训练
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
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2、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 A.蒸汽机??? B.轮船????C.汽车??? ?D.电视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下列各项不属于电力应用的是 ( )
A.爱迪生发明配电系统 B.电灯等电气产品的涌现
C.比利时的格拉姆依据电磁学理论设计出发电机
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用磁力产生电流”现象
4、首先将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是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 (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日本
6、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蒸汽机的推广 B. 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能力提升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其中不包括
( )
推动了机器生产和普及
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3、进入“蒸汽时代”,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但不能选择
( )
4、下列关于计算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和战争的需要 ②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③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是电子管 ④从第三代开始使用集成电路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
1992年9月,克林顿把“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推动经济增长”作为其竞选总统的口号。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推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以互联网为雏形,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随后,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激励政策,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1995年,由欧洲委员会负责组织召开了“七国集团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专门讨论实现全球信息社会宏伟计划的有关问题。在亚洲,新加坡宣布要建立智能岛,韩国计划要成为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批国家,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对策,以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知识和信息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设镜亮标】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自主研读】
●“蒸汽时代”到来
一、背景(联系必修2 英国工业革命,理解其前提、条件)
1、17世纪末,英国 ,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2、18世纪, ,运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二、过程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 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 蒸汽机,提高效率。
2、80年代, 改进:“万能蒸汽机”
3、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很快得到推广。
三、意义
1、时代象征:人类进入“ ”。
2、社会生产: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 ,政治意义上的 形成
3、工业城市、工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形成许多 ,英法美等国成为
4、世界:蒸汽动力在 运用,各地联系加强,世界
●电气革命的出现
1、1831年,英国 发现 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2、 和 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3、 技术日趋成熟,到20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
1、1946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 基础
2、60年代,加紧研制(直接原因:“ ”的需要)
1969年,互联网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为
(中国接入:1994年)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时代象征: 开始出现(信息时代到来);
2、全球化:信息经济发展,加快 的步伐;
3、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借助 提高管理水平…… ;
4、社会生活:工作、社交、学习
消极: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围绕互联网竞争日益加剧,加剧世界动荡与不安;
创造的虚拟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讲解与探究: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早期蒸汽机不能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严重阻碍着机器的进一步推广。
2、标志: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影响
(1)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2)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标志: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3)完善:长距离输电技术日趋成熟。
探究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
2.意义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探究2: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动力的原因是什么?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③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联网产生。
(3)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功能: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以及信息导航等服务,支持个人电脑。
3、影响:
(1)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传统产业。
(3)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
(4)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探究3: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都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②虚拟社会中的腐朽文化、有害信息更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附:板书设计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背景、过程、意义
二、“电气革命”: 背景、成果、意义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巩固练习】
1.对人类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瓦特 D.法拉第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工业的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2.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是1800——1856年,这段时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而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3.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从泰坦尼克号遇难消息传出到600多人获救主要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
A.雷达技术 B.声像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讯卫星技术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12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对原有的电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通讯技术还取得多项突破,新的通讯手段如电话和无线电报出现了。
4.(2010江苏徐州模拟,21)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世界科技成就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解题关键材料信息是“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
5.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答案:C 解析:原子弹是为了战争而研制,电子计算机最早是为了计算炮弹弹道,火箭也是为了战争而研制,说明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 ,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 D.宇航技术
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应该是信息技术。
7.(2010山东日照高二期末,13)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一电话接线员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C.空姐一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一空姐—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答案:B 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物;电话是在19世纪末发明,飞机是1903年发明;互联网产生于20世纪后半期。
8.阅读下列材料:
使用蒸汽机的工厂越来越多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通过卫星、互联网把地球“网”在其中
请回答:
(1)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各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解析:第(1)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每一方面可从人类生活、国际社会等方面考虑。
答案:(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社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互联网的出现。(2)科技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网络犯罪、世界动荡等一系列消极影响。但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设镜亮标】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自主研读】
●“蒸汽时代”到来
一、背景(联系必修2 英国工业革命,理解其前提、条件)
1、17世纪末,英国 ,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2、18世纪, ,运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二、过程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 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 蒸汽机,提高效率。
2、80年代, 改进:“万能蒸汽机”
3、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很快得到推广。
三、意义
1、时代象征:人类进入“ ”。
2、社会生产: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 ,政治意义上的 形成
3、工业城市、工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形成许多 ,英法美等国成为
4、世界:蒸汽动力在 运用,各地联系加强,世界
●电气革命的出现
1、1831年,英国 发现 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2、 和 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3、 技术日趋成熟,到20世纪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
1、1946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 基础
2、60年代,加紧研制(直接原因:“ ”的需要)
1969年,互联网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为
(中国接入:1994年)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时代象征: 开始出现(信息时代到来);
2、全球化:信息经济发展,加快 的步伐;
3、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借助 提高管理水平…… ;
4、社会生活:工作、社交、学习
消极: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对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围绕互联网竞争日益加剧,加剧世界动荡与不安;
创造的虚拟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讲解与探究: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早期蒸汽机不能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严重阻碍着机器的进一步推广。
2、标志: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影响
(1)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2)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标志: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3)完善:长距离输电技术日趋成熟。
探究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
2.意义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探究2: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动力的原因是什么?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③电力的优势(方便、便宜、能量大)。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联网产生。
(3)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功能: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以及信息导航等服务,支持个人电脑。
3、影响:
(1)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传统产业。
(3)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
(4)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探究3: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都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②虚拟社会中的腐朽文化、有害信息更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附:板书设计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背景、过程、意义
二、“电气革命”: 背景、成果、意义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巩固练习】
1.对人类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瓦特 D.法拉第
答案:C 解析:第一次工业的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2.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是1800——1856年,这段时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而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3.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从泰坦尼克号遇难消息传出到600多人获救主要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
A.雷达技术 B.声像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讯卫星技术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12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对原有的电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通讯技术还取得多项突破,新的通讯手段如电话和无线电报出现了。
4.(2010江苏徐州模拟,21)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世界科技成就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解题关键材料信息是“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
5.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答案:C 解析:原子弹是为了战争而研制,电子计算机最早是为了计算炮弹弹道,火箭也是为了战争而研制,说明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 ,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 D.宇航技术
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应该是信息技术。
7.(2010山东日照高二期末,13)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一电话接线员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
C.空姐一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一空姐—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答案:B 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物;电话是在19世纪末发明,飞机是1903年发明;互联网产生于20世纪后半期。
8.阅读下列材料:
使用蒸汽机的工厂越来越多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通过卫星、互联网把地球“网”在其中
请回答:
(1)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各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解析:第(1)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每一方面可从人类生活、国际社会等方面考虑。
答案:(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社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的发明及其广泛使用;互联网的出现。(2)科技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网络犯罪、世界动荡等一系列消极影响。但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