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五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罗湖期末)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显微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人的大小还是不变,所成的像大小也是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只会起会聚作用,不会起发散作用,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会聚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将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将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也是凸透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平面镜成像时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2019八上·北海期末)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台显微镜
C.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A、远处的物体到前面放大镜的距离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C、前面的放大镜相当于照相机,后面的放大镜相当于放大镜,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故B错误、C正确;
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由于两只放大镜的焦距不同,所以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2021八上·云浮期末)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戴凸透镜进行矫正,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4.(2020八上·北流期末)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5.(2020八上·城阳期末)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照相机照相时,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和放大镜是一致的
D.显微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电影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望远镜的目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放大镜的原理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和放大镜是一致的,C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6.(2020八上·深圳期末)小芬利用复式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球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何者正确(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玻片往右移,甲的影像会往右移而乙的影像则往左移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无论玻片往右移还是往左移,甲和乙观察到的影像移动方向都是一样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放大倍数过小,未必清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光圈相同时,通过的关系相同。
7.(2021八上·枝江期末)有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关于它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虚像
【答案】A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A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远处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物体反射的光经过物镜的光线越多,则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所以最后看到的是虚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用来观测远处的物体,物体发出的光已经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径较大的物镜来会聚光线。
8.(2020八上·邛崃期末)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显微镜
【解析】【解答】A.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故 A选项错误;
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选项错误;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选项正确;
D.由于是面镜,反光镜利用光的反射提高载玻片亮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距都是凸透镜,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2020八上·高明期末)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起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符合题意;
B.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所以,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玻璃瓶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在敲击时玻璃瓶的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10.(2019八上·青山期末)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云县期末)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靠近书本观察文字,发现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文字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相当于生活中的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答案】放大;投影仪
【知识点】显微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时候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像是放大的。
显微镜的物镜使微小的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物镜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时候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显微镜的物镜主要使微小的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
12.(2021八上·和平期末)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角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用 。
【答案】2;显微镜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和
相等,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由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C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是折射角。
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用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和界面。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3.(2020八上·铜官期末)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放大镜
【知识点】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远处的物体通过这种仪器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目镜将它放大,这种仪器是望远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14.(2020八上·九龙坡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 (选填“顺吋针”或“逆时针”)。
【答案】投影仪;顺时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2)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分析】(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当作用不同。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放大的像进行第二次放大,使看到的物体更清晰;
(2)物体通过显微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肯定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但是像的旋转方向与物体的旋转方向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
15.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1)凸透;物
(2)厚;6--12mm
(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故答案是:(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分析】该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五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罗湖期末)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
2.(2019八上·北海期末)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台显微镜
C.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3.(2021八上·云浮期末)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4.(2020八上·北流期末)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2020八上·城阳期末)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照相机照相时,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和放大镜是一致的
D.显微镜的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6.(2020八上·深圳期末)小芬利用复式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球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何者正确(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玻片往右移,甲的影像会往右移而乙的影像则往左移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7.(2021八上·枝江期末)有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关于它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最后看到的是虚像
8.(2020八上·邛崃期末)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9.(2020八上·高明期末)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0.(2019八上·青山期末)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云县期末)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靠近书本观察文字,发现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文字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相当于生活中的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12.(2021八上·和平期末)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角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用 。
13.(2020八上·铜官期末)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14.(2020八上·九龙坡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 (选填“顺吋针”或“逆时针”)。
三、实验探究题
15.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显微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人的大小还是不变,所成的像大小也是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只会起会聚作用,不会起发散作用,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会聚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将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将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也是凸透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平面镜成像时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A、远处的物体到前面放大镜的距离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C、前面的放大镜相当于照相机,后面的放大镜相当于放大镜,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故B错误、C正确;
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由于两只放大镜的焦距不同,所以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答案】D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戴凸透镜进行矫正,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电影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望远镜的目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放大镜的原理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和放大镜是一致的,C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6.【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无论玻片往右移还是往左移,甲和乙观察到的影像移动方向都是一样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放大倍数过小,未必清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光圈相同时,通过的关系相同。
7.【答案】A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A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远处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望远镜的口径越大,物体反射的光经过物镜的光线越多,则同一个物体成像越清晰,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望远镜看物体时,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所以最后看到的是虚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是用来观测远处的物体,物体发出的光已经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径较大的物镜来会聚光线。
8.【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显微镜
【解析】【解答】A.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故 A选项错误;
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选项错误;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选项正确;
D.由于是面镜,反光镜利用光的反射提高载玻片亮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距都是凸透镜,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
【解析】【解答】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起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符合题意;
B.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所以,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玻璃瓶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在敲击时玻璃瓶的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望远镜;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10.【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答案】放大;投影仪
【知识点】显微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时候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像是放大的。
显微镜的物镜使微小的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物镜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会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时候的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显微镜的物镜主要使微小的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
12.【答案】2;显微镜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和
相等,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由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C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是折射角。
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用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和界面。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3.【答案】望远镜;放大镜
【知识点】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远处的物体通过这种仪器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目镜将它放大,这种仪器是望远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14.【答案】投影仪;顺时针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2)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分析】(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当作用不同。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将物镜放大的像进行第二次放大,使看到的物体更清晰;
(2)物体通过显微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肯定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但是像的旋转方向与物体的旋转方向相同。
15.【答案】(1)凸透;物
(2)厚;6--12mm
(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1)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2)由题意可知,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满足:f<12mm<2f,即:凸透镜的焦距为:6mm<f<12mm;(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虽然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但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要使成的虚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物距,把凸透镜向上移动.
故答案是:(1)凸透;物;(2)厚;6~12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分析】该题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