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森林的故事:《平均分》
教学目标:
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森林里也迎来了大丰收。快看,小动物们正参加丰收聚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6个竹笋、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有其他的数学信息吗?生:2只熊猫、3只小猴、2只兔子、2只松鼠。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如果把这些果实分给小动物们,你愿意帮助它们吗?生:愿意。
共同探究。
帮助熊猫分竹笋,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那我们就先帮帮熊猫兄弟俩吧!要把6个竹笋分给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你想怎样分?生:哥哥分3个,弟弟分3个。师:你为什么想这样分?生:这样比较公平。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生:哥哥分4个,弟弟分2个。哥哥大,吃的比较多。生:哥哥分2个,弟弟分4个。弟弟小,哥哥要让着弟弟。生:哥哥分1个,弟弟分5个。
师:同学们真厉害,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在这些分法中,你觉得哪种分法比较合理?生:哥哥分3个,弟弟分3个。
师:哦,非常好!熊猫哥哥分3个,熊猫弟弟页分3个,每只熊猫都分3个竹笋,也就是说每只熊猫分的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师:我们把这种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平均分?生:每只熊猫分的同样多。
师:你能用6个圆片表示6个竹笋,把它们平均分给这两只熊猫吗?生:能。
师:那就请同学们拿出2根小棒表示2只熊猫,像老师这样均匀的放在桌面上,再数出6个圆片表示6个竹笋,开始动手把它们平均分给这两只熊猫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分一分?
(学生到前面来分,下面的同学观察。)
师:先停一下,你是先拿几个竹笋给第一支熊猫的?生:3个。
师:继续分,你又是拿几个竹笋给第二只熊猫的?生:3个。师:也就是说,你是几个几个分的?生:3个3个分的。(板书:3个3个分)
师:每只熊猫分几个?生:每只熊猫分3个。(板书:3个)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找学生到前面来展示)师:你先两个熊猫分别给了几个竹笋?生:2个。
师:分完了吗?生:没有,还需继续分。师:每只熊猫又给了几个竹笋?生:1个。
师:哦,你是先2个2个分,又1个1个分的,我们把这种分法简单地记为2个2个分,每只熊猫分几个?生:3个。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学生到前面展示他的分法)师:哦,你是几个几个分的?生:1个1个分的。师:每只熊猫分几个?生:3个。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仔细观察,不管是几个几个的分,分完之后,有什么共同点吗?生:每只熊猫都分3个。
师:对,不管是几个几个的分,每只熊猫都分3个,也就是说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所以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师:我们刚刚是怎样把6个竹笋分给2只熊猫的?生:平均分的。
师:把6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3个。(学生多说)
帮助小猴分桃子,进一步认识平均分。
师:我们刚才帮助熊猫兄弟俩平均分得了竹笋,兄弟俩可高兴了,小猴也觉得这种分法比较公平,它也想让我们帮它们分分桃子。把12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请你猜一猜,它想让我们怎样分?生:平均分。师:请同学们拿出圆片帮助它们分一分,在分之前,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活动要求。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活动要求,动手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师:分好的小朋友,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的分法。(学生交流分法)交流好的小朋友坐正。谁来说说,你们交流了几种分法?生:两种分法?师:分别是几个几个分的?生: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
师:你能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吗?(生展示分法)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生:我们是3个3个分的和4个4个分的。
师:你来把这两种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交流了这么多的分法。咱们就一起回顾一下这几种分法吧!(课件展示这4种分法)
师:请你仔细观察,用这些分法分完之后,每只小猴都分到了几个桃子?生: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
师:也就是说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所以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我们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了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4个。谁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生:把12桃子平均分给了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4个。(生多说,同桌互说。)
总结平均分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孩子,不仅帮助熊猫平均分得了竹笋,还帮助小猴平均分得了桃子。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了3份,第一份有4个,第二份也有4个,第三份也有4个,也就是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还把6个竹笋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分得也是同样多。我们把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师: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请你仔细看,在这句话中,你认为哪几个词比较关键?生:同样多,每份。
师:对,每份的意思就是每一份。
巩固练习。
练习一
师:同学们,已经学均分,咱们就一起来判断一下哪组是平均分?(出示练习题一)生:第一组是平均分,第二组不是平均分。
师:你为什么认为第一组是平均分啊?生:每只小猫都分得3条小鱼,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练习二
师:看谁是火眼金睛,看看哪组是平均分?生:第三组是平均分。
师:你能把第一组和第二组改成平均分吗?生:把第二份中的一串葡萄放到第一份里面,这样每份就分得同样多了,就是平均分。生:把第三份中的一个西瓜放到第一份里面,这样每份就分得同样多了,就是平均分。
练习三
师: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选一种你喜欢的分法,圈一圈,连一连,把9根香蕉平均分给这3个小朋友吧!(展示学生的作业)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生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学习了数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平均分。动手操作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