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8.《灯光》
难点名称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重点语句,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郝副营长英雄壮举的意义,在细节描写上体会三次“多好啊”联系,这在教学程度上有所加深。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学生在写人叙事作文中需要借鉴与琢磨的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 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通过小组讨论及问题探究,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今天我们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2、王愿坚在解放战争期间,当过战地记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认识倒叙的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 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多好啊!” 这是文章的文眼。) 紧扣文眼,理清脉络,围绕重点展开学习,这是学习课文的一个好方法。 6、自读自悟,认知文本。 课件出示:“多好啊!”出现了______次,第______次是______(人名)在____________这一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会想到____________。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 7.课件出示三次“多好啊”的内容,带领学生一起赏析。(对略读课文,教师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方向地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8.学到这,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9.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了吗? 10.聚焦“灯光”。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更具可见出示内容,思考并回答: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2)“灯光”对战友来说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3)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 11.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地读这段描写特殊 “灯光”的文字。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2.这“灯光”会熄灭吗?请发表你的看法。 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1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灯光”式的人物。正是他们默默地燃烧自己,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阅读链接:《毛主席在花山》《狱中联欢》 文本拓展:《七根火柴》《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体会像郝副营长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都心怀崇高理想而活得伟大。
小结 同学们,像郝副营长这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壮烈牺牲的英雄还有很多。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容易吗?那么我们就更要珍惜现在的辛福生活,努力学习,你们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