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教材分析:
《有序地数图形》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智慧广场”的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到不陌生而且显得亲切,从“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这一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有序思考的方法,并且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并对它们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数一数简单图形的个数时,总是漏数,也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并能列出算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出图形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体会到按一定顺序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渗透分类思想。2.感受数图形、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呈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序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感受思考的有序性、完整性及合作学习的习惯。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感知有序数图形的必要性,体验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学会有序思考。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幅漂亮的图片。(展示用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的画)看,是什么呀?(机器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熟悉的图形?预设1:我看到了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有正方形。预设2:还有一个三角形和圆形。
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图形。你能快速数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师点课件出示:预设1:我数出了1个正方形。预设2:我数出了4个长方形。预设3:我数了2个圆形。预设4:我看见了有1个平行四边形。预设5:我看见了有3个三角形其他生不同的意见:4个,6个
师:恩?看来大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那三角形到底有几个?是不是都想去数一数啊?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数图形”的问题(板书:数图形)
【设计意图:课前出示的“机器人”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让学生找一找熟悉的图形以及每种图形各有几个,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直观感知了分类思想,由“三角形有几个?”的矛盾冲突,找到学生思维的起点,引入这节课的研究的主题--怎样数图形,也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出示信息窗
师:其实,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出示情境图)瞧,这窗户上面有吗?什么图形?长方形(点击课件出示)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这扇窗户上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师:哦,看来咱们同学都想研究(师生齐说: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的问题)。(黑板贴问题)
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探究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初步感知有序思想。
师:你们认为有几个呢?预设1:6个。预设2:4个。
师:嗯 到底有几个,想知道,该怎么办呀?(数一数。)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听清要求:认真地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这个图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拿出1号探究卡,开始行动吧。
探究卡1: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一共有()个长方形(学生在静静的研究)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数的这么认真,哪位同学愿意先来交流?
师:第一位小勇士,你来。先说一说一共数出几个长方形,再说说你是怎样数的,下面的同学可要听仔细,一会你要当小法官呢!预设1:我一共数了3个长方形。
师:他数出了最小的长方形,有3个。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预设2:我一共数了4个长方形,(边画边数),①②③,再加上最大的一个,就是4个。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预设3:一共有6个长方形。(边画边数)师领学生回顾:你们听清楚了吗?他是先数的小长方形,又数的大长方形,最后数的“中长方形”,也就是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中长方形。为了交流方便,咱们们以后就这样说,可不可以?师:还有没有其它答案?(生摇头没有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答案有3种,(板书:3个,4个,6个),老师可糊涂了(故作疑惑),小法官们,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你们同意哪个答案呢?
预设:6个。 师:同意6个的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手)恩,谁来说说为什么不同意这两个答案呢?预设:这两个答案都数少了,我可不同意。
师:(惊喜地表扬孩子们)你们都是合格的小法官,都判断出了一共有6个长方形。既没漏数也没有把同一个长方形数两遍。
师:谁也数出了6个长方形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刚才这位同学是这样数出了6个,先数了小长方形,又数了大长方形,最后数了中长方形。(师边比划边说)哪位同学的的数法有和他不一样的吗?把你的数法和大家交流一下。预设:我先数小长方形有3个,再数中长方形有2个,最后数大长方形有1个,一共有6个。
师:哦,比较一下刚才的两种数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呢 预设1:我最喜欢从小到大的数法。先数小长方形,再数中长方形,最后数大长方形。预设2:我觉得从小到大的顺序比较好,如果顺序打乱了的话,不好记。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第二种数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数,比较好。那就是先数小长方形,(板书:小,有3个)再数中长方形,(板书:中,有2个)最后数大长方形(板书:大,有1个)这样,按照从小到大地顺序去数比较好。
师:看来这个图形中的长方形有小、中、大三种,那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6个)3+2+1=6(个)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地探究“由三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学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在交流反馈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初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渗透了分类思想,为第二次探究积累了经验。】
探究4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体验有序数的价值。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由三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的问题,如果是由4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图形中,你们还能数出“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吗?”
师:拿出探究卡2,画一画,数一数吧,比比谁的速度最快。(生探究,师巡视。)
师:我看同学们都有答案了。谁愿意先来说说你的想法?预设1:我先数出小长方形4个,又数了1个大长方形,最后数出中长方形3个。预设2:我是这样数的,我先数出小长方形4个,又数出中长方形3个,又数出大长方形2个,(师及时提问:由三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有几个?)最后数出最大的长方形1个。
师:刚才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做了个简单的记录,(投影出示师整理的)第一位同学是这样数出的8个长方形,第二位同学是这样数出的10个长方形,比较一下,你赞同哪种数法,为什么?预设1:我同意第二种数法,因为从小到大的数法不容易乱套。预设2:我也赞同第二种数法,因为从小到大数很有规律。就是先数一个长方形,再数两个长方形,又数三个长方形,最后数四个长方形。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第二种数法,按照从小到大的规律去数比较好。想一想,有顺序地去数有什么好处呢?预设1:这样数长方形不能漏。预设2:也不容易把一个长方形数两遍。师:正如大家所说的,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分类去数,既不会漏数也不会把同一个长方形数两遍。也就是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小博士的演示吧。(边演示边板书)
师:同学们看,图(指着前面4个的长方形)中的长方形有4种,(手势指着)小长方形,有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三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有四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呢?(10个,4+3+2+1=10(个)。
师:像这样有顺序地去数,就能做到--(学生齐说)不重复、不遗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有序地”数图形的问题。(板书:有序地)看,同学们多真了不起啊,和电脑小博士想到一块儿去了。为我们自己伟大的发现鼓鼓掌吧。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有序地数图形的好方法,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从探究“由三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引入对 “由四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的探究,是学生思维深入、全面的过程,在交流中让学生体验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有助于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会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借助课件的演示,生动直观的呈现数图形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帮组学生归纳、总结数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师: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条线段,你会选择哪个答案呢?6个。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总结:先数了最短的线段有3条,又数了两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由三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合起来就是6条。
师:这种有顺序的数比较好。谁刚才也数出了6条线段的请举手?师环视表扬:看样子,第一题完成的不错,请看第二道题师:请选择。
师:你会选择哪个答案?这次,我想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谁愿意来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小结: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数线段的方法和数长方形的方法是(生齐说)一样的。都是有顺序地去数的。
师:还记得课前机器人的那幅图片吗?它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现在你还认为这个三角形一共有4个三角形吗?(点击课件)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快速完成自主练习1,开始。(学生静静的在数)让学生交流数的过程。
【设计意图:第一个小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图形、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体会到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图形中,进一步巩固数图形需要有序思考。第二个练习是对课前冲突的解决,使学生在具体的图形中巩固和提高数图形的方法,进一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变式练习:数田字格里的正方形个数。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写字用的田字格纸,里面也藏着今天研究的数学问题呢。你能数出一个田字格里面一共有几个正方形吗?生开始数。
有两个好朋友丽丽和豆豆因为这个事都吵起来了
师:你们同意谁的说法?预设:丽丽。
师:都同意丽丽的呀,那我们猜一猜,豆豆是怎样数出来的呢?(课件演示)听完之后学生笑,立即举手,师疑惑:发现问题了?预设1:我发现豆豆数地中正方形是长方形。师:快来指一指。生指着说。师:(点击课件,丽丽说话)我们来看看丽丽是怎么数的。师:我们和丽丽的想法一样了,师:豆豆听了你们的解释,心服口服了,我们听听他想对大家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好朋友对同一问题的争执,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通过总结、反思,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有序思维,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提高练习。
师:同学们,这次谁又来了?(课件出示:机器人)师:他肚子的形状是(生齐:平行四边形)老师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变一变,你能数出(点击课件出示问题)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吗?这次咱们来个小组比赛怎么样?
师分组:这三排1组,这三排2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比比哪组数对的人数最多。快速完成自主练习2,开始。 师来公布答案,并评选优胜小组。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练习,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所学,还能深化学生的思维。这次的数两层图形的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发展。】
联系生活,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数图形中的奥秘,咱们这一群会思考会交流的孩子们,来谈一谈你的收获吧。
预设:我知道以后数图形的时候,要有顺序地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师:你学会了有序地数图形的好方法。预设2:我以前都是乱数图形,现在我知道了要先数小长方形,再数中长方形,再数大长方形了。师:你体会到有序数地数图形的好处了。预设:我明白了数图形要按照一定地顺序,还明白了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师:看来,豆豆的错误给你了特别好的启示。师:其实,数图形还真是一门大学问呢,里面还藏着更多的秘密和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究!比方说由三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图形中共有3+2+1=6个长方形,(课件演示)3+2+1=6(个)四个呢?共有4+3+2+1=10个长方形,(课件演示)4+3+2+1=10(个)那五个、六个呢?(课件演示)? ?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相信在探究的过程中,你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有序地数图形的好处了。(指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今天研究的方法、规律,继续去探索新的问题,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后,把原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把这种探究的意识延伸到了课外,让他们形成新的技能,达到了本节课的又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