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古诗二首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1.会认“似、庐、笼、盖、苍、茫”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敕勒歌》。
3.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辽阔。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古诗二首
课堂导入
在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歌声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看到茫茫草原上,天是那样蓝,草是那样绿,风吹过,时不时出现了点点牛羊的身影;我仿佛听到那里的人在草原上牧羊时唱起的歌声。
北朝民歌
(439年—581年)
在我们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被编成了歌曲传唱,也有许多民间艺人,采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敕勒歌》就是一首北朝时期在民间传唱的歌曲。
初读诗文
作品简介
初读诗文
创作背景
敕勒,古代种族的名字,《敕勒歌》是敕勒人的牧歌,在传唱中成为他们的民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意字词读音。
诵读正音
初读诗文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意字词断句和节奏。
情境听读
初读诗文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sì lú lǒng gài cāng máng
似乎 穹庐 笼 盖 苍 茫
请你读一读这些词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似
sì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sì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笼
lǒng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lǒng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lú
广字头,带有广字头的字往往与房屋有关,如“庙、店、府、庭”等。
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lú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gài
瓶盖
盖子
盖被子
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gài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cāng
苍蝇
苍白
白发苍苍
苍
天苍苍,野茫茫。
cāng
集中识字
初读诗文
máng
茫
天苍苍,野茫茫。
máng
敕勒族的民歌
解读诗题
初读诗文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题探究
注释
①[见]同“现”,显现。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自主探究
平地
好像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青色
辽阔无边的样子。
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译文: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青天苍苍,大地茫茫,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题探究
请你读读诗,说一说敕勒川在哪里呢?
探究活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民族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问题探究
这里的天像什么呢?
探究活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的屋顶。
问题探究
请你用手势模仿一下穹庐笼盖在草原的情境吧!
探究活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好像蒙古包的屋顶,天下面盖住的草原就是敕勒人民的家——敕勒人民把整个草原当成了自己的家。
问题探究
这个家真美啊!请你读第二句诗,诗人还写了家中的哪些景物?圈一圈。
探究活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题探究
这个天和草原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探究活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的天空蓝蓝的。
草原一望无际,看不到边,非常辽阔。
问题探究
生活中“苍苍、茫茫”有不同的含义,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用上这些词吗?
探究活动
白发苍苍:
头发白白的
松柏苍苍:
松柏绿绿的
大海茫茫:
大海没有边际
云海茫茫:
云雾看不清楚
问题探究
风吹到草原上,又是怎么样的风景呢?
探究活动
风儿吹过,草浪动荡起伏,牛羊显现出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脚下天空就像一顶偌大的蒙古包一样,与四面八方的大地相连。蓝蓝的天空下,无边无垠的草原翻滚着碧绿的波澜,风儿轻轻吹过,茂盛的牧草随风荡漾,时不时出现了肥壮牛羊的身影。
听了诗歌的诵读,你的脑海中有什么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
问题探究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表达了敕勒民族对大草原的热爱与赞美。
这是一幅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啊!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说说看,这首诗抒发了敕勒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题探究
左右结构。“阴”右边“月”的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尖穿插到左下方
阴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苍
茫
似
野
阴
左右结构。“似”右边“以”第一笔竖提一笔写成,第二笔点的位置略高。
似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苍
茫
似
野
阴
左右结构。“野”“里”的最后一笔横改成提,右边“予”最后一笔不要多一撇。
野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苍
茫
似
野
阴
上下结构。“苍”下面的“仓”宽大,撇捺要舒展。
苍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苍
茫
似
野
阴
上下结构。“茫”的“亡”的点笔在右上格,收笔在横中线上。
茫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苍
茫
似
野
阴
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北方草原辽阔高原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游牧民族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家乡的由衷赞美。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苍苍 茫茫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茂盛 肥壮
热爱 赞美
布置作业
朗诵《敕勒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