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写作背景:
大诗人王昌龄再次来到边塞,这一晚,他久久不能入睡,来到帐外,望着苍茫的夜色笼罩着的边关,一弯新月在天边发出微弱的光茫,几堆篝火在草地上熊熊燃烧,阴暗寒冷的军账中,战士们有的手抚战刀默默无语,有的低头沉思,唉声叹气,他们是多么思念家乡,多么思念亲人呀!一个战士打破了沉默:“弟兄们,这战争连年不断,我们还能活着回到家乡吗?”战士们个个摇头叹息说:“万里迢迢来守卫边关,谁还能奢望回家,我们早晚都会战死沙场。”有的战士禁不住流下热泪,有的战士冲出帐外,在月光下仰头长叹……
王昌龄看见此情此景也不禁热泪纵横,他想起了飞将军李广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故事。心里产生了一个愿望:如果能有位像李广一样的猛将来带兵守边关,敌人一定会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再不敢妄想越过阴山,这样战争就结束了,战士们就可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过着幸福的生活了。想到此处,诗人提笔写下了出塞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 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出塞》
出塞:到边关守卫边疆。王昌龄:字少伯,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著名的边塞诗人。理解古诗的方法:
查——查字典。
连——连起来说一说。
补——发挥想象补充诗句中省略的部分。
调——调换古诗句子中词语的顺序。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未还:没有回家关:边关但使:只要,要是不教:不让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百发百中,威震边疆,被誉为“飞将军”。汉:汉朝秦:秦朝度:越过重点词语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诗句意思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胡马:指胡人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度:越过。
整体感知。
1、《出塞》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 )。
2、《出塞》中表现诗人对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的感叹的句子是(作者把秦汉以来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边关所进行的战争都概括了起来,反映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从军行》 (其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拓展延伸1]从军行:乐府古题,多用来描写军旅生活。王昌龄的这组《从军行》一共七首,这是第四、第五首。 [2]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寒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任江宁丞、龙标尉等微职。存诗一百七十馀首,长于边塞、送别、闺情宫怨等题材,在各体中尤擅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3]此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4]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5]穿金甲:磨穿铁甲。 [6]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这是首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 石灰吟 石灰吟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于谦:钱塘人。永乐进士。英宗复辟,被害。万历忠,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作者简介《石灰吟》是我国明朝时期的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该作品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闻名遐迩,脍炙人口
石 灰 吟
于 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
烈火焚烧若等闲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粉骨碎身全不怕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译文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这是一首( 托物言志)诗。作者以( 石灰 )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的品质和( 不同流合污 )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好处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 磊落)的襟怀和( 崇高)的人格。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