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1年、月、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1年、月、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8 10: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 月 日》教学设计
(
设计提要:
“年月日”在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后安排的,与老教材相比,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弱化了闰年平年的判断和计算,旨在使学生建立起年月日的概念,形成较系统的一个时间单位链,同时为后面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作铺垫。
)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6-49页“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供多种探索材料,让学生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是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年历卡若干、作业纸、投影。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这一内容是学生以后认识更长时间单位的重要基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而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努力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兴趣昂然。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网络百度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知识起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探究,并在开放生动的问题解决中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设计情趣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师: 同学们,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星期几?(生答、师板书)
师:在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问题当中就有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年、月、日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板书课题:年 月 日)
(
设计意图:
直接从询问学生,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来导入,是非常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直接揭示出课题,并为新课研究年月日的关系做好。
)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年月日
师介绍年月日的由来(结合课件演示)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
一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
2、分层探索,研究年历
①初步观察,了解年历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仔细观察年历,积累自己的发现。
(2)小组内及时进行交流与研究,共同完成学习单。
我研究的是 年
一年有几个月
各月的天数
一年的天数
②交流汇报
小组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如下:
一年:12个月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31天)
小月:二、四、六、九、十一(30天)
二月:28天或29天
③介绍大、小月记忆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小月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
拳头法:
凸出来是大月,凹进去是小月。边指边说口诀: “一月大,二月平(加以说明),三月大,四月小……”让我们一起来边讲边指吧。(出示课件)
师:谁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数?(请学生上台示范)
口诀法:
人们把十二月称为腊月,读“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师:记住大月,除出二月,剩下的就是小月。
小结:
师:你看,我们也学了拳头法、歌诀法去记大小月。现在每个人挑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吧!
游戏:
师:哪些是大小月,记住了吗?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报月份,大月男生举手,小月女生举手。为什么2月没人站起来?
3、结合知识,尝试运用
(1)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出生在几月?你出生的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2)老师出生在6月,你能告诉我,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今年老师的生日过了吗?
(3)8月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4)6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
设计意图:
通过数拳头,歌诀法能帮助学生很好记忆大小月知识,对于2月这个特殊月,教师应多做强调,通过游戏可以很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习完大小月知识后,马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运用,能很好帮助学生
理解所学知识。
所学。
)
三、深入研究,了解闰年
回顾学生学习单中不同年份各月份的天数,引导学生发现,除了二月份的天数不一定外,其他月份的天数都是固定的。整理部分年份二月份的天数如下:
年份 二月天数
1997 28
1998 28
1999 28
2000 29
2001 28
2002 28
2003 28
2004 29
2005 28
2006 28
(1)介绍说明,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2)发现闰年规律
⑴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发现闰年的规律为每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
⑵研究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
⑶判断平年与闰年,了解其特别性。
(3)介绍平年与闰年的科学常识。
(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判断平闰年,在计算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时应该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样方法计算出结果,平闰年的研究,学生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
万年历:http://www./s word=%E4%B8%87%E5%B9%B4%E5%8E%86&tn
百度【闰年】:http://baike./view/29649.htm
百度【世纪】:http://baike./view/109486.htm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今年一、二、三 月一共有多少天?
2 、十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3、判断题:
(1)每年都是365天。( )
(2)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
(3)1996能被4整除,所以1996年是闰年。( )
(4)1900是闰年。( )
(5)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
4、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5、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在外婆家吗
(
设计意图:
练习的设计注意分层次,有梯度,既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考查,也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练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趣味性

)
五、反思回顾、总结全课
一节课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把它们都装到你的大脑里吧!我们一起来看着板书回顾一下今天的收获。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所以我们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为祖国争光。
六、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12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大月 1、3、5、7、8、10、12月 31天
小月 4、6、9、11月 30天
二月 平年 28天
闰年(4的倍数、400的倍数) 29天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后作为公开课磨课上过3次,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每上一次,我都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最终完成此稿,第一次上此课,老师的过多讲授与包办,让学生被动学习,第二次上课,我能做到放手让学生去学,但对时间的掌控不到位组织学生活动调控不到位,第三次上课,我注重了以上一些不足,做到了既引导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设计这节课我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习兴趣为导向,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感到数学不仅有用,而且有趣,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或者他人传授的,在引导环节中,我设计了猜谜语这一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年月日的存在,引出课题后,我出示书本上的几幅主题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说一说,在一次次的错误纠正中,感受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存在,而又非常有用,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需要和学习兴趣,在突破重点年月日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卡片,从中去发现年、月、日相关知识点,学生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明白2月份的天数有不同,通过歌诀法和数拳头法让学生轻松记住年月日知识,在难点突破时,我在屏幕出现1997到2006年2月份的天数,让学生小组讨论去发现:“每四年中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探索平闰年判断方法的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也教会学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习服务的方法,引导学生怎么去利用“百度”查找公转、自转、万年历的知识,通过演示,让学生感受互联网知识有多么丰富,整节课,我通过互动游戏及歌曲结合所学的知识相机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精神状态,真正使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土。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时间的安排上会有点紧凑,要求教师一定要学会调控时间,对于生成性资源利用不够,有时候学生回答不到教师所提问题上时,我总会想着让学生绕着自己的目标走,以后在课堂的教学上还要多修炼基本功,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