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眼镜和眼镜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眼镜和眼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4 12:32:32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眼镜和眼镜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富川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丙、乙
2.(2021八上·番禺期末)如图所示的眼镜(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3.(2021八上·临江期末)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小亮发现双眼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必须要带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由此可知,他所患的症状及需要佩戴的镜片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4.(2021八上·深圳期末)在图中,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5.(2021八上·坡头期末)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6.(2021八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7.(2020八上·宜昌期末)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二、多选题
8.(2021八上·本溪期末)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这些产品不仅会造成近视眼的高发,且存在着大量的蓝光,蓝光射入眼睛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青少年的眼睛健康。如图是一款有一种镀膜的防蓝光眼镜,蓝光射到膜的表面能够返回,佩戴这种眼镜能够保护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光照射到眼镜表面时发生反射现象,能够防止蓝光进入眼睛
B.近视眼形成原因之一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图中眼镜片是凸透镜
D.手机电脑的彩色屏幕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填空题
9.(2021八上·宜州期末)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10.(2020八上·石狮期末)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他看到物体的像是成在视网膜之   (选填“前”或“后”),他戴的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2021八上·岑溪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成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方”或“后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12.(2021八上·高要期末)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用手机上网课,和老师互动交流学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下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的是图   ,其矫正的原理是   图(填对应的序号)。
13.(2020八上·德惠期末)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 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 眼镜。
四、实验探究题
14.(2020八上·鼓楼期末)
(1)在图甲中,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15.(2021八上·东台月考)远视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疾,通常需要佩戴老花镜(一种凸透镜)来进行校正。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表示视网膜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乙),结合以上实验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
(2)若拿开眼镜,则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   (填“向前”、“向后”或“向上”)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由此可见,远视眼不戴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方”、“上方”或“后方”);
(3)若用不透明的纸遮挡着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那么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会____
A.变得模糊 B.亮度变暗 C.亮度不变 D.变为一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看不清远处,但看得清近处,是折光能力强,远处的光线在视网膜前成像,故甲图是近视眼的光路图,近视眼折光能力强,需要佩戴发散透镜,故丁图是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是看不清远处,但看得清近处,折光能力强,需要佩戴发散透镜。
2.【答案】A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坐在后排的小亮看不清黑板,必须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小亮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B。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甲图可知,来自于远处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了视网膜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特点,近视眼的纠正需要佩戴凹透镜,即为丙。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5.【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A不符合题意;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老花镜,B符合题意;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只能呈现一个暗斑,即能使光线发散,会在透镜后面出现一个光线较弱的大光斑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正对太阳光时,光斑如果不是在焦点附近,也会呈现一个较小的明亮的光斑,即是老花镜,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
6.【答案】B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透片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到一点,因此说明此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7.【答案】A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远视眼需佩戴远视镜,远视镜镜片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李老师要戴眼镜才能批改作业,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学生的容貌,说明李老师不能看清近处物体,但能看清远处物体,是远视眼,B不符合题意;
C.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后,C不符合题意;
D.远视眼的成因是: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看清远处的物体,近处看不清,是远视眼,利用凸透镜矫正。
8.【答案】A,B
【知识点】光的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防蓝光眼镜有镀膜,蓝光射到膜的表面能够返回,发生反射现象,能够防止蓝光进入眼睛,A符合题意;
B.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B符合题意;
C.图中透过眼镜片看到字是缩小的,所以该眼镜片是凹透镜,C不符合题意;
D.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手机电脑的彩色屏幕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现象时,可以防止光线通过;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0.【答案】前;大于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更明显,物体的像是成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
【分析】近视眼的像是成在视网膜之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1.【答案】前方;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相当于焦距变小,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片做的眼镜,延迟光的会聚。
【分析】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形成近视眼,利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片矫正。
12.【答案】信息;③;①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学生上课时和老师互动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是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近视眼成因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如图③。
近视眼的折射能力太强,矫正时需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后再入眼,如图 ①。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13.【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要带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14.【答案】(1)远视;凸透镜
(2)远视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后方,远视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相当于远视眼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需要折射光线会聚一些,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一个凸透镜。
(2)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分析】(1)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得光线提现会聚了,像距变小。
15.【答案】(1)凸透镜
(2)向后;后方
(3)B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因为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若拿开眼镜,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光屏的后侧,则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要想使像又变得清晰,应向后移动光屏。当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3)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后,由于其他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由于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像比原来变暗,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眼镜和眼镜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富川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丙、乙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看不清远处,但看得清近处,是折光能力强,远处的光线在视网膜前成像,故甲图是近视眼的光路图,近视眼折光能力强,需要佩戴发散透镜,故丁图是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是看不清远处,但看得清近处,折光能力强,需要佩戴发散透镜。
2.(2021八上·番禺期末)如图所示的眼镜(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答案】A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2021八上·临江期末)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小亮发现双眼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必须要带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由此可知,他所患的症状及需要佩戴的镜片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坐在后排的小亮看不清黑板,必须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小亮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B。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2021八上·深圳期末)在图中,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甲图可知,来自于远处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了视网膜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特点,近视眼的纠正需要佩戴凹透镜,即为丙。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5.(2021八上·坡头期末)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A不符合题意;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老花镜,B符合题意;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只能呈现一个暗斑,即能使光线发散,会在透镜后面出现一个光线较弱的大光斑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正对太阳光时,光斑如果不是在焦点附近,也会呈现一个较小的明亮的光斑,即是老花镜,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
6.(2021八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答案】B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透片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到一点,因此说明此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7.(2020八上·宜昌期末)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答案】A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远视眼需佩戴远视镜,远视镜镜片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李老师要戴眼镜才能批改作业,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学生的容貌,说明李老师不能看清近处物体,但能看清远处物体,是远视眼,B不符合题意;
C.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后,C不符合题意;
D.远视眼的成因是: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看清远处的物体,近处看不清,是远视眼,利用凸透镜矫正。
二、多选题
8.(2021八上·本溪期末)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这些产品不仅会造成近视眼的高发,且存在着大量的蓝光,蓝光射入眼睛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青少年的眼睛健康。如图是一款有一种镀膜的防蓝光眼镜,蓝光射到膜的表面能够返回,佩戴这种眼镜能够保护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光照射到眼镜表面时发生反射现象,能够防止蓝光进入眼睛
B.近视眼形成原因之一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图中眼镜片是凸透镜
D.手机电脑的彩色屏幕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A,B
【知识点】光的反射;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防蓝光眼镜有镀膜,蓝光射到膜的表面能够返回,发生反射现象,能够防止蓝光进入眼睛,A符合题意;
B.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B符合题意;
C.图中透过眼镜片看到字是缩小的,所以该眼镜片是凹透镜,C不符合题意;
D.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手机电脑的彩色屏幕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现象时,可以防止光线通过;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三、填空题
9.(2021八上·宜州期末)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0.(2020八上·石狮期末)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他看到物体的像是成在视网膜之   (选填“前”或“后”),他戴的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前;大于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更明显,物体的像是成在视网膜之前。
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
【分析】近视眼的像是成在视网膜之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1.(2021八上·岑溪期末)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成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方”或“后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前方;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相当于焦距变小,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片做的眼镜,延迟光的会聚。
【分析】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形成近视眼,利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片矫正。
12.(2021八上·高要期末)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用手机上网课,和老师互动交流学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下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的是图   ,其矫正的原理是   图(填对应的序号)。
【答案】信息;③;①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学生上课时和老师互动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是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近视眼成因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如图③。
近视眼的折射能力太强,矫正时需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后再入眼,如图 ①。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13.(2020八上·德惠期末)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 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 眼镜。
【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要带凹透镜来矫正。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四、实验探究题
14.(2020八上·鼓楼期末)
(1)在图甲中,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1)远视;凸透镜
(2)远视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后方,远视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相当于远视眼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需要折射光线会聚一些,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一个凸透镜。
(2)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
【分析】(1)远视眼是晶状体过薄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较弱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校正。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得光线提现会聚了,像距变小。
15.(2021八上·东台月考)远视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疾,通常需要佩戴老花镜(一种凸透镜)来进行校正。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表示视网膜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乙),结合以上实验请你回答如下问题:
(1)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
(2)若拿开眼镜,则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   (填“向前”、“向后”或“向上”)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由此可见,远视眼不戴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方”、“上方”或“后方”);
(3)若用不透明的纸遮挡着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那么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会____
A.变得模糊 B.亮度变暗 C.亮度不变 D.变为一半。
【答案】(1)凸透镜
(2)向后;后方
(3)B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因为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若拿开眼镜,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光屏的后侧,则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要想使像又变得清晰,应向后移动光屏。当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3)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后,由于其他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由于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像比原来变暗,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照相机镜头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