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初三散文阅读综合练习
第一章节 回顾散文知识点
第三章节 阅读综合练习
第二章节 散文常考题型
目
录
CONTENTS
散文知识回顾
一
散 文
概 念:散文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记游、
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的文章。
特 点:形(内容、结构)散而神(中心主旨)不散
常见情感:喜爱、赞美、敬佩等
类 型: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
中心主旨:是表现作者情感或抒发感慨的句子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1. 散文的四种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
2. 散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二
散文常考题型
散文阅读的题型
三、中心主旨类题型:(人物、情节、环境、作者思想)
一、作用类题型:(句子作用、段落作用、标题作用)
二、鉴赏类题型:(字词鉴赏、句子鉴赏)
一、作用类题型答题思路
2、段落作用:【内容+手法+结构+效果】
3、标题作用:【内容+结构+主旨+效果】
1、句子作用:【内容+结构】
标题作用题答题模板
一、内容: 交代写作对象、顺序;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手法义(比喻、拟人、象征、双关)
二、结构:线索、照应、统摄全文
三、主旨: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表达了....的情感
四、效果: 设悬 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1.内容上:交代......(解释说明、(插叙)补充说明), 突出......特点,表现了.....的情感】
【2.手法:运用了......的手法(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
【3.结构上: 开头、中间、 结尾】
【4.效果: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段落作用题答题模板
(1)开篇点题
(2)统领全文
(3)引起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4)照应题目
(5)首尾呼应
【首段结构作用】
(1)照应题目(标题)
(2)首尾呼应
(3)总结全文
(4)照应前文
【尾段结构作用】
1、找角度
2、说内容
3、表情感
描写(人物、侧面)
修辞(十一大修辞)
词性(虚词、实词)
表达方式(五种表达方式)
词句鉴赏题答题思路
答题模板:
①运用了( 修辞/描写 )的手法,
②(生动形象地 )的写出了( 内容 ),
③表达了( 作者/主人公 )的情感。
笔记区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例题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大陈的风
①风儿吹来,吹起我和家乡的对白。
②冬日,历山白雪皑皑,北风从珠坑口吹过来。但童年的我望着院子天井上空成堆成堆的鹅毛大雪压下来,却丝毫不觉冷,因为脚底下有母亲早已生好的炭火盆。母亲边哼歌谣边纳鞋底。鞋底是用一层层旧衣料沾上汤糊贴叠的,很厚,需要拿锥子用力穿孔后穿针引线。线是用莱园野生的针麻脱干制成,很牢固。母亲说:“冬闲田里没活,开春就有新布鞋穿啦。”此时,母亲满是老茧的手已冻得通红!那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寒夜里的一束光。
③上小学了,母亲说:“在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今日的功课今日做掉,明朝还有新功课。离家时,先把尿留在家中,放学后也要把尿憋回家。”因为那时没氨水、肥田粉之类。“拾粪上学”是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冬日的早晨特别冷,母亲早早准备好畚箕锄头,嘱咐我:“路旁草丛中人不太走踏的地方狗粪多,运气好还有牛粪。”寒风吹来,“拾粪上学”“憋尿回家”“作业日清”“尊师崇学”的家教,是母亲树立的最早“家风”,也是母亲对儿子一生的告诫。
④夏日,后垅地塔的番薯田表土如粉,龙前山田的水渠已泛白泥。少年的我,从上桥头跑到下桥头,口干舌燥。风神似乎停止了脚步。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只见岩泉溪小鲇鱼在游晃,却不见溪两旁柳树动。母亲说:“树头果子莫仰头,菱角塘莫洗手。‘仰头’以为你想偷水果,‘洗手’,以为你想偷菱角。”那时放学拔猪草是“家庭作业”。小伙伴们常常玩“丢杀”(丢小镰刀)游戏到快天黑。竹篮没盛满,我怕母亲责骂就结伴到生产队的花草田里割一些放在篮底“填充”。母亲发现后连竹篮一起踩扁,拿起杉树刺的荆条一顿痛打。母亲的脸从未有过的严肃,母亲的骂从未有过的严厉。
⑤十二三岁时,我已随母亲上山砍柴。麻索如何捆柴,担柱如何换肩……母亲边示范边说:“内家烧柴大板艮(大把添柴),老公挑柴抖抖震。”母亲虽然说不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却让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双抢”(抢收抢种)的时候,生产队二十多个属兔的同龄人比赛割稻谷,第二天我起不来,母亲一边拉我一边说:“后生侬力气不能晒干,睡一觉又有力气了。”我说:“不是下雨吗?”“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母亲没有商量余地。母亲的话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她压担子的“绝情”。能挑一百斤绝不挑九十九斤,捆柴捆足,珠坑水库大坝底挑砂石装满,挑稻谷,挑水,挑栏肥……都是满满的。母亲说: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出门就是一天,来回就是一趟,多挑一些合算。”也许我的腰肌劳损就从那时落下,但坚强品格也从此生长。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到户后,家乡生活风生水起。那时家里四个人口的四亩责任田分散在六七个地方。母亲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忙得连口水也没工夫喝。春天雨水充沛,田野里总有我和母亲穿着蓑衣、戴着竹斗笠的身影。
⑦小山村的春夜特别安静,而母亲却总在盘算第二天下雨是否修农具,晴的话去哪块田除草。“日晴夜雨,百姓做财主”,母亲风雨兼程,眼中总是丰收的憧憬。邻居用稻谷换麦李、麻桓、粉干的时候,母亲说:“煮(粥)饭要吃饱,野衣食(零食)不要吃。”因为母亲的勤俭,家里楼上大谷柜总是满满的,从来没有闹春荒断过粮,还时常借粮给邻居。
⑧重阳节回家,走在老家后栋护村林的环村水泥路上,大陈的风从眼前掠过,风告诉我,风筝再远,也断不了线!
(作者:陈加斌。有删改)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第二天我起不来,母亲一边拉我一边说:“后生侬力气不能晒干,睡一觉又有力气了。”我说:“不是下雨吗?”“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母亲没有商量余地。母亲的话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她压担子的“绝情”。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①使用引用修辞,直接引用谚语“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体现了母亲劳动的智慧及劳作的勤奋。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和韵味,增强了说服力。
②巧妙使用谚语“雨落早午更,雨伞不用撑”(或:方言“侬”),使语言表达新颖、生动、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和生活化。语言切合人物身份,显得真实、亲切,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③词语“晒干”“绝情”运用精妙。“晒干”本来针对的是潮湿的物件,这里却用来说人的力气,用语新颖、幽默,表达生动形象。“绝情”本义是指人不念情谊,不讲人情。这里借来形容母亲“压担子”的态度,从词的感彩上说,属于贬义褒用,使表达有趣味。同时,表现了母亲对劳作、对“我”要求严苛,也体现母亲坚决、坚韧和坚强的品格。
④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劳作、对“我”要求严苛,表现了母亲有劳动智慧、坚决、坚韧、坚强和勤劳的品格。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2.文章以“大陈的风”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①“大陈的风”表面指的是故乡大自然的风。
②“大陈的风”暗指故乡发展的社会改革之风。
③“大陈的风”蕴含母亲对我人生成长的教育之风,“风”也可喻指母亲。
④以“大陈的风”为题,委婉含蓄,内涵丰富,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大陈的风”是文章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⑥“大陈的风”牵动我的情思,引发我对故乡、母亲的思念与热爱。
三
阅读综合练习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演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
目
录
CONTENTS
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
目
录
CONTENTS
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答:
①交待文章的写作对象;
②点明写作内容;
③ 运用拟人的修辞,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④暗示文章的主旨;
⑤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2.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答:①“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
②“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③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④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中心主旨题
国
风
中心主旨答题模板
(1)文章通过…..的叙事/对比/相似,
(2)突出了主角…..的特点,
(3)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感悟。
目
录
CONTENTS
【例2】散文中心主旨
众神
尉天骢
①灯下翻看相簿中变黄了的故乡的风景,竟然浮现了伯父的影子。
②伯父二十八岁就过世了,那时我还没出生。但他却一直以老人的温煦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差不多从我四岁走的年岁,伯父的名字就跟我的脚步结合在一起了。
③每当别人看到我这稀有的姓氏,就会问起伯父的名字。随着我的回答,我便会从那些陌生人那里得到一番亲切的关心。
④母亲说,在伯父念中学的那段日子,村子里的生活特别艰苦。那时候,老村长隔不了几天就被吊在榆树上,只因收不齐军队要的粮草。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村里人没有足够的东西吃,也找不到活干,每天就三三五五地睁着无神的大眼,坐在墙角边晒太阳。伯父跟同学放假回到乡下,面对那些村人,就怂恿大家联合办一座小工厂。虽然那座工厂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但大家总有了一个可以出力的地方。有了工作,稀粥有得喝了,窝窝头有得吃了。也不必愁下田的种子了。我出生时伯父已经去世,工厂也毁于兵火,但他和他朋友的名字,一直在乡间流传着。
目
录
CONTENTS
⑤以往,我想不透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所做的一点小事有何纪念价值,因为那时我实在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故乡。更不要说青黄不接的日子了。
⑥现在想想,我的故乡实在是一个很落后的地方。那里所有的,除了照片上所看到那一排灰暗的枯树,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就只是成年的风沙和不断的兵荒了。以往在学校写作文的时候,一提起故乡,总把它写成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随着年岁的长大,才渐渐体会到那些温暖的事物后面,实际上都埋藏着无数的凄楚。当我回想起一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到晚上再用这剩下的水洗脚的情况,故乡的一切便给我一种与前不同的感觉。在那里,一走进村庄,就可以看到一些陶土的水缸,缸上放着一个箩筐,筐底下铺着一层厚厚的稻草,而一层层的黄土便在草上堆成一个水洼。人们就把水注到洼里:于是一滴一滴的黄泥水就透过箩筐滴到缸里去。后来到城里念书,每次念到“更漏残”一类的句子,我就会想起那些黄泥水滴到缸里的声音。这幅景象,“大观园”里的人是永远不会懂的。因为他们根本用不着从带有潟味的黄土中去滤制苦涩的小盐。小时候,每次经过那些水缸,总会顽皮地把水洼的水注满,用舌头去舔那种咸味。但从来没有深思过那种日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好像以“榆钱”当饭的日子所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爬上大榆树的兴奋而已。
目
录
CONTENTS
⑦我不懂得故乡,所以就不懂得在那种没有人关怀的年代,几个少年凭着纯真和不忍之心所做的一点小事,对那些挣扎在生活边缘的人,有着那么深厚的意义了。
⑧从这些地方,我想起了中国乡间所信奉的一些神。据调查,仅仅在台北的万华一代,人们信奉的神就有十几种之多。这些神严格来说都不是属于宗教的,他们只是某某年代的人,因为在某些地方做了些事,那里的人由于感激便一代一代纪念下去,久而久之,变成了那个地方的守护神。如果我们想到,连京戏《法门寺》中的刘瑾,人们都不曾忘记他做的唯一善事,也许就不会奇怪民间的神那么多了。由此看来,那位香火最盛的妈祖,可能并不是一位呼风唤雨、屡现神迹的传奇人物;她应该是一位抱着纯真和不忍之心,在挨饿的和患着乌脚病的渔民盐民中奔波服务的少女吧!因为只有把人的意义扩大出来的,才是人们永远纪念不已的神。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土生土长的信仰吧!
⑨就凭着这种意识,在那些贫瘠的乡村里,很多人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却在那块土地上植下了他们的信仰,一代一代地在挣扎中生活下去,用血汗和眼泪培育出他们的果实。但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由于他们将生活游离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上,所以便渐渐地失去了这种信仰。因此,他们便常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责怪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去做的事,于是不自觉地便流露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类的感伤。
目
录
CONTENTS
在这种感伤之中,他们虽然梦想着自己的生命有开花的一天,却不知如何播下自己的种子:即使从很小的时候,便有计划地留下自己的照片,保存用过的物品,以便长大成名之后,好送到博物馆去,结果也不一定能达到目标。想到这些,我好像渐渐懂得我的伯父和他那些朋友的故事了。
(节选自《岁月》,有改动)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通读全文,分析文章思想主旨。
答:
1.文章中“众神”分别指“众人之神”和“众多的神”。
“众人之神”:伯父和他的朋友们办的厂小且简陋,可对那些“挣扎在生活边缘”的村人来说是雪中送炭。因此他们非常感激伯父及其朋友们,并永远铭记着他们,因此伯父和他的朋友们成了村里众人心目中的“神”。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通读全文,分析文章思想主旨。
“众多的神”:台北万华一带乃至中国乡间很多地方信奉有很多神灵,但很多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可见如伯父等人一样“凭着纯真和不忍之心”施援手做善事的人不在少数。
作者通过对众人之神和众多之神的叙述,一方面,能真正表达“我”和乡人们对伯父等人的怀念与感激,同时也是对此类善举的歌颂与赞美。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有更多人做善事,重拾信仰的期待。
三、散文综合练习
国
风
目
录
CONTENTS
【检测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母亲的生物钟
清风
①母亲失眠已经很多年了。为此,做儿女的想尽了办法让母亲睡前喝红酒、酸奶,喝用核桃分心木泡的水,按摩母亲身体穴位上的失眠点,让母亲做睡前运动,给母亲做艾灸……然而,母亲的失眠却没有根治的迹象。
②每天清晨起床,我习惯性地问候一句:昨晚睡得好吗 得到的最好回答就是,从午夜睡到了凌晨三四点,觉得精神状态尚佳。
③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她是忧思过度,但从来没有细问过她失眠的根源,直到她来到我的身边,准备帮待产的我带孩子。
④弟弟出门会朋友,她询问我目的地离家多少公里。我报了以后,她自言自语:这个点不会堵车,会面一般两个小时足够了,如果不吃晚饭,那大概六点钟就能返程,七点钟就能到家。我郁闷地回了一句:妈妈,你操这么多心,晚上怎么睡得着?她说:你很快就懂了,哪一个娘不操心!
⑤孩子出生后,我天天觉得睡眠不足,有空就睡。然而,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找妈妈。有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爱人对母亲说:叫醒吧,睡的时间也不短了。我的母亲则说:能多睡就多睡会儿吧!能睡着就是福分。
目
录
CONTENTS
⑥我翻身起床,说:妈妈,你也歇会儿,我睡得足够多了。母亲说:哪敢睡啊,这小孩调皮,万一吃错东西,伤着碰着,不都是我的责任嘛。我说:妈妈,你要是这么想,还敢带孩子吗?孩子磕了碰了都是常事,谁都不可能怪你啊。况且,大家都在身边呢!母亲回忆道:现在的条件真好,我养你们的时候,没有尿不湿、尿垫、睡袋。因此,我从来不敢熟睡。几个孩子轮流把尿,我的睡意也熬没了。万一谁尿床了,只能把你们放在肚子上睡。你们都爱踢被子,我一晚上得检查几遍,渐渐地,生物钟就形成了。好不容易有困意了,又该起来给上早自习的你们准备早餐了。这么多年,习惯成自然了。
⑦我吃了一惊,忙问:妈妈,您年轻的时候,是从来不失眠的?她笑着说:那自然了,跟你现在一样能睡。所以,现在你要多睡,别跟我一样。那一瞬间,我几乎落泪。一直以来,母亲从不主动表达她对我们的爱。然而,她的爱是真实的,这样的爱让她有了生物钟,更让她付出了失眠的代价。而我,对她的爱却是迟钝的。
⑧想起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夜里经常哭闹,母亲总会第一时间起床帮我哄。在我一次次的劝说下,她终于不再对哭声有“应激反应”,由着我和爱人自行处理。刚开始,我的生物钟随孩子的喂食需求而动,她一有风吹草动我立马就醒。孩子断奶后,爱人承担了大部分哄睡及安抚孩子的工作,我的生物钟不翼而飞,甚至对孩子的三百六十度翻身都毫无察觉。
目
录
CONTENTS
⑨这一刻,我深切地意识到,母亲生物钟的形成,源于爱;母亲生物钟的消失,源于背后有倚靠。母亲的失眠,是心病,想要根治,必须让她相信我们有能力过得非常好。这,也正是我孜孜以求的明天!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11月10日A09版,有改动)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文章以《母亲的生物钟》为题有何作用
答:
①提示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母亲的生物钟有关;
②充当文章的线索,本文是围绕母亲的生物钟展开叙述的;
③暗示本文的主题对伟大母爱的歌颂;
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⑤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2.文章第④段写母亲挂心弟弟出门会朋友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
答:
①通过插叙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②衬托出母亲对“我们”的爱,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③暗示了母亲失眠的原因;
④突出了本文的中心一赞扬伟大的母爱。
目
录
CONTENTS
巢
①每天早上,我都在鸟鸣中醒来。
②那是麻雀儿,几年前就在我家屋顶安营扎寨了。当初它们选择在这儿安居,是因为小院里种了一棵枇杷树。树长得很快,六七年光景已是枝繁叶茂,像一个大大的鸟巢。不知何时,雀儿们由原先的几只变成了一群,它们似乎很喜欢在树上玩耍嬉戏,啁啾声中,果实满树,暖意融融,这是它们的乐园,也是我的。
③我们进进出出,或坐在树下,它们却不害怕,顶多偏头看两眼。也有胆大的,飞到摇椅上,边轻晃,边侧着耳朵听我们聊天儿,听不懂,便觉无趣,嗖地一下飞上树了。某日,我坐在树下看书,忽然听到头上叽叽有声。抬头看,一只小雀儿站在低枝上,正认真地往下看。我不由得笑了,索性闭上眼,听小雀儿继续“读书”,暖暖的阳光照在黄澄澄的枇杷果上,雀儿们呼朋引伴,大快朵颐,欢叫的声音里都是果香味儿!
④后来,有人说枇杷树不宜种在院内,阴气太重。父亲便买了砍刀,第一刀下去,雀儿们惊吓得一哄而散。他愣怔了好一会儿,叹口气,只砍掉不少枝条。树瘦了一大圈儿,雀儿们仍旧在上面飞来跑去,只是看见我们,眼神有些怯生生的。
目
录
CONTENTS
⑤枇杷树最终被砍掉了,请人砍的,沉沉的夜幕中,那人一刀一刀斜劈下去,树重重地仆倒在地时,我想起了屋顶的雀儿们,它们一定听到了巨响,惊恶地躲在巢里,大气也不敢出!我的心似乎也被狠狠地劈了一刀,生疼!
⑥第二天,我早早地听见屋顶上的雀儿们在叽叽喳喳的议论,仿佛在指证犯罪现场。我走出去,小院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圆圈的树桩,瞪着我。我拿来个木桶,罩在树桩上。罩住了一束目光,屋顶上却有许多来目光掉下来,砸在身上,浑身发烫。我不敢抬头看,飞也似的转身回屋,像一个慌乱的逃逸者。
⑦树没了,鸟儿要飞走了吧!
⑧没想到它们居然留下来,仍旧住在屋顶上。邻居们多次建议上去毁了鸟巢,我不答应。它们恋旧窝,也恋旧情,没有迁居别处,是对我的再一次信任,这个世上唯有信任不可辜负。
⑨于是,雀儿们住在上面小小的巢里,我住在下面大大的巢里。
⑩后来,越来越多的土地上盖起了大厦,到处都是蜂巢般的楼房,为了买一个巢或更多的巢,人们都在奋力打拼。越修越高,越换越大,大到各自空间独立,彼此隔离。
终于,老屋也变成了高楼,我搬了家。
晚上,我睡在宽大的床上,却总是夜不能寐,脑海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琐琐碎碎的事,冷暖,悲喜,得失,纠缠在一起,纷繁杂乱,让人心绪难宁。我们只是把身体关进了巢里,心还在现实生活里浪迹。
目
录
CONTENTS
我们住着大大的房子,却最终无家可归。
夜深了,不知雀儿们会在哪里筑起新巢?可还是那样头碰头、脚挨脚地挤在一起,尖尖的嘴插在蓬松的羽毛里入眠?可仍有清冷的月光累了,轻轻地落进巢里,和它们一起安睡?我想躲进一个熟悉的梦里:那里有干净的阳光,饱满的田野,成熟的稻谷,芳香的果实,雀儿的欢唱,我轻轻地靠近树杈上的鸟,温热的阳光钻过树叶的缝隙,偷吻着几枚青色的鸟蛋儿。
那个小巢很暖,很暖……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1.下面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我走出去,小院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圆圆的树桩,瞪着我。
答:
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砍掉枇杷树后,“我”内心的愧疚不安,感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枇杷树和麻雀们。
第一章节 积水成渊
第二章节 点击输入文字
目
录
CONTENTS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的中心主旨。
答:
文章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摆脱物质的牵绊,找到心灵家园的希望。
目
录
CONTENTS
【作业】
夏天的一条街道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目
录
CONTENTS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
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
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
目
录
CONTENTS
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
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
“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
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目
录
CONTENTS
1.第⑤段描写午后街道的“炎热”,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答:
”“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以上语句直接描写了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塑料凉鞋下面的路,房屋墙壁和周围的空气的状态特点,这是直接描写。“周围人们忘了文明礼貌的种种表现,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说到精彩部分人们仍然呼呼地睡,这是对午后“炎热”街道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把午后的炎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目
录
CONTENTS
2.简要分析划线的词语。
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
答:拟人手法,突出了白天漫长、炎热和难熬,表达了孩子对去护城河游泳的渴望。
目
录
CONTENTS
3.请从主旨的角度,谈谈对本文的看法。
答:主题:一根棒冰,一次游泳,艰难、简单、喧闹的生活却贮满愉悦、挚诚、乐观,令人回味无穷。
古风特辑
感
谢
国
风