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历史教学年会赛课课件:辛亥革命评价之探究拓展(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3课,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中)(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全国历史教学年会赛课课件:辛亥革命评价之探究拓展(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3课,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中)(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30 11: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辛亥革命评价之探究拓展讲授人:湖北省十堰市东风高中 张群一、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同一时代对辛亥革命的不同态度和评价,探究影响他们对辛亥革命评价不同的原因?
二、材料三——材料五反映了现代不同时期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探究影响他们对辛亥革命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合作探究】 材料一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唐文权、桑兵编: 《戴季陶集》
【史料收集】 材料二:(1911年12月24日)庆亲王对他(英国公使朱尔典)说:“所有在上海和华南的外国人都赞成共和,委实令人心痛。”
——[澳]骆惠敏编 《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理循书信集(上卷) 》
1月27号,法国外长告诉法国驻伦敦等地大使:迄今为止,六国至少分别地表现出了他们不介入的愿望。它们拒绝了对清皇室的金钱上的任何支持,也拒绝了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任何承认。
——章开沅等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材料三 “文革史学”站在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立场上,------对辛亥革命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立足于批”,甚至凡是资产阶级范畴的都是反动的、落后的,突出了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代表的光辉形象,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包括革命派则被丑化、矮化,甚至孙中山也难以幸免。材料四:(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
?学生1:从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并没有实现以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奋斗目标,我们只能说它失败了。

学生2:据有关资料: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五十年的总和。因此,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桎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辛亥革命成功了。 材料五:“从大历史的角度观察,辛亥革命实在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勇教授2011.6
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推崇、宣传)——立场
农民阶级(不了解)——知识见识局限
地主阶级(反对)——阶级立场
列强(中立、赞成)——国家利益
现代社会不同时期:
文革(立足于批)——立场,阶级斗争的需要
当代学生(成功、失败)——角度、依据材料
当代学者(避免内战,合乎利益)——视角、和谐社会的
需要
…… “历史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历史。她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思考:材料中的多样性等同于“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请用材料和已学知识来证明你的观点。【思维拓展】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尽可能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 从学术角度来观察、来理解,我们不一定强求对辛亥革命一定有一个所谓盖棺论定式的评价,其实这个学术研究的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才有所谓的与时俱进------我们不要把历史的评价或者所谓历史的定论给它固定化或者模式化,这个恰恰是我们应该改变的,就是说,全世界的历史学家追求的一个原则,都是实事求是,都是根据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认识来对历史做出新的或者是已有的评价。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评价的有关内容之后,请结合我们课堂总结的一些方法,选择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你自己对她们进行评价的小论文。【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