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森林的故事:信息窗3《除法的意义》
【教材解读】
《除法的意义》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3的内容。这个信息窗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小动物被水围困,狮子队长率队去营救的情境。通过解决“救小鹿需要几条船”、“平均每组几只狮子”等问题,引出对除法初步认识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过平均分两种情况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第一个问题是从“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角度学习体会除法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从“按份数进行平均分”的角度体会除法的意义,明确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这节课,并非让学生简单地认识除法的样子,而是要让学生经历除法产生的过程,明白什么问题用除法解决。所以这节课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利用学具帮学生构建“除法”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根据除法的本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乘法算式。
3、能根据除法本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情境图编故事教师介绍上节课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进行了愉快的联欢会,今天,森林里又发生了什么?仔细观察,让学生讲个数学故事
分类整理信息,提数学问题故事里包含了很多的数学信息,分类整理,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讲数学故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领学生找信息提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将错综复杂的数学信息有条理地分类整理。】
新授
画一画解决第1个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提问:求救小鹿需要几条船,就是求什么?用上节课的知识画一画,分一分,看15里面有几个3?请学生交流提问:刚才在营救小鹿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师总结:要救15只小鹿,每条船救3只,要平均分,需要5条船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回顾了旧知识,还降低了新知识的难度,为接下来引出算式做好铺垫。】
列算式教师问能不能列个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请学生介绍两种不同的方法:3×5=15、15÷3=5师总结:这2个算式都能表示救15只小鹿,每条船救3只,要平均分,需要5条船。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已知的信息写在等号的左边,把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介绍除法(板书课题:除法),除法能很好地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一起来写除法算式,师介绍算式表示的意思,请生说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不同算式3×5=15、15÷3=5的计较,让学生理解按照通常把已知的信息写在等号的左边,把结果写在等号的右边的规律,这道题用除法更合适。】
读算式会读这个算式吗?板贴:15除以3等于5学生自己读
4、通过摆学具解决第2个问题:每组几只狮子?问:求每组有几只,就是求什么?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分一分,然后根据摆学具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问:刚才是怎样分小棒的?怎么知道是平均分?
师总结:平均分,仍然要用除法来表示一起来写算式:10÷5=2谁会读?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第2个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5、观察算式,学习各部分名称师小结:我们在帮助狮子队长救小动物的过程中,用到了平均分的知识(板贴平均分),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除法。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总结被除数、除数、商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结合具体情境,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升华为被除数、除数、商表示什么?为学生以后用除法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收获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师总结:知识上的收获真不少,狮子队长运用数学知识帮助了小动物,老师希望咱们同学能够学好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去帮助你身边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收获,结合本节课救小动物的故事,升华了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